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7章 京郊誓师旌旗展 天子亲征伐西夏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靖康元年十月初三,汴京城外,京郊大营。

秋日高远,天高云淡,肃杀的北风卷起漫天尘土,却吹不散校场上那股直冲云霄的铁血煞气。

广阔的校场之上,旌旗如林海般翻涌,戈矛如麦浪般起伏。近七万即将出征的西征大军主力(中军及部分西路军),已然集结完毕。步卒方阵沉稳如山,骑兵队列剽悍如风,新制的铁甲在秋日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一股冲天的杀伐之气,直冲云霄。

校场中央,高高筑起点将台。点将台前,十尊乌黑的“神威将军筒”一字排开,炮口斜指苍穹,犹如十尊沉默的钢铁巨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在这十尊大炮旁,侍立着百余名身材格外壮硕的炮手,他们神情肃穆,眼中带着旁人所没有的自信与骄傲。这十日里,他们便是由格致院的匠师们亲手操练出来的,是大宋第一批专业的炮兵。

赵桓身着一身金线盘龙的明光铠,外罩一袭赤红色的亲征大氅,腰间斜挎着古朴的太祖佩剑,在西征大元帅折可求、西路军副帅李进等一众大将的簇拥下,缓步登上高台。他目光如炬,扫过台下那望不到边际的铁甲洪流,胸中豪情激荡。

站在折可求身后的杨再兴,紧紧握着手中的镔铁大枪,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这股磅礴的气势下沸腾。这才是王师!这才是天兵!与眼前这支铁血雄师相比,他昔日在山中聚集的那些义勇,简直如同儿戏!

“咚——咚——咚——”

三通惊天动地的战鼓擂响,整个校场瞬间鸦雀无声,七万道灼热的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在点将台那道年轻而挺拔的身影之上。

礼部尚书周延寿上前一步,展开一卷黄绫诏书,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宣读《伐夏诏》: “西夏贼酋李乾顺,狼子野心,背信弃义!朕遣天使,敦睦邦交,其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我使臣,辱我国格!此等暴行,人神共愤,天理不容!今朕奉天承运,告于郊庙,亲率六军,西征讨逆……”

诏书历数西夏罪状,言辞犀利,声声泣血。台下的将士们听得热血沸腾,双拳紧握,眼中燃起熊熊的复仇怒火。

待诏书宣读完毕,数名壮硕的禁军力士抬上一头黑色的公牛,折可求亲自上前,手起刀落,牛血喷涌而出,注入一只巨大的青铜爵中。酒浆倾入,血酒交融。

赵桓接过青铜爵,高高举起,面向三军,声若龙吟:“将士们!饮此爵,共赴国难!此去,不破西夏,誓不还朝!”

说罢,他仰头将血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将青童爵掷于台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巨响!

“不破西夏,誓不还朝!”

折可求、李进等所有将领齐声高呼,依次上前,饮尽血酒,摔碎陶碗。

台下七万将士更是齐声怒吼:“不破西夏!誓不还朝!”

那股同仇敌忾的滔天声浪,仿佛要将这天都捅出一个窟窿!

赵桓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很好!朕的大宋,没有软骨头!有仇,我们便报!有辱,我们便洗!朕向你们保证,此番西征,凡奋勇杀敌者,朕不吝封赏!斩将夺旗者,官升三级,赏钱万贯!若不幸为国捐躯,其家人,朕养之!其子孙,朕荫之!待他日凌烟阁成,尔等之功绩,将与日月同辉,为万世敬仰!”

他手指指向前方那十尊“神威将军筒”,声线陡然拔高:“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朕的格致院,为你们打造的神兵利器!它名曰‘神威将军’!它能轰开最坚固的城墙!它能将一切敢于阻挡我大宋王师的敌人,都轰成齑粉!吕颐浩!”

“臣在!”工部尚书吕颐浩连忙出列。

“让将士们,听一听我大宋的雷霆之怒!”

“遵旨!”吕颐浩转身,对着炮手方阵猛地一挥手。

百余名炮手立刻行动起来,装填火药,虽然动作尚有些生涩,却一丝不苟。片刻之后,在一名炮长的大声号令下,十名火兵手持长长的火把,同时点燃了引线!

“嗤——”

短暂的寂静之后!

“轰!轰!轰!轰!轰!……”

十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几乎在同一瞬间炸开!那声音,比之春日里最猛烈的炸雷还要响亮数倍!整个大地都在剧烈地颤抖,无数战马受惊嘶鸣,新兵们更是吓得脸色发白,险些软倒在地!便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也被这惊天动地的声威骇得心头狂跳!

杨再兴只觉得耳中嗡嗡作响,心脏仿佛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一般!他骇然地望着那十尊喷吐着浓浓白烟的铁疙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这便是天威吗?!

“将士们!”赵桓的声音在轰鸣的余音中再次响起,显得格外清晰而有力,“这,便是我大宋的雷霆之怒!有此神器在手,何愁西夏不平?!”

“万岁!万岁!万岁!”

短暂的震惊过后,全军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疯狂的欢呼!恐惧被狂热所取代!有此等神器,何惧之有?!

赵桓再次示意安静,他亲手接过一具制作精良的千里镜,递到折可求手中:“大元帅,此物可观十里之外,明辨人马旗帜,乃战场之千里眼。朕已命格致院加紧赶制,不日将送达全军,望卿善用之!”

折可求接过千里镜,激动地再次行礼:“谢陛下!”

赵桓最后环视全军,抽出腰间太祖宝剑,剑指西方,发出最后的号令:

“朕,御驾亲征!”

“大元帅折可求,接剑!”

“臣,接剑!”折可求双手高举,接过帅剑。

赵桓翻身上马,与折可求并肩而立,振臂高呼:“全军——出发!”

“呜——”

苍凉悠长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集结,而是出征!

三军将士,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开始缓缓移动。步卒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长枪如林;骑兵队列汇成铁色的洪流,奔腾向前;那十尊由挽马拖拽的“神威将军筒”,在专属炮手的护卫下,稳稳地行进在中军阵列的核心。

浩浩荡荡的大军,在汴京百姓夹道欢送的“万岁”声中,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钢铁巨龙,向着遥远的西陲,滚滚而去。

赵桓立马于御驾之前,回望了一眼高大的汴京城楼和城楼上遥遥相送的李纲等留守大臣,随即毅然掉转马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西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8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