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拉一时间不知道聊什么,她只是激动的看着方星河,语无伦次的表达着。
“Ohmygod!”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SR,你不能这样,我会爱死你的!”
“朋友们,你们爱不爱他?!”
台下,热烈的掌声混合着各种尖叫,Iloveyou成为大部分妹子唯一的主声调。
“爱!”
方星河抬手指指台下,冲她们微微一笑。
嗷的一声,年轻女孩们都疯了。
男偶像应该怎么营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总之,要根据自身特色来。
方狗的高级营业手法就是露齿中幅度微笑——因为他平时很少笑,性格特征是高冷狂傲,所以每一次应情应景的笑容,都会被满天星视为巨大的奖励。
他是不爱笑吗?
不,他只是功利又吝啬。
……
现场闹哄了好久,才终于重新恢复平静……大体的平静。
实际上观众们躁动得厉害,奥普拉亦是如此。
录播的好处正在这里,她可以用充足的时间来恢复状态,继而问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好久之后,她如是问道:“Starriver,你反战吗?”
“不。”方星河果断摇头,“我是一个坚定的好战主义者。”
“所以你赞同我们美国当前的……唔,大政府状态?”
“我来帮你把话讲得更明白,LadyO。”方星河轻轻瞥了她一眼,哂笑道:“这是一个处在战时状态的集权政府,yes,我支持它的存在。”
“嘶……”
空气里又开始弥漫着吸凉皮儿的声音。
奥普拉叹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真的太大胆了……说实话,我从未见过如你一般的中国人。”
这话确实,现在的中国人,最狂最野不到00后的五分之一,不够上一代的五十分之一。
所以不能怪外国人有刻板印象,是最近这些年夹着尾巴出国的华人没打好样。
方星河不同,他肆无忌惮。
“那是你见的不够多,以后你会越来越习惯的,我保证。”
“好吧,我很期待。”
奥普拉耸耸肩,看样子是不太信,但并不犟嘴。
她继续深化主题,问道:“所以,你和那些主战派一样,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
“不。”
方星河却出人意料的摇头,让所有人不由精神一振。
他又要开始放炮了。
“我不认为一个当世霸主国强加给一个小国的战争有任何正义性可言,但我相信这场战争是有必要的——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是我的核心格言。
我很高兴看到全体美国人都认同我的理念,我更高兴看到这届美国政府为此做出的正确举措。
集权没有什么不好的,当恐怖蔓延时,就不应该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自由和民主上面,痛恨恐怖主义应该是我们所有人的共识,这一点没有任何讨论余地。”
快打吧!
你们不打,中国怎么解绑?哪来的发展空间?
至于那些所谓的无辜者,当他们的孩子追着中国游客喊秦腔穷的时候,他们在法理上仍然无辜,但在感情上已经死不足惜。
方星河是一个极其冷酷的大中华主义者,作为一个死过一次的人,他不同情除了本民族以外的任何人。
甚至在本民族里,也有一大部分人不被他视为同类。
但他不会公开这么讲,最起码现在不会。
现在,他要热情鼓励美国的战争情绪。
“或许是因为我的年纪太小,但我对敌人的态度很极端——拿起武器的就是战士,纳税购买这些武器的就是帮凶。
任何有可能酝酿出另一次帝国大厦事件的风险,都不应该由美国的百姓承担。
我们做错了什么?没有。
我们只是将世界幻想得太美好了,而真实的世界要残酷得多,现在,是时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宣告这种残酷了。
这正义吗?
我不这样觉得,我只是坚信这很必要。”
奥普拉感到十分不解。
“既然是复仇,为什么不是你心中的正义呢?而且我发现,你对正义的定义很严苛,但你不觉得这样非常分裂吗?”
因为你们确实不正义,你们早晚会被历史清算的……
当然,或许我也会。
所以我不标榜正义,我只是一味的鼓励,顺便再立立人设。
“没有人能够一直做正义的事。”
方哥仗着年纪小,肆无忌惮地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
“比如我,我甚至从来都不做正义的事,我爱写文章骂人,也爱打架,所以我从不鼓吹正义,我做事,只看是不是有必要。”
看着方星河一边耸肩一边说出“我甚至从来都不做正义的事”,奥普拉被逗得哈哈大笑。
“哇哦,你是一个超级酷盖,一个法外狂徒!”
“真的,我太爱你了,这次你一定要到我家里做客!”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Starriver是不是真实得非常可爱?”
“YES!”
台下爆出一片欢呼。
这帮人,压根不在乎方星河是在撺掇他们开战,疯狂迷恋他的气场和气质。
“我现在相信你会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了……绝对相信!”
