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06章 缩短守制之期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第206章 缩短守制之期

嬴政这时候快步上前,伸手拦住了蔡傲的动作。

他的眼神此时变得异常冷静,他抬起手,轻轻落在蔡傲的肩膀上。

随后,嬴政从蔡傲的手中接过了仍在啼哭不止的子婴,将他抱在怀中。

子婴此时在嬴政的怀抱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原本尖锐、持续不断的哭声渐渐小了下来,变成了偶尔的抽噎。

嬴政低头凝视着怀中的子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他沉默了片刻,而后缓缓将子婴递到了乳母面前,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

“从今往后,你带着他,便移居至望春宫,务必悉心照料,不得有丝毫懈怠。”

“喏。”

乳母闻言,颤抖着双手接过子婴,不敢再多言半句。

随后,嬴政继续说道:“此后,你们便终身不得踏出望春宫半步。”

嬴政的声音落下后,整个寝宫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说完这句话,他便转身踱步,就这样缓缓朝着寝宫外走去,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

当他行至门口,脚步蓦地停下,他看到了秦臻和姬昊正站在门外。

“夫子,先生。”

嬴政低声向着两人问候了一句。

然后,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从两人身旁走过,离开了此地。

他,要去为赢子楚守灵了。

为父守灵,这是他作为儿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亦是他对父亲最后的敬意。

在这清冷的天色里,嬴政心中清楚,从这一刻起,秦国的重担将彻底压在他的肩头,而他,已无退路,唯有负重前行。

.........

当晚,吕不韦身着素白的麻冠和丧服,面色凝重的出现在华阳太后、夏太后和关内侯面前。

他来到众人面前,缓缓躬身,难掩内心的忧虑。

随后,用低沉而恳切的声音说道:“诸位,大王新丧,本是举国悲痛之时,按常理,此时实不应提及其他事务。”

吕不韦微微顿了顿,声音里满是沉痛与无奈:

“然而,如今我大秦命运多舛,四年之内连丧三王,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民间亦是流言纷纷,局势动荡不安,实乃国之不幸,亦是我等臣民之痛。”

吕不韦说罢,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稍作停顿后,目光缓缓环顾四周。

见众人皆沉默不语,便继续说道:“为了尽快安定民心,稳固我大秦之根基,不韦斗胆恳请太后与关内侯,将守制一年之期缩短至一月。

此举虽看似有违祖宗传统,但实乃当下无奈之举。当此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

缩短守制之期,一来,在这一月之内,我等仍可隆重操办先王丧仪,以最高规格的祭祀和礼仪,彰显我等对先王的孝心,让先王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二来,能让太子尽快登基秦王之位。

太子年轻有为,皆为我大秦臣民所熟知。若能早日继位,必能稳定朝堂,安抚民心。

同时,这也可使列国知晓我大秦虽遭此变故,但新王继位迅速,国家根基依然稳固。如此,方能熄灭他们再度攻秦的念头,保我大秦江山社稷,使之目下,免遭战火涂炭。”

吕不韦言辞恳切,字字句句皆发自肺腑,撞击着众人的心弦。

夏太后此时依然沉浸在悲痛之中,神情悲戚,从白天到现在,唇齿间始终未吐出半分言语。

华阳太后和关内侯,这时候彼此交换了一个眼色,仿佛在刹那间达成了某种默契。

随后,关内侯缓缓开口说道:“相邦适才所言,细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

然守制一事,绝非寻常小事,此乃关乎国之根本、宗庙社稷兴衰存亡的重中之重,万不可因一时之念便草率定夺。

其中牵扯甚广,需审慎对待,尚需与诸位朝中大臣悉心商酌,集众人之智,方能共同制定出一个既合乎礼法,又妥善周全的计策。”

“关内侯所言极是,高瞻远瞩。不韦即刻便召集众臣,一同就此事展开详商,务必寻得最佳之策。”吕不韦姿态谦逊有礼,躬身说道。

.........

没过多久,蔡泽等一众朝堂重臣,纷纷神色匆匆地赶到了此处。

他们神色凝重,脚步匆忙,显然对此次突如其来的紧急召集感到万分诧异。

当吕不韦屏退侍从,将自己的谋划和盘托出之后,众人皆面露惊愕之色,面面相觑。

一时之间,厅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这时,御史站了出来,拱手,神色严肃地说道:“相邦,此事绝不可行。守制一年,乃是彰显孝道的根本体现,自古以来,历代先王皆遵循此例,从未有过更改。

若贸然违背祖制,必定会遭天下人议论诟病。这不仅有损太子的声誉,更会影响我大秦的国祚啊。”

“御史大人,你所言虽引经据典,看似合乎旧制,却未洞察当下之局势。

如今局势动荡,列国虎视眈眈,函谷关外暗流涌动,秦国朝堂内外亦波谲云诡。

若此时一味墨守成规,拘泥于旧制,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秦国必将危如累卵。当以秦国当下局势为要,以大局为念,依据实情做出妥善处置。”

早日让太子登基,稳定朝局、安抚民心,才是当务之急。”蔡泽反驳道。

“上卿大人所言极是。”有人附和道。

他微微前倾着身子,脸上满是焦急之色,继续说道:“如今局势紧迫,太子乃国之储君,名正言顺,理应早日登基。

唯有如此,方能稳定朝堂之动荡,安抚民心之不安。

若再拖延时日,各方势力难免蠢蠢欲动,恐生诸多变数,届时后果恐不堪设想。”

吕不韦听着众人的争论,一直未发一言。

此时,他微微抬起头,缓缓开口说道:“现今秦国正值多事之秋,他国频繁侵扰边境,战火随时可能重燃。

若因守制而贻误了稳定局势的良机,致使秦国陷入混乱,那我等岂不是有愧于大秦历代先祖?又如何面对秦国万千黎民百姓的期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5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