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血斥侯

作者:三三应得酒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71章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书名:铁血斥侯 作者:三三应得酒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33

杨子伦笑道:“一个字,借。”

“跟谁借?”

“自然是跟有钱人啊。”

“杨特使,且不说能不能借到,就算借到不还是得还吗,这不等于寅吃卯粮了吗?”

“呵呵,杜首辅,借钱自然要还,但是你应该知道,钱是可以生钱的啊。”

“怎么生?”

“杜首辅,我们先发行债券搞钱,搞到钱再说后面的。”

“债券,这又是什么?”

杨子伦摆摆手,说道:“杜首辅,不要在意这个细节,先说搞到钱之后的计划。”

“杨特使,计划是什么?”

“我们搞到钱之后,就组织商团,去大晋批量采购各种粮食和物资。”

杜孝勇不禁皱起了眉头:“大晋肯定会阻止我们啊。”

“杜首辅,你相信我,只要是赚钱的生意,大晋那边是挡不住的。”

“何况我们用真金白银买他们东西,都是生活用品,又不是军械物资,他们有什么必要阻止。”

“好吧,钱花完了怎么办?”

“杜首辅,钱是花不完的,经济的要务就是得流通起来,你批量购买物资,价格肯定很低,然后在国内加价卖,这不又回来了吗?”

这样也行?

众人纷纷对视了一眼,这靠谱吗?

杜妤嫣问道:“笨侍卫,关键是你那债券,如何能借到钱?”

“呵呵,大王,给利息就好了噻,王国担保每年给两成的利息,三年后归还本金。”

“万一大家不相信怎么办?”

“呵呵,具体的执行办法嘛,还是需要再制定一些细节的。”

杜孝勇问道:“杨特使,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啊,还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

“哦,是什么?”

“发行金币券替代金币,作为官员的薪资,并强制在市面流通。”

“啊?”

“官员不接受怎么办?”

“杜首辅,我们不但不裁员,也不给官员降薪,反而给他们提两成的薪资,这样还不接受,就让其辞职。”

“可是,杨特使,如果市面不接受你这个金币券怎么办?”

“两个办法并行,一是颁布王令,任何商家不得拒绝金币券。”

“二是让户部大量开店,售卖各种生活生产物资,只接受金币券。”

“杜首辅,你相信我,只要金币券能自由流通,加上物资充足,人们很快就会发现纸币的好处。”

“而王国节约下来的金币,就可以去大晋大量采购各种物资,支撑起金币券的信用。”

“如果搞好了,我认为大晋都会向你们学习的。”

杜孝勇激动地看向芙蓉王杜妤嫣,问道:“王上,你看行吗?”

杜妤嫣沉吟一会后,说道:“杜首辅,杨子伦说的债券和金币券可以同步,就由你来负责执行。”

“可是王上,我不知道那个债券和金币券是什么样子啊。”

“这个就由笨侍卫来弄,弄好后,就给你免掉两个死罪。”

“哈哈,没得问题,大王英明。”

“笨侍卫,那关于南部巫族叛乱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办法?”

“大王,这个问题就太简单了,一个字,杀。”

孔云度忍不住问道:“杨特使,王国南部巫族甚多,几百年来反复叛乱,光杀恐怕不顶用哦。”

“哦,孔大人,你认为怎么才能有用呢?”

“我认为还是应该施以便利与仁德,让他们对王国归心,这才是彻底解决之道。”

呵呵,杨子伦顿时笑了起来。

杜妤嫣见状问道:“笨侍卫,孔大人的意见有何不妥吗?”

“大王,孔大人的想法,无非是一边施以恩惠,同时搞远人不服、则我修德以来之的那一套。”

“这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笨侍卫,你解释一下。”

“大王,人都是现实的,他们乱,你就施以恩惠,给更自由的空间,这样他们只会越来越乱,甚至从王国彻底分裂出去。”

“要彻底解决叛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杀得人头滚滚,杀得再也提不动刀,他们自然会心悦诚服,永久归心。”

杜妤嫣有点犹豫,问道:“这么大开杀戒,行吗?”

“大王,以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以杀人之政,行不嗜杀人之心,不过是生道杀人而已。”

“笨侍卫,何谓生道杀人?”

“大王,就是以杀止杀,为了他们长久的生路而杀,他们就会变得能歌善舞融入王国的。”

说完,杨子伦重重地呼出了一大口烟雾。

众人面面相觑,真是简单粗暴啊,不过很有道理。

......

今天杨子伦的建议让杜妤嫣很重视,连夜召集重臣讨论。

杨子伦等人则回到驻地。

李海毅问道:“伦哥,芙蓉王国面临财政和南部的叛乱困境,你为何要给他们出主意呢?”

“呵呵,小海王,你是不是在怀疑我啊。”

“伦哥,那倒不敢,只是有点想不通。”

“小海王,你觉得当大晋平定芙蓉王国后,面对的是一个衰败贫穷的王国好呢,还是一个富裕的王国好呢?”

“自然是富裕的王国好。”

“那不就结了?”

“可伦哥,他们有了钱,就会大力发展军备,岂不是给大晋平定行动带来很大困难?”

“小海王,造军备,扩充军队,这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你觉得他们还有那个时间吗?”

“可伦哥,让他们国力变强大,总不是好事吧?”

“小海王,你父亲给我说过一句话,大晋和芙蓉王国都是夏人一脉,兄弟相残,他不希望流太多的血、令太多的魂魄灰飞烟灭。”

“你知道吗,你父亲这句话,让我深深为之感动。”

“兄弟之间不走动也会变得生疏,芙蓉王国如果和大晋展开密切的经济来往,不但老百姓能得到实惠,他们还能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家人的好处。”

“大家都是夏人一脉,只有加强交往,才能让芙蓉王国的老百姓感到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

“这种道理靠嘴巴说是没用的,得靠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老百姓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11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