奥普拉忽然把话题拉了回去。
其实她有点慌。
她觉得爆点足够了,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别以为美国真有什么言论自由,如果方星河聊嗨了,继续再往深了搞,她一样要跟着倒霉。
so……让我们聊聊艺术吧。
“你拥有艺术家的真诚、热烈、坦率、勇敢、敏锐和放肆,很少有人能够集齐全部要素,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大师。
说真的,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你的电影了,那一定非常棒!
你的新片呢?拍得怎么样了?”
“不算顺利,我低估了它的难度。”
方星河故意叹了口气。
“每一天开拍之前,我都坚信自己能够拍到90分。可是每一天收工之后,我都在质问自己:为什么不再努努力,争取一下95分?
这让我总是沉溺在矛盾的困境中——到底是这样就好,还是再做做新的尝试?
很烦,特别烦。”
奥普拉给他出了一大堆主意。
或者也可以形容为,奥普拉做好了一个捧哏,让大众建立起了对于《少你》的认知。
这部分的节目内容同样很精彩,方导妙语如珠,有梗又适度,可惜,只有满天星将这部分内容看了又看不厌其烦,外界基本都去关注那两个重量级话题了。
唔,节目播出之后,你方哥几乎干翻了半个美国。
争论的焦点也很容易提炼,它们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大战场。
第一,去他妈的自由。
第二,去他妈的正义。
总结得挺糙,但事儿就是这么回事。
最开始,自然是那些被点了名的倒霉鬼公开回应。
议员同志:“我不明白他有什么资格评论美国内部事务,对我们的文化和政治大放厥词。”
记者先生:“这是一场拙劣的秀。是的,我了解Starriver,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作秀,然后吸引眼球。”
经济教授:“荒谬!他懂什么经济?没有我们的自由市场,中国人现在还在吃泡菜!”
韩国媒体乱入:“阿西吧!泡菜是我们韩国的国粹……”
自由先锋:“专治野蛮的国度里只能生长出方星河这种完全不理解自由的暴力分子,他该和他的gczy一起下地狱!”
沙克:“FuckStarriver!”
骂声渐渐弥漫,越来越大。
但很奇怪,媒体更为发达的美国,却在羞辱痛击方星河这件事情上,显得那样软弱。
讲实话,不如国内一半给力。
当相关消息传回国内之后,资媒全体高潮。
“这下你还不死?!”
程一中把仅剩下的那几根头发往中间狠狠一捋,噼里啪啦的就开始写文章骂方星河。
“滑天下之大稽,惊友邦之大诧,丢母国之大人……”
总而言之,你方星河跑到最自由的国家去嘲讽人家的自由,谁给你的勇气?!
13丑全员集齐,一个没闲着,从各种角度开喷,并且大声疾呼——美国的自由不容玷污!
影响很大。
这年月,太多人相信美式自由了。
方星河的那篇《性》,再次被大众翻了出来,在报纸上传播,也在报社、大学、高中的政治课上被猛批。
就连家乡的高中都有老师在上课时夹带私货,指正“方星河在美国的不当言辞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
于是就特别好笑,国内忽然掀起了又一波对方星河的攻击,来势汹汹。
而美国,反对声浪只蹦跶了不到两天,好似春风,温柔拂面。
一方面可能是英语本身词汇量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支持者实在太多。
美国国内如今是什么状态?
全员叫嚣着要给那谁一点惨痛的教训。
方星河这勺地沟油,再往火头上面那么一浇……轰的一声,直接爆炸。
情况夸张到什么程度?
极少有人没在谈论他。
可以作为代表的《老友记》片场——
“我觉得starreal的想法没有问任何问题,你呢,瑞秋?”
“同意,我很喜欢他这幅蛮不讲理的样子,Sosweet。”
“哇噢,被你喜欢可真不简单……那么,你会去看他的开幕赛吗?”
“如果没有夜戏,那么为什么不呢?”
“嘿,你们为什么不再大胆点儿?请他过来客串一集戏,怎么样?”
“不怎么样,咱们的一集配角能写出什么有意思的剧情?在看到《英雄》之前,我绝不允许你们破坏我对他的荧幕形象的幻想!”
“你呢,瑞秋,你怎么看?”
詹妮弗摇摇头,这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一号甜心大宝贝此刻已经不再年轻美丽,但她像是一个最狂热的粉丝一样,完全否定了制片人的异想天开。
“得了吧Dana,老友记已经不是从前的老友记了,我们配不上他,现在我只想亲眼看看他。一起拍戏?对不起,我得等他以导演的身份降临好莱坞……”
“哈哈哈哈!看看我们发现了什么?一个狂热的满天星!”
