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22章 初临咸阳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眼前的咸阳,比他想象中更为庞大、肃穆,一股无形而沉重的威压感扑面而来。

萧何凝望着这座传说中律令森严、气象万千的都城,眼中精光闪烁,既有对未知环境的审慎估量,更有对这理想之地近乎虔诚的向往。

他的目光掠过城墙上隐约可见的垛口、箭楼,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肃杀气与磅礴生机,缓缓点头:“是啊,甘兄。终于……抵达了。函谷一诺,今日终于履及。

秦国都城,巍巍乎如高山,凛凛乎若寒刃。

此城气象,果不负‘天下辐辏’之名。

甘兄,这便是你我寻觅的舞台了。”

甘罗闻言,侧首看向萧何,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爽朗,眼中闪着好奇的光:“萧兄,既已至此,接下来有何打算?可是直奔城外鬼谷学苑,寻访那位秦先生?”

萧何捋了捋沾染尘土的衣袖,目光投向城内纵横交错的街巷,沉稳道:“不急于一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咸阳乃秦国中枢,律令政风之典范,更是‘法’之精神贯彻最深的所在。

何欲先在城中盘桓一二日,观风望气,切身感受这秦法经纬下的市井百态、民生吏治之实相。

体味这‘法’是刻在竹简上,还是融入这芸芸众生的骨血里。

待心中有了些真切眉目,再去拜谒秦先生,或能有更深的叩问。”

“原来如此!萧兄深谋远虑,罗不及也。”

甘罗闻言,小大人似的点点头,略作思忖。

此行,他终究是背负着祖父甘茂的期望,由那位秦相邦吕不韦引荐而来。

旋即,他神色微肃,正了正衣冠,语气也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郑重:“罗与萧兄不同,甘罗此行,乃蒙相邦吕公引荐而来。

既至咸阳,于情于理,都当先往相邦府拜谒,呈上文书,以全礼数,不负相邦提携之恩。”

言及此处,他脸上又绽开亲近的笑容,带着几分不舍:

“待罗在相府会过相邦,安顿妥帖,诸事初定,定会前往鬼谷学苑寻萧兄。

你我一路同行,纵论天下,辨析古今,实乃平生快事。罗心中甚是不舍,切盼能与萧兄再续畅谈。到时,也好继续你我函谷关路上的未尽之论。”

“善!”

萧何闻言,亦是郑重拱手,笑容恳切真挚“甘兄少年俊彦,一路相交,亦令何获益良多,实乃何之幸也。

既如此,萧何便在鬼谷学苑,静待甘兄佳音。他日重逢,定当再聆高论,共话这秦都风云!”

说话间,二人已随着人流来到城门前。

车马辘辘,行人如织,但队伍排得井然有序,无人喧哗,只有脚步声、马蹄声和车轮碾过夯土路的闷响交织。

城门吏身着制式皮甲,腰配短剑,神情肃穆,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个入城者。

二人依着在函谷关的经历,熟稔地排队等候入城查验。

轮到他二人时,城门吏接过路引文书,一丝不苟地仔细查验其上的关防印记、形貌描述及入城缘由,对照二人本人时,视线在甘罗年轻的脸庞和文书上“相邦引荐”的字样间停留了一瞬,随即恢复平板无波。

他清晰地读出:

“甘罗,楚国下蔡人,年十一,相邦引荐入秦,入秦求学访贤。”

“萧何,楚国沛丰邑人,年十二,游学入秦,欲访鬼谷学苑。”

确认无误后,城门吏将路引递回,随后便挥手放行,同时公事公办地提醒道:“文书无误,放行。尔等持此路引,入城后,需尽快凭此路引,至咸阳内史府下辖之‘户籍所’,办理‘暂验’。

持此‘暂验’,方可于城中各处通畅行走。

待二位寻得固定落脚之处,再凭居所凭据至户籍所办理‘正式更籍’,更换为‘正验’,逾期不办,以‘无验’论处,切记。”

“喏,多谢吏君指点。”甘罗与萧何齐声应诺,礼节周全,恭敬地接过路引收好。

甘罗随即上前半步,向那城门吏拱手,姿态谦逊:“敢问吏君,相邦府邸位于城中何处?烦请指点迷津。”

城门吏显然对此类询问司空见惯,眼皮未抬,抬手遥指城内西北方向,语速极快却字字清晰:“由此门入,沿‘尚商道’直行三里,遇‘咸阳市’坊墙右转,再行一里半,过渭桥,桥北即‘章台街’。

相邦府邸,门庭高大,黑瓦朱墙,府前矗玄鸟巨旗,甲士持戟环列,气势夺人,坐落章台街中段,一望便知,绝难错认。”

“多谢吏君!”甘罗再次深深一揖致谢。

两人随后踏入城门,脚下是平整坚实的夯土大道,清晰标识着车马道与人行道,行人车马皆依律而行,秩序井然,与关外诸国的嘈杂混乱判若云泥。

萧何在旁主动道:“甘兄初至,人生地疏,何左右无事,不如陪甘兄同行一段,送至相府门前再别过,以免甘兄误入歧途,耽搁了拜谒相邦的要事。”

“如此,便有劳萧兄了!得友如此,罗之幸也!”甘罗心中一暖,由衷感激道。

随后两人并肩踏上尚商道,真正融入了这座汇聚天下风云的雄城心脏。

城内喧嚣繁华,车马辚辚,行人如织,身着各色服饰的商贾、官吏、士子、庶民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香料、和牲畜混合的复杂气味,充满了勃勃生机。

两侧房舍多为夯土为基、灰瓦覆顶,虽非雕梁画栋,却显得整齐划一,透着一股朴实而刚健的力量感。

行走其间,便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秩序和效率。

一边走着,两人再次聊起各自的打算。

“萧兄方才言欲‘观风望气’,不知打算如何着手?”甘罗看着眼前繁华景象,充满好奇地追问。

萧何目光扫过两侧店铺林立的街景,观察着行人神态以及每隔一段距离便可见到的官府文告板,答道:“先去‘咸阳市’,观商贾交易、物价平准、度量衡之执行,察市场吏员执法之态;

再去闾里巷陌,驻足听市井之言,看寻常百姓对律令、徭役、生计之议论,察里正、亭长之风貌;

若有闲暇,必至各官署门前的公告栏,细看律令条文如何宣达于众,百姓如何解读。

所谓‘入其国,观其政,其法令之行止可知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12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