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天字第一当 > 第1181章 和庄

天字第一当 第1181章 和庄

作者:骑马钓鱼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2 21:39:44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我们也没有在河道这边多待,而是回到停在路边的车里,然后沿着这条乡道进了小和庄村。

这小和庄和之前人群里有人提到的赵和庄村相距三五里远,两个村子又被当地人称为大小和庄,赵和庄村子大,就是大和庄。

这两个村子都是赵姓人多,也夹杂着一些其他的姓氏,而非赵的姓氏几乎都是外来的,据说原来大小和庄村子的地都是一个地主家里的,现在两个村子里的外姓人,都是原来地主家的长工,然后留这边定居的。

小和庄村沿河而建,村子很小,也就一百来口人,村子被一座石桥断开,过了桥往东走便是一片的山梁农田,桥的西边便是小和庄村。

村口还有一块刚立了十多年的石碑,石碑上说这个村子是明嘉靖年间才有的,说是黄土高原一赵氏家族迁徙过来,在这边开荒耕作才立足成村的。

过了桥,这边有一排的房子,还有一片空地,这是村子的村委会所在地,空地是村子的活动广场,还有不少的健身器械。

而我们的车子就在空地的旁边停下。

广场上有几个老人在晒太阳,看到我们车子停下,他们也是投来好奇的目光。

下了车,我就主动和那些老人闲聊了几句,同时告诉他们,我们是做文玩生意的,看看他们家里有没有什么老物件想要变卖成钱财的。

农村里很多人,家里有古董,第一时间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变现,因为古董对他们来说没啥用,能够流通的货币才是最真实的。

所以,现在即便是在农村捡漏的机会也是特别小,因为现在交通、信息都很发达了,但凡手里有点东西的,也早就找门路给卖掉了。

几个老人相互看了看,都说家里有些铜钱什么的,问我要不要。

不少农村老人,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几枚老铜钱,那些都是清末的,不值几个钱。

不过我还是说了一句:“那你们拿出来给我瞧瞧?”

老人们听说我感兴趣,也就纷纷起身回家去拿东西了。

看着老人们都这么热情,李成二就说:“宗老板,我估摸着那些铜钱也就几毛,几块的样子,很多收老东西的,都不要,全当破铜烂铁处理的。”

我说:“无妨,消遣下时间。”

说话的时候,我也是四下看了看。

这小和庄村子依山傍水,这个村子几百年并没有大的格局变化,这里的风水极好,阴辅阳盛,是绝佳的立村之地。

这村子侧面的山头不高,也就六七十米的样子,可就是这么一座小山包,却呈现了青龙翱翔之势。

只不过这青龙好像已经飞升,留下的只是淡淡的风水气息,可就是这样的风水气息,再滋养小和庄村几百年也是没啥问题的,甚至三五里外的赵和庄村,也会受到这里青龙之势的福泽。

在这风水局的福泽之下,两个村子应该出了不少的能人吧。

我稍微查了一下两个村子的资料,就发现,这两个村子虽然没有出什么太大的人务,可在县里当官的却有三四个人。

有的是教育局的,有的管环保的,官职不大不小,可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看着周遭的风水,我还在那青龙山势的山上感知到了淡淡的仙气,看样子姚五两已经登过那座山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几个老人就过来了,有人手里拿着玻璃瓶子,有的人手里拿着一个小布袋,还有人端着小簸箕。

等老人们来到我的面前,我就发现,这些老人手里这些容器里面装着的,几乎都是铜钱。

这些都是清朝的五帝钱,民间十分的常见,收藏价值都不高,几块,几十块已经是高价了,有一些几毛钱,都没人要的,因为收了,也是砸手里。

这五帝钱,指的是青、赤、白、黑、黄,五帝,这些铜钱,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具有辟邪、旺财等功效。

所以古人常用红线将几枚五帝钱串在一起,挂在荷包、衣带之上,用来达到辟邪之功效。

而在端着簸箕那位老人的簸箕里,就有这一条用红绳串着的五帝钱。

那红绳年代久远,已经有些发暗,不过末端的小绳穗却依旧格外的别致。

编织这绳穂的人,手一定很巧吧。

见我拿着那一串铜钱欣赏起来,拿簸箕的老太太就说:“这东西好像是我婆婆的东西,她走了不知道多少年了,这东西也有些年头了吧,你看看能卖多少钱。”