片场爆发出一片哄笑,拍了7季老友记,他们像是一家人一样相处,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太多的秘密。
但詹妮弗是满天星这件事,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知道。
“很奇怪吗?”瑞秋非常瑞秋式的耸耸肩,“他是那种天生就会赢得所有的人,我觉得他酷极了,这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一个好战的作家,征服了一个好战的主妇,哈哈哈,这太正确了!”
调笑声中,话题渐渐歪掉。
但是美国当前的主流风向不会歪——继续捧他就对了。
纽约时报以《这是一场必要的战争》为题,认为方星河“以东方式的思想内核解构了美国文化的基底”,对他大唱赞歌。
白房子的发言人代表小八十讲话,赞美方星河“不拘泥于正义、道德、人权等迂腐杂音,勇于承担责任,具备非常坚毅的性格,强硬得非常迷人”。
华盛顿邮报写了一篇《是时候正视自由了——真正的自由必然伴随着责任》,给了泛滥的新自由主义当头一棒。
奇怪又正常的是,主流媒体只字不提现在的“大政府”趋势。
原因?
你可以仔细想想谁在集权。
军工复合体主导,金融资本集团配合,最高层的反对派都在瑟瑟发抖,又何况手下的狗。
于是,新自由主义被打得抱头鼠窜。
这种情形,通过媒体传回国内之后,看傻眼了一大群人。
以难防为首的资媒脑瓜子嗡嗡的——不是,爹啊,方星河可是在批判你们的自由啊!这你咋能忍的?!
他爹轻轻一摆手——你懂个屁,现在我们正需要反省自由!
于是就这样,一波反思大潮轰轰烈烈的在美利坚的自由国土上盛开。
到底有多少媒体参与?
没法统计。
其实要细说新自由主义在美国的数度兴盛与衰落,其难度堪比写一篇博士毕业论文,开题就能难死人——论美国政治经济环境在两党的合作竞争中数度转向并与对文化思潮产生的巨大影响。
反正这一次,新自由主义是一头撞到钢板上了。
未来他们有多牛逼那是未来的事,但现在的政治正确还不是LGBT,恰恰是方星河所“代表”的“先进自由主义”。
这不是方星河自己吹的,这是美国日报提出的口号。
“承担了足够多家国责任的自由才是真正先进的自由主义,很遗憾这一枪首先由一个外国人打响,但这恰恰是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体现——我们民主、自由、包容、为任何有才华的人提供施展舞台,Starriver是美国核心价值观和美国梦的真正践行者,我爱他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好家伙,继华盛顿圣子之后,你方又有成为美国之子的趋势,真是盖了帽了。
看问题特别清醒的社会理论家托马斯·索维尔气得破口大骂:“这是一次最无耻的政治投机!”
是的,这确实是一次投机。
方星河虽然爆了一大堆粗口,骂完自由骂人民,展现出强烈的个人性格,但他的目的始终清晰——
美国上层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美国人民爱听什么,我就倾诉什么。
所以他只字不提真正的问题,逮着现在人憎鬼厌的自由意志主义就是一顿猛锤。
锤完之后,海阔天空。
《少年的我》的销售数据,开始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暴涨。
原本距离年度第一还远,但在奥普拉秀播出后的半个月里,每天都能售出大几十万本。
大家拿、大家熬、大英弟……所有英语区的销量都在库库狂飙。
多种译文版本全球热卖,区区一本杂文集,火得好像《哈利波特》一样。
这书配吗?
其实不配,它没有那么有趣。
但跟风是最不讲道理的事,如此年轻英俊的“大师级作家”,别人都在夸,那我怎么能不看呢?
而随着《性》等标志性杂文的全球传播,方星河本人的商业价值也一再暴涨。
先是美国时尚界向他的皇太子敞开大门。
随后是美国文学界。
再之后是本土广告届。
再再之后是超重量级全球巨商——Intel向方星河抛出了橄榄枝。
最后,真正意义上“必须拥有方星河”的奢侈品牌,也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这波热潮所带来的流量,其实是阶段性的,有时效的,特殊的,难以直接转化的,它只是特别容易转化为杂文集的销量,与别的都不怎么相干。
但是,当所有人都在疯抢一件商品时,那么他的实际价值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到底卖多少,只取决于买主的情绪,以及卖家的忽悠功底。
而你方哥,决定给这帮冤大头讲一个新故事。
**********
为什么才更你们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