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17章 第一次朝会2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吕不韦神色自若,语气平和、字斟句酌地复述着。

然而,在他的话语间,却似乎隐隐透露出一种对朝政的主导之意。

他的言辞谦逊有礼,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斟酌,尽显对嬴政的尊崇。

其语气温和,却又暗藏波澜。

于这恭谨之态下,每一言皆藏玄机,如绵里藏针,令人难以捉摸。

他口中的尊崇之语,究竟是发自肺腑,还是为了达成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刻意为之?

这背后是否有着更为深远的谋划,是在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私利,还是在为秦国的未来布局?让人不禁陷入深思,难以看透其中的深意。

“仲父所言,实乃金玉良言。秦国能有今日之盛,仲父辅佐先王功不可没,又对政儿悉心教导,此等恩情,政儿铭记于心。

然而,这整顿吏治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干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极易生出疏漏,稍有差池,便可能误伤到朝堂之上那些忠良之士。

若因此寒了他们的心,朝堂上下再难齐心,秦国的大业又谈何稳固?”嬴政听闻吕不韦之言,微微点头,缓缓说道。

说话间,他坐姿端正,神色沉稳。

他言辞之中,既有对吕不韦的敬重,却又巧妙地透露出自己对整顿吏治之事的审慎态度。

语气不卑不亢,既未盲目迎合吕不韦的提议,也未直接出言反驳,而是用这般委婉却又周全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话音未落,只见那刚从函谷关风尘仆仆返回咸阳的蒙骜,快步走出队列。

他抱拳施礼,高声说道:“大王,老臣愿再度请缨,率领我大秦锐士,出征讨伐敌国!老臣定当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一雪往昔之耻,为我大秦再立战功,扬我大秦之威!”

“蒙将军忠心可嘉,我大秦能有今日之赫赫战功,离不开将军这样的虎将。”

嬴政目光中满是赞赏,看向蒙骜,缓缓而谈:“上将军多年来南征北战,纵横沙场,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大秦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将军的心血。

往昔岁月,上将军那一幕幕战绩,至今仍在大秦军民口中传颂。

然而,如今国内局势刚刚稳定,先王新丧,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尚在磨合,秩序亟待整顿;民间百姓,历经多年征战,疲惫不堪,急需休养生息。

若此时贸然出兵,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战事,百姓恐不堪重负,徭役赋税加重,民生恐陷入艰难困苦之境,于国于民皆为不利。

再者,眼下正值国丧期间,举国哀悼先王。出师征伐,于礼不合,恐遭天下人非议,此时出兵,实非良策。

嬴政话语稍作停顿,环顾朝堂。

接着继续说道:“不过,大秦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不断开疆拓土,此乃大秦历代先王之宏愿,亦是我大秦崛起之根本。

自孝公变法图强以来,我大秦历代君主皆为此目标不懈奋斗。

当下可先加强军备,精研战术;同时广积粮草物资,确保后勤无忧。待时机成熟之时,我大秦铁骑再度挥师东进,定能一举荡平敌寇。”

嬴政神色自若,条理清晰的分析着局势,声音朗朗传遍大殿。

其稚嫩面庞上,已然隐隐浮现出一代君王独有的睿智与沉稳,眼神坚定,透着远超年龄的成熟。

朝堂之上,大臣们闻听此言,不禁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他们或微微皱眉,或暗自点头,彼此目光交汇间,皆是掩饰不住的惊讶。

此前,众人皆以为这位年仅十三岁便匆匆登上王位的少年,在面对这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朝政大事时,定会惊慌失措、茫然无措。

然而此刻,眼前的嬴政却表现得如此从容不迫,思维缜密,决策果断,毫无半分犹豫。

他的每一句话,都似重锤,敲在大臣们的心间。

如此惊艳出众的表现,实在令人对其刮目相看,令大臣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坐在高位上的年轻君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数位朝中大臣陆续站出来,针对水利建设、农业发展等诸多关乎国本的重要领域,逐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嬴政身姿端正,神色专注,聚精会神的聆听着每一位大臣的陈词。

他双眼熠熠生辉,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恰似在字里行间探寻着国家兴盛的密码。

当听到认同之处,他便会下意识地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而当面对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时,他则会陷入沉思,仔细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待大臣们陈述完毕后,嬴政主动会与他们展开讨论,询问细节,从实施步骤的先后顺序,到可能遭遇的阻碍应对,未雨绸缪,力求将一切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又与大臣们热烈探讨其可行性,从人力物力的调配,到对国家长远发展的影响,事无巨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之处。

整个朝堂之上,气氛热烈却不失秩序,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讨论。

嬴政端坐在王座之上,不动声色间将朝堂局势尽收眼底,始终掌控着局面,游刃有余地引导着讨论的方向。

每当大臣们观点出现分歧,他总能迅速洞察问题关键所在,以简洁有力的言辞化解纷争,推动众人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行。

他的每一句发言,都透着不容置疑的果断,思维敏捷而清晰。

这般出色的表现,全然不似年少君主,反倒展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深厚政治素养,以及那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王者风范。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至午时,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决策后,今天的朝堂议事才告一段落。

嬴政缓缓站起身来,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高声说道:“今日与众卿共商国事,获益良多,诸位所陈之言,皆为秦国发展良策。往后,望众卿继续秉持忠心,为秦国尽心竭力,携手共创秦国之辉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5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