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3章 云裂金辉,民心筑渠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看到这一幕,民夫们顿时爆发出欢呼声。

官吏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言语中充满了对工程顺利开端的期待。

秦臻见状,也不禁低声对身旁的郑国说道:“先生,此乃天兆,此渠必成无疑。”

郑国站在一旁,此刻早已热泪盈眶。

这根“定渠木”的顺利抵达,在他眼中,不仅意味着工程的顺利开端,更象征着他毕生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李冰的盛赞,君王的决心,民夫们的热忱,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一刻汇聚成了现实。

此时此刻,郑国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被韩国利用的 “棋子”,而是大秦真正的 “治水者”。

而在郑国身旁,申徒寿正捧着一叠厚厚的舆图,紧张而兴奋地侍立着。

少顷,郑国站在渠首高坡上,他回望身后渭北高原的苍茫沟壑,又低头看向手中那柄刻着“郑”字的铜耜,这看似普通的农具,此刻却承载着他从韩国宫廷到咸阳宫阙的半生跌宕。

当铜耜被高高举起时,郑国腕间青筋暴起,积压多年的郁愤,那些在韩国时被猜忌、被利用的委屈,与今朝得展抱负的激越在胸腔中轰然碰撞。

终于,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呐喊:“引泾注洛,泽被苍生!”

伴随着郑国这声激昂的呐喊,早已守候在预定渠线上的数百名民夫,齐声发出号子声:“嘿哟~~~束水!嘿哟~~~攻沙!嘿哟~~~肥田!嘿哟~~~兴秦!”

这声音粗犷、雄浑,带着秦人特有的朴实与彪悍,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手中的耒耜、铁锸、铜镐,重重落下,随着这一声声的敲击,无数道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泥土沟壑,开始在渭北高原上蜿蜒伸展。

这些沟壑,虽然还显得有些稚嫩,宽度和深度都不足为道,但它们却承载着秦人的希望和梦想。

它们将引导着水流,润泽这片干涸的土地,让它变得肥沃富饶,让百姓不再受饥荒之苦。

站在一旁的秦臻,目睹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慨,低声说道:“民心即渠基,此声壮哉。”

嬴永则指着峡谷狭窄处,那正在搭建的巨大脚手架,对着郑国说道:“先生请看,首批竹笼五千具,石料百二十方,已按图堆放指定区域。每一个竹笼都编上了号,石料的大小、形状也都经过了仔细挑选,确保契合工程所需。

民夫轮作之序也已排定,农忙时节,三成归田,七成留工,确保渠田两不误。

各营伍长都已反复确认过名单,绝不会出半点差错。”

郑国听着嬴永的汇报,默默点头,随后目光锁在峡谷最险要的“壶嘴”处,两岸峭壁如刀劈斧削,河道在此骤然收紧,浊浪翻腾撞击着坚硬的岩壁,浪花飞溅。

此处,正是他“束水攻沙”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工程最险、最难啃的骨头。

而且,郑国心中清楚,这里更是韩国密探最有可能下手之处,只要毁掉这里,整个水渠工程都将功亏一篑。

“李信将军!”想到此处,郑国沉声呼唤道。

不远处正在巡视工地的李信闻声,几个大步跃上高台,拱手道:“先生,有何吩咐?”

“壶嘴工地,乃渠首命脉,亦是险中之险。烦请将军调最精锐、水性最佳秦锐士,协助水工营,务必保障开凿导流槽的安全。

此地水急浪高,岩壁湿滑,稍有不慎,便是舟毁人亡。

夜间岗哨,也需加倍严密,每隔半个时辰便需巡逻一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郑国缓缓说道。

“信领命!”

李信抱拳而立,眼中闪烁着年轻将领的锐气与责任感,只听他朗声道:“先生,信已精心选派三百名水性极佳、胆大心细的锐士,他们皆在渭水漕运中历练过,熟悉水情。

今夜,他们便会入驻壶嘴工地,加强布防,随时听候水工营调遣。

说着,李信抬手,指向一旁堆积如山的物资,继续道:“

防护索网、钩索以及火把照明等一应物资,皆已备齐。日夜两班轮值,每班巡逻路线、值守要点都已详细规划,信会亲自督阵,定保万无一失。”

闻言,郑国目光在那些物资和严阵以待的锐士身上一一扫过,随后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他举起手臂,如同挥下一面令旗,直指那咆哮的“壶嘴”,口中高呼:“吉时已到!开~~~山~~~引~~~水!”

“咚!咚!咚!咚!”

随着郑国的一声令下,四面设置在峡谷四方的巨型牛皮战鼓被力士同时擂响,那沉重、雄浑、连绵不绝的鼓声,瞬间盖过了号子声与河水的咆哮声,回荡在峡谷之间,久久不散。

“开山!”

“引水!”

“兴秦!”

“万世!”

两万民夫齐声呐喊,在各营渠将的指挥下,他们扛着简陋而坚韧的工具,脚步匆匆,却又秩序井然地涌向各自划定的工段。

与此同时,仿佛连上天都被这宏大的意志所撼动。

原本厚重的云层此刻竟裂开一道狭长的缝隙,一缕金色的阳光刺破阴霾,恰好照耀在嬴政刚刚劈开的那道裂缝,以及他矗立的身影之上。

一身玄色劲装嬴政,在这道金色光柱的映照下,宛如神只降临世间。

他手中紧握着那把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鹿卢剑,剑身寒光闪烁,与阳光交相辉映,令人心生敬畏,不敢直视。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台下,台上,民夫、士兵、官员,数万人亲眼目睹此景,无不为之动容,热血沸腾。

欢呼声瞬间爆发,席卷了整个瓠口,在大地上久久回荡。

这欢呼声,不仅是对嬴政个人的敬仰和赞颂,更是对大秦的无限憧憬和期待,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序幕,一个由人力改造自然、由水利奠定霸业的时代,已然开启。

嬴政立于光柱之中,手握鹿卢剑,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望向东方。

那里,是赵国,是六国,也是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59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