而我对这绳穂铜钱感兴趣,并不是说明这些铜钱就值钱,而是因为这绳穂好像被什么人进行过法术加持,这是法器。

旁边的几个老人也是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还有人说,那绳穂上的铜钱,他也有。

我则是对那些老人说:“这些铜钱都是普通的铜钱,民间非常常见,很多地方都是论斤称的,不值钱的,如果你们愿意,五块、十块的,我就收了。”

我这绝对是良心价了。

听到我这么说,老人们也不失望,全部都说卖。我心里也是清楚,这走街串巷收宝的人肯定不止我们这些临时的,还有不少人来过这里,也都看过这些老人手里的东西,应该是直接说的不收吧。

要么就是论斤收。

最终,我还是按照一枚十块的价钱,把这里的铜钱全部给收了。

整理铜钱的时候,村里不少中男人也是过来凑热闹,越来越多人把家里没用的铜钱拿过来卖了,多的几百枚,少的一两个,我全部照收。

这个村子的铜钱数目,还是不少的。

趁着这个间隙,我也是问拿簸箕的老人:“对了,您说这一串的铜钱是你婆婆留下的,她生前会不会一些阴阳术啥的。”

老太太立刻点头说:“你咋知道的,我婆婆还真会,她是我们四里八乡的神婆,谁家有个白事儿,都会找她做个法事啥的,还有些人中邪,她去给人瞧瞧就没事儿了,可神了。”

我笑着问:“她的本事没教给你啊。”

老太太就说:“教了,我没学会。”

我下意识问了一句:“咋教的。”

老太太稍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看到了村子侧面的山包说:“其实就是带着我去了那坡顶,我婆婆让我在坡顶跪了一会儿,然后问我啥感受,我说没啥感受,从那之后,我婆婆就没再提教我学本事的事儿,我本身也没啥兴趣。”

姚五两应该也去过那山顶,看样子我得抽时间也去看下了。

这个时候,不远处颤颤巍巍走来一个老头,他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线状书。

来到我跟前后,老人就把书递给我说:“我听说你收老物件,我这书,你收吗?”

我笑着说:“给我先瞧几眼,大爷。”

说话的时候,我也是恭敬地接过书,这书看着就是一本上了年头的老书,并无特别,可在拿到手里之后,我就感觉有一股极强的灵气在冲击我的气脉,想要钻进的身体里。

不过我的气脉也是十分的强硬,那股气直接被我的气脉挡在了身外。

这也让我本来就破损不堪的气脉,又受到了一些冲击。

这气的冲击,让我的肺部跟着也是受到了波及,我不由的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

见我不停地咳嗽,老头儿就问我:“身体不好,给我瞧瞧?”

说着,老头儿就伸手给我搭脉。

邵怡本来想做这个工作,可在老头儿伸手的时候,我就抬手打断了邵怡,让她在旁边看着。

老头儿在我脉相上搭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说了一句:“这真是活人的脉相吗?”

我笑道:“你老这是什么话,我不是活人,难不成还是妖怪啊。”

老头儿也是收回自己的手说:“看来是我老了,老了,对了,你看看我的书。”

这书封皮有些卷,一个角还缺了一块。

封皮上写着三个字《问道录》。

我打开封皮,前几页缺失,我能看到的那一页的开头是这么写的:脉显四象,四象汇两仪,两仪合太极,脉中太极是为脉之混沌,是最初之力。

领悟脉之混沌,驾驭最初之力,方为仙道……

接下来,记述的便是一些吐纳方法,还有一些调息凝神的口诀。

再往后,就是一些医术,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偏方。

总之这是一本记述很杂的书,修道、医术、炼丹、制药,甚至是房中之术,这书里面都有记载。

这本书的成书之年距今差不多五百多年,也就是明嘉靖时期成书的,按照小和庄石碑记载,正是小和庄成村的前前后后吧。

看到这里,我问那老大爷:“您这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老大爷说:“我爷爷留给我的,可听我爷爷说,是他下地干活的时候,一锄头从泥土里翻出来的。”

“当时是一个木盒子,木盒子打开就是这书,盒子早就不见了,这书传了下来,我会一些医术,就是从这书里学的。”

喜欢天字第一当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字第一当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