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

作者:吾乃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3章 强行借宿 国王托梦

书名: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 作者:吾乃安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40

弟子乃东土唐王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路过宝方,天晚求借一宿,明日不犯天光便走,万望老院主行个方便。”唐僧语气诚恳,满含期待。

“你是那唐三藏?”老僧官上下打量着他。

“不敢,弟子便是。”唐僧恭敬答道。

“既然你往西天取经,为何路也不会走?”老僧官语气中满是嘲讽。

“弟子不曾来过贵处,不识路,还望院主海涵。”唐僧依旧谦逊有礼。

“此处正西四五里远近有座三十里店,店上有饭馆驿馆,我这里不方便,不好留你们远来的僧人。”老僧官毫不留情地拒绝。

“院主,古人云‘庵观寺院,都是我方上人的馆驿,见山门就有三升米分’,你不肯留我却是为何?”唐僧不解地问道。

老院主一听,顿时大怒:“你这游方的和尚,说话便是有些油嘴滑舌!”

“油嘴滑舌何说?”唐僧一脸疑惑。

老院主冷哼一声:“古人云‘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

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

几年前有一众行脚僧来到山门口,我见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光头赤脚,便把他们请入方丈,款待上坐,管足斋饭,赠与衣衫。

怎知他们贪图自在,一住便是七八年,从不思量起身。

住着也罢,竟又干出许多偷鸡摸狗、沿墙拦路之事!坏尽寺院名声!自那以后,我便不再轻易收留外人。”

唐僧闻言,心中满是无奈,自知这借宿之事是不成了。

他暗自叹息:“可怜呐!我师徒几人可是那种没脊梁骨的和尚?

我等一心向佛,只为求取真经,普度众生,却在此处遭人误解。”

想着想着,眼眶又红了起来,他怕老和尚笑话,只得暗自扯衣揩泪,忍气吞声地出了寺院。

却说唐憎借宿宝林寺,唐憎却不料被里面的和尚给赶了出来。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在寺外焦急地等待着,见唐僧出来,忙迎上前去。

孙悟空心急地问道:“师父,可借到住宿了?”

唐僧听罢,缓缓摇头,叹道:“却不曾想到,在这还会被同是信佛者给赶了出来。”

猪八戒一听,顿时来了脾气,嘟囔道:“师父,你有没有说我们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啊?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

唐僧答道:“为师已讲,可那憎主却一点脸面不给,贫憎也无法。”

孙悟空听罢,火冒三丈,说道:“师父别伤心,等俺去瞧瞧!”说罢,一个筋斗翻进了宝林寺。

孙悟空在寺内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那憎主。

他二话不说,上前揪住憎主的衣领,好一顿痛打。

憎主被打得鼻青脸肿,连连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孙悟空这才停手,恶狠狠地说道:“你这秃驴,为何如此对待我师父?今日若不叫你带领全寺庙上下几百号人出去迎接我师父进来安顿,俺老孙定不饶你!”

憎主害怕孙悟空又使武力,只得乖乖地带着众人出门,把唐三藏等人迎接进庙中安歇。

进了寺庙,僧人们忙前忙后,安排食宿。

僧主小心翼翼地问道:“长老,不知你们都是吃荤的还是素的?”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皆说道:“我们吃素。”僧主忙让人下去准备斋饭。

等众人吃完收拾好后,夜色已深。

猪八戒早已困得不行,一沾上床就呼呼大睡起来。

沙僧也找了个地方,静静地躺下休息。

只有那唐僧,还坐在宝林禅堂,全神贯注地观看那佛门经文。

不知过了多久,唐僧一直看到快三更时分,见天色已晚,便收拾好经书,准备起身回去歇息。

忽然,听得门外“哗哗哗”刮起一阵怪风。

那风声凄厉,好似鬼哭狼嚎一般。唐僧连忙拿衣袖遮住蜡烛,殿内忽明忽暗,让他有些胆颤。

不想又突然困顿上头,伏在案桌上合眼睡去。

半梦半醒中,门外隐隐传来一声“师父”。

唐僧抬眼看去,见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湿淋淋的汉子,眼中挂泪,不住地喊“师父!师父!”

唐僧心中一惊,忙欠身道:“你莫不是什么魍魉妖魅,神怪邪魔,趁夜深来此戏我?

我是奉旨上西天拜佛的光明正大之人,手下有三个徒弟,都能降龙伏虎,降妖除怪!

他们若见了你,定要将你粉尸碎骨,化作微尘!你最好趁早离去,莫来我禅门搅扰!”

那人倚着殿门,缓缓说道:“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魍魉邪神。”

那你是何人!为何深夜来此?”唐僧追问道。

“师父,你仔细看我一眼。”

唐僧定睛细看,才发现这汉子竟头戴冲天冠,腰束碧玉带,穿一身龙飞凤舞的赭黄袍。

脚下踩一双云头绣口的无忧履,手执一柄列斗罗星白玉珪,顿时大惊失色,高叫道:“你是哪一朝陛下?请坐!请坐!”

又上前搀扶,双手却如水中捞月般扑过掠影,可仔细再看,那人还是站在原地。

唐僧回身坐下,问道:“陛下是哪国的君主?想是故土不宁,谗臣欺虐,半夜逃生至此?你又有何话说与我听?”

国王这才攒眉滴泪哭诉:“此处往西四十里远近有座城池,便是我兴基立业之处。”

“称作什么地名?”

“朕当时创家立国,改号乌鸡国。”

“陛下如此惊慌到此,却是所因何事?”

“师父,我国土五年前连年干旱,寸草不生,民不聊生,甚是伤情。”

“陛下,古人云‘国正天心顺’,想必是你不慈恤百姓所致?

既有灾荒,你自该开仓济民,改过前非才是,为何要躲到此地?”

“朕国中空虚,钱尽粮绝,两班文武停俸禄,寡人膳食无荤腥......

后来寡人效仿禹王治水,与万民同甘共苦,沐浴斋戒昼夜祈祷,如此一连三年。

依旧河干井涸......不想正危机之处,突然从终南山来了一个全真道人,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寡人携百官请他登坛祈雨,那令牌响过,顷刻间大雨滂沱,寡人看这干旱三尺雨足矣,他说久旱成灾,又多下二寸才止。

朕佩服他才高仁厚,当即与他八拜为交,称作兄弟。”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全真有此本领,要雨求雨,要金点金,当真是陛下之福!只是为何陛下又舍了城阙来到此处?”

“此后朕便与他同寝同食,一直当作亲生兄弟对待。

约摸过去两年,一日阳春天气,文武退朝,嫔妃回院,朕与那全真携手去御花园赏玩。

行到八角琉璃井处,不知他抛下什么物件,井里升起万道金光,他趁朕去井边观看,一把将寡人推入井内。

盖上石板,又移栽一株芭蕉树压实......可怜我已死去三年,此时不过是个落井殒命的冤鬼......”

唐僧听闻这是个国王的鬼魂,顿时吓得手酸脚软,魂飞魄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3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