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二届运动会越来越近,各地代表队陆续抵达。
还有接受检阅的部分军队,以及参加运动会的军队代表。
整个广宁城顿时热闹了起来。
很多大商人,尤其是避难到辽东的山东籍商人,纷纷开起了客栈或酒楼,赚起了服务业的钱。
京师的达官显贵,或是地主商人都闻讯赶来。
按照规定,辽东镇百姓凭户籍可免费领取到观赏卷。非辽东镇百姓,则需要掏钱购买。
花钱看嘛,都懂!
不少来晚了的商人就从辽东镇百姓手里高价购买,反正是凭券不凭人。
由此还滋生了古代版的“黄牛”。
杨承应没工夫管这些细事,他要迎接来自朝廷的钦差。
钦差是老熟人。
正是官拜礼部左侍郎的徐光启。
和他同行的,还有蓟辽督师孙承宗。
另外,一位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名声,曾经写下“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后世送外号“公鸡哥”。
如今官拜山永巡抚的一代“奇”才。
杨嗣昌!
一位是朝廷派来的钦差,一位是自己顶头上司,一位是扼守山海关的文官。
杨承应接待他们,没有采取外交方式,而是选择用儒家最古老的方式,让三位上差坐高位,自己选择陪坐。
朝廷这杆大旗,该扛还是要扛。
“我等一路走来,辽西肉眼可见的兴盛,这都是杨驸马治理的功劳。”
多年不见,徐老头和以前一样,故意戴高帽。一口一个“驸马”称呼着,提醒你不要忘本。
杨承应抱拳应道:“这是陛下圣明,朝廷善政的结果。末将只是因势利导,使百姓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仅此而已。”
“能因势利导,正是深谙‘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徐光启点头道:“不知,辽西和辽南赋税有多少?收上来的钱是否安置妥当。”
杨承应一怔,好家伙这是想来我身上榨油水。
“我虽是总兵,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可赋税之事已交给尚可进和沈世魁。”
他开始打马虎眼:“不巧得很,尚可进有事去了边塞,沈世魁被我派去监督市舶司的情况,都没有回来。”
这话半真半假。
负责税务的两人确实不在,但不是像杨承应说的那样,去了边塞和市舶司。
而是一个去了互市点,确认新开的茶马市场。
南方的茶叶走海路和漕运,大量偷偷涌入辽东镇。
杨承应把茶叶拿到互市点贩卖,以此换来马匹。
另一个去了盐场,视察位于镇虏城和青泥洼的盐场。
由于登州之乱,山东的盐场产量锐减,正是辽东两大盐场赚钱的大好时机。
不能说实话,是因为这都没有经过朝廷允许。
很显然,徐光启带着目的来的,不肯就这么轻易放过。
只听他沉声道:“朝廷有朝廷的难处,蓟镇不稳,宣大和三边更是时时刻刻面对着蒙古的威胁。”
这都是朝廷自作自受,杨承应心想。
“是啊。”杨承应嘴上很难过,“朝廷的确不容易,我已经从孟将军的来信中得知一切,哎!”
“辽东以前多是军户,朝廷宽大没有收赋税。”
徐光启循循善诱:“驸马,你应该体谅朝廷的难处。”
原来是来要钱!
杨承应早有准备:“徐老说的对,身为人臣啊,怎么能不体谅君父难处。所以,我已经做好准备。”
“哦,说来听听。”徐光启以为杨承应给钱。
“我已做好了出兵的准备,只等秋收一过,旋即北上,袭扰鞑子。”
杨承应半真半假的说道:“确保鞑子在今年年末,明年春耕之前不会袭扰蓟镇。”
“这!”徐光启一阵失望。
我是来要钱,你却只字不提,只谈用兵,还是袭扰。
一直没说话的孙承宗看不下去了,直截了当的说道:
“朝廷希望驸马出一部分钱,用于拱卫蓟镇。不瞒你说,前几天蓟镇又闹起了兵变。”
“我是辽东总兵,又不是蓟镇总兵。”
杨承应反驳:“军费开支,应该由您这位蓟辽督师负责,我一个区区的总兵哪能承担。”
“你不奏请朝廷,擅自开互市点,征收盐铁税。违反太祖定下的规矩,把税收都摊到地里……”
孙承宗据理力争:“一桩桩一件件都清清楚楚,朝廷对你宽大处理,你竟没有半点向朝廷之心。”
“第一,皇帝不差饿兵,请问自天启三年之后,我辽东镇可曾收到一文钱或一粒米。”
杨承应说道:“第二,说我不干活。请问广宁谁收复的,鞑子是谁赶出去的,登州之乱又是谁平定的?”
孙承宗微微皱眉,发现这事有些棘手。
“哼!两位也算我的故交,恰逢我儿子满周岁。这么喜庆的日子却催问这些,是存心来触我霉头。”
杨承应霍然起身,直接离席。
现场没一个自己人,再讨论下去,就要被围攻,走为上策。
“杨驸马……”
杨嗣昌赶忙起身去追,到门口时,却发现杨承应已经消失在门外。
“没追上?”徐光启问。
杨嗣昌点点头。
孙承宗道:“他是借题发挥,故意离开。怕我们继续问,让他露馅。”
“两位上差,有句话下官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嗣昌站在他们面前。
“你说。”徐光启点头。
“驸马的话其实有一部分道理,我们在这个时候逼问,的确不应该。”
杨嗣昌说道:“况且,盛会在即,外人听说我们这样做,也会觉得扫兴。”
“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应该,可陛下需要钱。”
徐光启见没外人在场,敞开了说:“各地收上的钱,还不足维持朝廷运转。
急需要一两百万银子救急,而驸马手上绝对有这笔钱。”
“您觉得驸马会给吗?”
杨嗣昌反问。
徐光启怔了一下,犹豫的摇摇头。
“我看,这事还得另想办法。”杨嗣昌说道,“以我对杨驸马的了解,也许他真的没有说谎话。”
“什么意思?”徐光启忙问。
“一路上,我发现有大量物资往东方运输。”
杨嗣昌分析道:“没有听闻鞑子犯边,只有一种解释。”
“他在集结力量,准备反攻!”徐光启眼前一亮。
杨嗣昌点点头。
喜欢明末:辽东雄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辽东雄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