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306章 华盛教育集团:未来最牛逼的大学

山河大学第一个学院是计算机学院,而第二个学院是电子科技学院。

这个学院未来主要的教学范围就是半导体产业相关学科,通讯产业学科等等。这也是华盛集团的强项,未来这所学校的专业包括各种半导体类的专业,通讯类的专业,目前在这些领域,华盛集团依然处于全球顶尖的位置。

技术是华盛集团的底气,而这些技术也是未来这所学院的底气。有了华盛集团的加持,这些学校未来的师资队伍,科研设备,包括学风之类的,都会比其他同类学校要好很多,可以实现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直接用这种模式打造世界级名校。

只要山河大学打造出一两个世界顶级的学院甚至专业,那么山河大学的名气就会响彻整个世界,到时候,山河大学自然就可以名声鹊起,有了名气后,全国甚至全球的顶尖好苗子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入这所学校来。

山河大学计算机学院,山河大学电子科技学院,山河大学农学院,山河大学医学院,山河大学设计学院,山河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山河大学材料学院,山河大学动力学院,山河大学师范学院,山河大学汽修学院,山河大学工程学院,山河大学建筑学院,山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首批徐华盛确定了十三所学院,每一所学院可以说是华盛系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未来华盛集团的很多员工也会到这些大学去进修学习,提升自己后更好的为公司贡献更多。

计算机学院发挥计算机领域的优势,电子科技学院发挥半导体和通讯产业的优势。

农学院发挥在农业技术的优势,现在华盛集团和农科院合作项目可是很多,华盛农业技术公司的实力可是很强大的,未来这所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完全可以进入农业科技公司当科研人员,或者进入农业服务公司当个技术专家服务农村。

医学院分为西医学院和中医学院,这里面涉及的专业就多了。不仅可以培养医生,还可以培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究人员。华盛集团现在也插手了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目前很多产品都在研发当中,甚至好多药品都在临床试验阶段。

而对于这所学校,中医学院是重中之重,比西医学院重。因为徐华盛希望这所学校能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最牛的中医学院。

在中医学院徐华盛会砸入重金。不仅要研究中医,培养中医人才,还会研究中药材,还会在全国甚至在全球建立自己的药材基地,连种植药材的人才都会专门去培养。

对于中医来说,会看病写方很重要,药材质量达标也非常重要。同样一种药材,生长的环境不同,药效就不同。相对于西医流水线式的培养人才,中医就显得太复杂太难了。

同样一种病,不同的医生下的药就不同。

同样一种病,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用的药方可能就天差地别。

中医,太复杂了,复杂的甚至有些玄学。

不仅仅中医复杂,中药材也很复杂。不同年份,不同环境,不同产地的药材药性天差地别。

想想原时空几十年后为什么很多人不信中医,一方面是西医资本打压,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中医其实是被药材坑了。

各种药材根本达不到预想中的药效,如果药材药效能达标,医生开的方子肯定会药效不错,但实际上很多药材的药效却很不理想。很多中药材的种植的过程中可能用的农药过多或者其他原因,让药效发生了变化。

有时候中医看病,不是医生水平不行,而是药材不行。曾经就有一些厉害的国医大师吐槽过。说以前他们看病,有些病一个疗程他都有信心把病人的病给治好,但是现在因为药材差,三个疗程他都没信心了。

甚至在市面上都很难买到合格的药材,这对于中医来说是何其的悲哀啊。没有合格的药材,中医再厉害也看不好病啊。

所以布局中医,不能只从一个方面下手,必须全方位的布局。先建立自己的药材基地,自己种植出合格的药材,只有严格保证了药材的质量后,才能进一步让中医发扬光大。

有了合格的中药材,再认真的培养中医人才。至于这些人才的就业问题。徐华盛准备在全国各地建立自营的中医堂,用中医堂来慢慢打造中医的口碑,甚至会建立几座大型的中医院,打造中医权威。

最后就是研发各种中成药,慢慢打造整个中医产业,把这个产业做大。

中医是华夏的瑰宝,这东西不能丢。要想把中医发扬光大,目前只能借助资本优势,把整个中医产业建立起来,产业建设起来之后,才能推动中医的发展。

西医为什么能发展迅速,就是因为背后西医产业强大,有利可图,资本就会进来。资本进来之后,就会去研究更好的药品,更先进的医疗设备,更好的手术方式,因为只有更好的技术才能赚更多的钱。

有些事情虽然太过于产业化不太好。但有时候如果一件事情没有资本关注会更惨。如果资本都抛弃了中医,中医最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衰落。反之,如果越来越多的资本进来,中医可能就会越来越强大。

其他学院和医学院都差不多。首批建造的学校,华盛集团能够提供很多工作岗位。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华盛教育集团去工作。工商管理学院培育出的管理人才,也可以进入各个子公司成为管理人才。

用企业带动学校,学校给企业培训人才,企业给学校一些合作项目推动学校的发展。同时华盛系公司也可以把这些学校当做培训基地,一些优秀的底层员工想要进步,完全可以去这些学校进修一下,出来后可以在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反正是自己的学校,完全可以特招优秀的员工入学。

看着名单,看着设计图,徐华盛直接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前往华盛教育集团的办公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