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60章 将计就计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正是如此。”

秦臻从墨枢手中接过酒樽,倾酒于地,酒水在黄土上洇出蜿蜒的痕迹,恰似舆图上的渠线。

“韩王送来一个郑国,我们便借他十万民夫。待渠成之日,秦国的耕战之法将如虎添翼,而韩国,不过是渠水里的一片枯叶罢了。”

说罢,秦臻弯腰拾起一块城砖,指腹划过粗糙的砖面,继续说道:“郑国若真心治水,我大秦可尽收水利之利;若心怀鬼胎,正好借他之手,让韩国以为得计,放松警惕。

当年西门豹治邺,投巫凿渠,魏文侯只道是耗费民力,却不知漳水渠成后,邺地竟成粮仓。

如今郑国入秦,看似是韩国的‘毒计’,实则是上天赐给大秦的‘良药’”

闻言,嬴政挑了挑眉,露出一抹饶有兴味的笑意,示意秦臻继续说下去。

“水工眼里只有水势,无关邦交。”

秦臻将城砖轻轻放回原处,掸了掸袖口沾着的砖灰,接着说道:“郑国若真想修渠,就必定会竭尽全力,因为他要在史书上留名。

对这些痴迷技艺之人而言,能亲手改变山川走势,比任何功名利禄都更具诱惑。

那蜀郡太守李冰,不正是如此?

而只要渠成,关中之地将亩产倍增,此乃千秋功业。”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直视嬴政的眼睛,继续说道:“况且,修渠之事,需征调民夫、统筹粮草,涉及万千事务。

从丈量土地到调拨赋税,每一个环节都如同蛛网般细密。

正好可借此机会整顿国内吏治,看看哪些人在暗中搞小动作......”

秦臻故意拖长尾音,话语里暗藏锋芒。

嬴政听完这番话,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寒芒。

山风卷起他额前的碎发,却遮不住他眼底翻涌的暗流。

他不禁想起吕不韦最近在朝堂上的一系列举动,那些大臣们在朝会上看似不经意的附和,实则暗藏玄机;

又想起赵姬车驾远去雍城时,那渐行渐远的背影,仿佛带走了他最后的温情。

这盘棋局里,韩国的“疲秦计”不过是枚引子,真正的较量,其实早已在宫廷的阴影下悄然展开。

这让他越发觉得,这盘棋局正变得越来越大,而他手中的棋子,也到了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嬴政眯起眼睛,远眺关中平原的辽阔地势。

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忽然伸手按住秦臻的肩膀:“先生,可愿与寡人共赌一局?就赌这郑国究竟是‘疲秦’的棋子,还是‘强秦’的栋梁?”

“臣赌他会修渠,还会因此而留名青史。”

秦臻转身时,春风掀起他的衣袂,目光坚定地望向东方,自信道:“只不过这名声,终将属于大秦。

待水渠落成之日,郑国之名会与这滔滔渠水一同,镌刻在大秦的山河之间,成为我王霸业的注脚。

那时天下人只会记得,是秦王政引泾灌田,让关中沃野千里。

而这,便是真正的执棋之道。”

“先生可知,寡人方才在想什么?”

嬴政忽然仰头大笑,猛地抽出腰间鹿卢剑,剑刃直指东方:“昔年商君变法之时,街头巷尾满是怨言,老世族们当街抱着宗庙牌位跪地驳斥,说祖宗基业要毁于一旦。

他们骂商君是‘酷吏’,骂新法是‘祸国之策’,可十年后如何?”

嬴政剑锋一转,指向脚下这片孕育大秦的黄土地:

“秦国国富兵强,函谷关前,六国联军望而却步,闻秦兵至而色变。今郑国修渠,天下必笑其‘以渠疲秦’。

那些迂腐的六国君臣,此刻怕是正躲在宫殿里举杯庆祝,以为得偿所愿。

却不知这渠成之日,便是六国噩梦的开端。”

“刘高!”

嬴政突然转身,高声下令道:“即刻草拟诏书,着函谷关守将,若见郑国一行,不必阻拦,直接护送其入章台宫。

寡人要在章台宫亲迎这位‘疲秦’大才。”

说到“大才”二字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带着几分讽刺与志在必得。

“另外,传寡人令,让少府提前准备好泾水流域的舆图、钱粮账目,要最详细的。待郑国觐见时,全部呈给他看,要让他知道,大秦修渠,诚意十足,绝不藏着掖着!”

刘高闻言,不禁一怔,忍不住脱口而出道:“大王明知其心不善,还要重用?”

嬴政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步走到刘高面前。

他伸手拍了拍刘高的肩膀,看似亲昵,却让刘高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威压。

随后缓声道:“良禽择木而栖,郑国若真有治水利器,为何不能为寡人所用?韩国费尽心思,送来如此良才,寡人若不收下,岂非辜负了韩王的‘美意’?”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戏谑,仿佛在调侃韩王的“天真”。

嬴政顿了顿,声音忽然冷肃起来:“更何况,修渠需耗费十年时间,而在这十年里,足够寡人做很多事。

比如,让韩国再无‘计’可施。

寡人也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见识一下,什么才真正叫做‘将计就计’!”

说到此处,他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另谕上将军蒙骜,攻魏之军若攻下汲城,暂驻即可,不必急于进军。”

闻言,刘高怔了怔,望着嬴政冷峻的侧脸,忽然恍然大悟。

之前下令攻魏,不过是吕不韦为转移视线而设下的幌子,真正的棋局,此刻才刚刚在洛水之畔悄然展开。

“喏!”刘高躬身施礼,随即迅速领命而去。

秦臻看着嬴政棱角分明的侧脸,忽然说道:“大王可知,当年李冰治蜀,面对岷江泛滥成灾,水患频仍,苦思良策,最终以‘深淘滩,低作堰’这六字真言,作为治水圭臬。

他带领蜀地百姓凿宝瓶口、筑飞沙堰,就这样,将原本灾祸横行的蜀地,彻底改造成了沃野千里、富饶繁荣的天府之国,泽被后世。”

秦臻缓声讲述着,语气中满是对李冰治水功绩的钦佩。

“如今郑国入秦,或许正是上天赐给大秦的第二个李冰。只不过,李冰为蜀地百姓谋福祉,而郑国此番前来,身负韩国‘疲秦’之命,却不知他的这双手,最终要在史书上刻下的,会是大秦的赫赫威名,为大秦开创万世基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3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