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3章 紫宸议罢西征策 璞玉初呈帝王前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紫宸殿偏殿之内,宫灯初上,柔和的光晕铺满了雅致的殿阁。

秋日的余晖尚未完全散尽,透过雕花的窗棂,在殿中投下长长的影子。

赵桓换了一身玄色盘龙常服,端坐于御案之后,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刚刚步入殿内,风尘仆仆却身姿依旧挺拔如山的老将——折可求。

“臣折可求,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折可求上前几步,声音洪亮,依足了君臣大礼。星夜兼程的疲惫,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那双深陷的眼窝中,依旧闪烁着军人特有的锐利光芒。

“折卿一路疾驰,辛苦了,平身,赐座。”赵桓语气温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望早已会意,亲自搬过一个绣墩,请折可求落座。

“谢陛下。”折可求略一躬身,稳稳坐下,目光坦然地迎向赵桓。

赵桓打量着眼前的宿将,心中不由暗暗点头。不愧是镇守西陲数十年的折家麒麟,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便非寻常将领可比。

“折卿,”赵桓也不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朕密诏卿回京,所为何事,卿路上想必已有所猜测。西夏贼酋李乾顺,悖逆猖狂,竟敢弑杀我朝天使秦桧、王彦升!此等深仇大辱,朕若不报,何以立于天地之间,何以告慰忠臣英灵!”

他猛地一拍御案,案上的茶盏都微微一震,语气陡然凌厉起来:“朕意已决,不日将起倾国之兵,西征灭夏!朕欲以卿为帅,总领三军,踏平贺兰,直捣兴庆府,将那李乾顺生擒来京,明正典刑!卿,可敢担此重任?”

折可求闻言,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中瞬间燃起了两团火焰!他霍然起身,单膝跪地,抱拳铿锵道:“陛下!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西夏小丑,杀我使臣,辱我国格,此乃国贼!陛下既有扫灭狼烟之决心,臣折可求,愿为陛下手中利剑,披坚执锐,血战沙场!纵使此身化为尘土,埋骨贺兰山下,亦无怨无悔!请陛下下旨!”

“好!好一个折可求!”赵桓龙颜大悦,亲自上前扶起折可求,眼神中满是赞赏,“有卿此言,朕便再无后顾之忧!朕信你,必能为大宋,为朕,踏平那贺兰山阙!”

君臣二人重新落座,赵桓脸上的怒意稍减,转而问道:“折卿,你久镇西陲,与西夏交手数十载,对其军情地理了如指掌。依卿之见,我朝此番西征,当如何排兵布阵?需多少兵马方有十足把握?粮草军械又该如何筹措?”

折可求略一沉吟,神色凝重起来:“回禀陛下。西夏之地,多为戈壁荒漠,气候苦寒,我朝将士初至,恐难适应。其军中‘铁鹞子’骑兵,来去如风,悍不畏死,确为劲旅。若要一战而定,臣以为,我朝需出动至少十万精锐。其中,骑兵至少需三万,方能与‘铁鹞子’在旷野周旋。步卒则需装备精良,尤善守城与攻坚者为上。”

他顿了顿,续道:“粮草转运,乃西征成败之关键。从京畿至兴庆府,路途遥远,千里馈粮,人马疲敝。臣以为,当效仿汉时故智,于沿途战略要地,如京兆府(长安)、凤翔府、熙州、河州等地,层层设立军储仓廪,分段转运,以确保大军供给。此举耗费巨大,需户部、工部全力支持。”

赵桓微微颔首:“粮草军需,朕已命蔡懋、吕颐浩二人妥善筹备。尤其是格致院新制之‘神威将军筒’、‘霹雳掌心雷’等火器,威力巨大,朕会下令优先供给西征大军。有此等利器相助,攻城拔寨,当能事半功倍。”

“陛下圣明!”折可求眼中一亮,他虽久在边陲,但也听闻了京中格致院的神奇,“若真有此等攻城利器,则西夏坚城,不足为虑!”

赵桓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折卿放心,朕定不会让你空手出征。”他又问道:“统兵将领方面,卿有何建言?除卿之外,何人可为副贰,何人可为先锋,何人可为押运粮草之帅?”

折可求略作思索,道:“陛下,西征统帅责任重大,臣自当鞠躬尽瘁。至于副帅人选,臣以为,当从京中宿将或边陲有功之臣中遴选,需熟悉西北军务,且能与臣戮力同心者。先锋之任,熙河路刘法将军,其人熟悉西夏军情,且悍勇善战,或可当此重任。粮草押运,则需一位细心沉稳、精于算度之臣,此事或可请户部与兵部共议人选。至于韩世忠将军,其勇冠三军,但与种师中将军皆身负镇守太原、防备金人兀术之重责,轻易不可调动,以免河东有失,此乃陛下与臣等早已明了的。”

赵桓对折可求的审慎和顾全大局深感满意,他点了点头:“卿所言甚是,河北与河东防务,乃国之北门,确不可有丝毫松懈。副帅人选,朕会与枢密院再行商议。刘法那边,朕亦有此意。”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问道:“折卿此番返京,奉朕密诏,除了皇城司缇骑护送,朕命你挑选精锐亲卫随行,可曾带来些得力之人?”

折可求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知道官家这是在点他了。他起身抱拳道:“回禀陛下,臣奉旨返京,确从折家军中抽调了五百精锐骑兵随行,这些人马现已奉旨安置在京郊大营,听候陛下调遣。此外,臣麾下尚有一员新得的勇将,名唤杨再兴,乃河东义军出身,枪法绝伦,勇力过人。太原解围之后,因其在清剿金贼残余时作战勇猛,被臣破格提拔为义勇骑兵都指挥使。臣以为此子是块璞玉,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故而,斗胆将其一并带来京师,一来想让他见识天朝气象,二来也想请陛下圣目一观,看其是否可堪造就。此刻他正在殿外候命。”

“哦?杨再兴?”赵桓眉毛一挑,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不过,能被折可求如此郑重举荐,并特意带到京城之人,想必有过人之处。他对这种在乱世中涌现的草莽英雄,向来颇有好感。

“既是折卿看重,并亲自带来之人,想必非同凡响。”赵桓微微一笑,对殿外候着的张望道:“张望,传朕旨意,宣折将军麾下义勇骑兵都指挥使杨再兴,入殿觐见!”

“奴婢遵旨!”张望应声而去。

折可求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他知道,杨再兴的机会,来了。

片刻之后,殿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杨再兴在一名小黄门的引领下,步入偏殿。他依旧是那身崭新的神武右军都指挥使的亮银锁子甲,只是此刻更添了几分肃然与期待。他目不斜视,快步走到殿中,对着御座之上的赵桓,依足军礼,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末将杨再兴,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只见他身长七尺开外,虎背熊腰,面容虽年轻,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英气,尤其是那双眼睛,精光四射,仿佛藏着一团燃烧的火焰。仅仅是跪在那里,便自有一股悍勇之气扑面而来。

“好!果然是一员猛将!”赵桓心中暗赞一声,朗声道:“杨再兴,平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