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09章 血溅金殿君臣惧 疯狂一掷赌国运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崇政殿内,一片死寂。

秦桧的话,字字如刀,劈在每个西夏君臣心头。

御座上,夏崇宗李乾顺的面孔由青转紫,胸口剧烈起伏。

他死盯着秦桧,从牙缝中挤出字句:

“竖子……安敢饶舌!”

声音嘶哑,透着杀机。

李乾顺猛拍龙椅扶手,“砰”的一声,他霍然起身,手指殿下:

“好个秦会之!好个狂悖宋使!”

“汝以为凭三寸之舌,便能让朕屈膝?让我大白高国,任尔等宰割?!”

“陛下息怒!”礼部尚书李仁爱急忙出列,躬身道:“宋使言辞虽烈,然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望陛下三思!”

李乾顺置若罔闻,转向右班武将,声音尖利:

“察哥将军!诸位爱卿!都听见了!这便是南朝的‘诚意’!”

“此獠辱我君上!欺我大夏无人!”

翊卫将军察哥踏步而出,声若雷霆:

“陛下!此等狂徒,留之何用?!”

“正是!”兵部尚书赫连雄附和,“请陛下降旨,以其血洗刷我大夏之辱!”

李乾顺剧烈喘息,指着铁鹞子卫士,嘶吼:

“拿下!给朕将这两个宋狗拿下!!”

“陛下!不可!”国相拓跋守寂慌忙跪倒,“杀使乃天下大忌!必招宋军西征!陛下以社稷为重啊!”

“社稷?”李乾顺冷笑,“朕之社稷,岂容宋人染指?!”

察哥一个箭步,夺过近旁卫士钢刀,狞笑道:

“陛下圣明!臣,愿为陛下亲手斩之!”

“杀宋狗!”

“雪国耻!”

右班武将纷纷拔刀怒吼。

李仁孝急道:“将军息怒!宋朝兵强,若因此开战,我大夏危矣!”

“李评事此言谬矣!”察哥横刀,“我大夏儿郎,何惧宋人?宁死不受此辱!”

御史台都勾野利蒲哇叩首:“陛下,老臣死谏!宋使虽不敬,然两国若开战端,恐千古遗恨!”

“住口!”李乾顺暴喝,“朕意已决!谁再多言,通敌论处!”

秦桧立于殿中,面色如常。

他缓缓开口:“夏主既要动手,秦某无惧。”

“只是夏主当知,今日之举,必为后世不齿。”

“还敢巧言?”察哥举刀。

“且慢!”秦桧朗声道,“秦某有一言。”

李乾顺冷冷道:“说!”

秦桧正色道:“昔汉武遣使匈奴,单于欲杀之。左右谏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单于从之,终与汉和。今李主若杀宋使,便是自绝于天下!”

“届时宋军压境,金人旁观,何以自处?”

“胡言乱语!”李乾顺面目狰狞,“朕今日便让南朝小儿知晓,触怒朕的下场!”

李仁爱以头抢地:“陛下!老臣死谏!勿铸大错!”

“陛下!”拓跋守寂亦跪倒痛哭,“先王基业艰难,陛下岂可因一时之愤,断送江山?”

殿内文臣纷纷跪倒,哭声一片。

李乾顺推开李仁爱:“闭嘴!一群懦夫!”

他猛一挥手:“动手!”

“遵旨!”察哥狞笑,钢刀带着风声劈向秦桧。

副使王彦升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竟是直接晕了过去。

秦桧昂然而立,朗声道:

“秦某受君命而来,死亦无憾!”

“只叹尔今日疯狂,他日必以国运偿之!”

“噗——”

利刃入肉。

鲜血飞溅。

滚烫的血液,泼洒在光洁的金砖上,刺眼夺目。

数点殷红,溅上了李乾顺的龙袍,如同不祥的烙印。

秦桧身躯一颤,剧痛如潮水般涌来。他却猛地昂首,目光如炬,直刺龙椅上的李乾顺,声音带着血沫,却依旧洪亮:“陛下……臣……此躯……不曾辱没……大宋风骨!”说罢,他眼神中的神采迅速黯淡,身躯一软,缓缓跪倒,再向前扑去。血,自身下缓缓渗开。

另一边,数名卫士亦将晕厥的王彦升斩于刀下。

血腥味瞬间弥漫整个大殿。

李乾顺看着血泊中的尸身,脸上的疯狂渐渐退去,化为一片茫然与隐隐的恐惧。

“陛……陛下……”李仁爱声音颤抖,“大错……铸矣……”

拓跋守寂老泪纵横:“陛下啊!您将我大白高国,亲手推入绝境!南朝天子闻讯,必将震怒!数十万大军西来,我等何以抵挡?”

李仁孝瘫坐在地:“完了……再无转圜……”

察哥等武将,此刻也觉不妥。杀使之后果,远超预料。

李乾顺瘫坐御座,冷汗浸透龙袍。

良久,他沙哑道:“传朕旨意,收殓宋使尸身,城外掩埋。”

“陛下!”李仁爱哭道,“当速遣使汴京谢罪,或可挽回!”

李乾顺仿若未闻:

“全军戒备!各路关隘严防!”

“再传旨,速派使臣往上京,告知金国皇帝。请其念在昔日攻宋之约,发兵南下,与我大夏共击宋人,瓜分其土!”

群臣闻言,更是面如死灰。

拓跋守寂还欲再谏,被李乾顺粗暴打断:

“朕不欲再听!察哥、赫连雄,速调兵马,固守兴庆!余者各司其职!临阵退缩者,斩!”

他环视殿中狼藉,声音疲惫:“退朝……”

“臣等遵旨!”察哥与赫连雄躬身应道。

李仁爱踉跄而行,老泪纵横:“苍天!我大夏国运,尽矣!”

拓跋守寂扶着殿柱,喃喃道:“陛下糊涂啊!宋军一至,谁能挡之?”

“国相。”李仁孝低声道,“事已至此,当早做准备。”

“准备?”拓跋守寂苦笑,“还能如何准备?陛下已决意与宋为敌,更欲引金兵入境,此乃饮鸩止渴!”

野利蒲哇叹道:“老夫活过一甲子,未见如此荒唐之事。两国使臣,血溅金殿,天下将如何看待我大夏?”

“诸位相公不必如此悲观。”察哥带着几名武将走来,脸上煞气未消,“我大夏铁鹞子,天下闻名!宋人来了,正好让他们见识厉害!陛下已遣使联络金国,待金兵一至,两面夹击,宋人必败!”

李仁爱怒视察哥:“将军可知今日铸下何等大错?!”

“那又如何?”赫连雄冷笑,“宋人辱我君上,吾当为国雪耻,何错之有?李尚书莫非忘了自己是大夏之臣?”

“正因是大夏臣子,才要为社稷长远计!”拓跋守寂正色道,“宋朝新君并非庸主,麾下猛将如云。我大夏兵力本就不及,如今还要防备金人趁火打劫!”

“国相多虑了。”察哥不以为然,“金国与我大夏早有默契,岂会坐视我等被宋人欺凌?”

“天真!”李仁孝摇头,“金人狼子野心,岂是与虎谋皮?今日引狼入室,他日必受其害!”

正争论间,一名内侍匆匆而来:“诸位相公,陛下有旨,命礼部即刻草拟国书,由李尚书亲自带队,备厚礼,火速赶赴上京,面见金国皇帝,商议出兵细节。”

李仁爱闻言,如遭雷击,仰天长叹:

“天亡我大夏!天亡我大夏啊!!”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御书房。

李乾顺独坐其中,面前的龙袍上,那几点暗红的血迹格外刺眼。

他双手微微颤抖,秦桧临死前的言语,如魔音般在他脑海中回荡。

“遗臭万年……”他喃喃自语,“朕,真的会遗臭万年么?”

门外传来皇后带着哭腔的声音:“陛下,臣妾听闻朝堂惊变,特来探望,望陛下保重龙体……”

“不见!”李乾顺暴躁地吼道。

“陛下……”

“都给朕滚开!让朕一个人静一静!”

空荡的书房内,只余他一人。

窗外的晨光渐渐明亮,照在他苍白而憔悴的脸上。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巍峨的贺兰山脉在晨曦中显露出雄壮的轮廓。

这是他的江山,他的国土。

可如今,这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血色。

“父皇,儿臣……是否真的做错了?”他望着远山,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恐惧。

一阵晨风吹过,卷起了御案上的一份奏章。那是昨日军情司刚刚呈上的紧急密报,言宋军主力正在边境集结,旗帜遮天蔽日,似有西进之象。

他拾起那份密报,手指划过上面的字迹。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罢了!”他猛地将密报掷入一旁的火盆之中,看着它迅速化为灰烬。

“事已至此,唯有一战到底!”

“朕就不信,我堂堂大白高国,雄师百万,会亡于宋人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