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58章 血战灵州城 党项魂不屈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靖康元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初刻,灵州城内。

夕阳西下,血色残阳透过弥漫的硝烟洒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上,将断壁残垣染成一片惨红。宋军虽然攻破了外城墙,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灵州城的核心区域,西夏守将李仁孝正站在一座高大的鼓楼上,俯瞰着下方如蚁群般涌入的宋军。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脸上满是血污和尘土,原本整齐的胡须也被战火烧得焦黑,但那双眼睛依然燃烧着不屈的战意。

\"将军!外城失守了!\"副将嵬名布仁跌跌撞撞地跑上鼓楼,左臂已经被宋军的火枪打伤,鲜血渗透了袖子,\"宋军正在向内城推进,我们...\"

\"慌什么?\"李仁孝转过身来,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外城失守在老夫的预料之中。宋军有那些会爆炸的妖器,外城墙确实挡不住。但这里是灵州的心脏,是我大夏的陪都!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老夫都烂熟于心!\"

他指着下方错综复杂的街道:\"传令各营!按既定计划,在每个路口设置街垒,在每座房屋内部署弓弩手。宋军想要完全占领灵州,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另一名副将李遇担忧地问道:\"将军,我们的兵力损失不小,现在只剩下八千人左右。而且宋军装备精良,那些火器威力巨大...\"

\"兵力不够,就发动百姓!\"李仁孝的声音铿锵有力,\"灵州城内有党项族人三万余户,十万余口。这些都是我大夏的子民,岂能眼睁睁看着宋狗践踏我们的土地?传令下去,凡是能拿得动刀枪的男子,全部参战!妇孺老幼也要协助守卫,搬运箭矢,照料伤员!\"

\"是!\"嵬名布仁立即领命而去。

很快,整个内城都行动起来。街道上到处都是急匆匆的身影:年轻的党项男子扛着从军械库中取出的刀枪,中年妇女抱着一捆捆箭矢,甚至连十几岁的少年都在帮忙搬运滚石。

在城北的一条主街上,铁匠阿布正在指挥邻居们构筑街垒。这个三十多岁的党项汉子平时以打铁为生,双臂粗壮有力,在族人中颇有威望。

\"快!把这些桌椅都搬过来!\"阿布挥舞着一把自己打造的铁锤,\"还有那些石头,都堆到路中央!宋狗想要通过这里,就要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十几名党项族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将商铺里的桌椅板凳、石臼木桶等一切能够利用的东西都搬出来,在街道中央构筑起一道临时的防线。

\"阿布哥,宋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怯生生地问道,\"听说他们有会爆炸的武器,还有能喷火的铁筒...\"

\"怕什么?\"阿布狠狠啐了一口,\"宋军再厉害,也是血肉之躯!我们党项人从不向任何人低头!当年李元昊建国时,面对的敌人比现在更强大,我们不是照样打出了自己的天下?\"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手中拄着一根拐杖:\"阿布,老汉虽然拿不动刀枪了,但还能搬点石头。这灵州城是我们党项人的根,绝不能让宋狗占了去!\"

\"阿爷说得对!\"阿布热泪盈眶,\"今日就算战死,也要让宋军知道我们党项人的骨气!\"

与此同时,在城东的一座大宅院里,一场更加激烈的动员正在进行。

\"族人们!\"一名身穿华服的党项贵族站在院子中央,声音高亢激昂,\"宋军已经攻破外城,正在向我们的家园逼近!但是,我们能够坐以待毙吗?\"

\"不能!\"院子里聚集的数百名党项族人齐声回应。

\"我们的国主李乾顺在哪里?\"那名贵族的声音突然变得愤怒,\"灵州危急,他为什么不来救援?为什么要让我们孤军奋战?\"

\"就是!国主怎么能抛弃灵州?\"人群中有人愤怒地喊道。

\"国主昏庸!只顾自己的兴庆府安全,把我们当成弃子!\"

\"如果国主真的关心我们,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援军?\"

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显然党项族人对李乾顺的不救援极其不满。但那名贵族很快就将话题转移:

\"不管国主如何,我们不能辜负祖先的荣光!党项人的血性不能丢!即使国主不来救我们,我们也要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为了孩子们不受宋军蹂躏而战!\"

\"对!为了家园而战!\"

\"宁死不屈!\"

\"党项人的骨头不能软!\"

整个院子里的族人都被激发起了斗志,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参与到这场生死之战中。

而在南城的军营里,李仁孝正在对残余的军官们进行最后的动员。

\"弟兄们!\"李仁孝站在一群伤痕累累的军官面前,声音沙哑但坚定,\"老夫知道,你们心中都有怨气。国主为什么不派援军?为什么要让我们在这里孤军奋战?\"

军官们面面相觑,确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人。

\"但是!\"李仁孝突然提高声音,\"不管国主如何决定,我们是军人!是大夏的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就是战死沙场!我们可以死,但绝不能向敌人投降!\"

他拔出腰间的宝剑,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今日老夫在此立誓:灵州城在,老夫在;灵州城破,老夫死!愿意与老夫共赴国难的,留下;想要投降求活的,现在就可以滚蛋!\"

\"愿与将军共存亡!\"所有军官齐声大吼,没有一个人后退。

\"好!\"李仁孝满意地点头,\"传令各部,准备最后一战!\"

就在西夏军民同仇敌忾的时候,宋军的推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元帅!前方遇到顽强抵抗!\"一名宋军校尉满身血污地跑来汇报,\"敌军在每个路口都设置了街垒,而且连老百姓都参与了战斗!我们的推进速度很慢!\"

折可求皱起眉头:\"伤亡如何?\"

\"很大!\"校尉咬牙道,\"这些党项人就像疯了一样,明知道打不过我们,也要拼命抵抗。刚才我们攻打一个街垒,连十几岁的孩子都在往我们身上扔石头!\"

在距离他们不远的一条街道上,激烈的巷战正在进行。

一百名宋军正在攻打一道由桌椅和石块构筑的街垒,但遭到了守卫者的疯狂抵抗。

\"冲啊!砸烂这道破垒子!\"宋军队长挥舞着长刀,率先冲向街垒。

但迎接他的是密集的箭雨和投掷的石块。躲在街垒后面的不仅有西夏士兵,还有许多党项平民,他们虽然没有统一的武器,但每个人都在拼命战斗。

\"啊!\"一名宋军士兵被一支箭射中大腿,疼得倒在地上。但还没等他站起来,一块石头就砸在了他的头上,当场昏迷过去。

\"该死的!这些党项人怎么这么顽强?\"另一名宋军士兵愤怒地喊道。

街垒后面,铁匠阿布正挥舞着铁锤与一名宋军士兵激斗。虽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多年的打铁生涯让他臂力过人,那把沉重的铁锤在他手中如羽毛般轻盈。

\"宋狗!尝尝爷爷的厉害!\"阿布一锤砸向对方的头颅。

那名宋军士兵急忙举刀格挡,但铁锤的力量太大,震得他虎口发麻,差点握不住刀柄。

\"好大的力气!\"宋军士兵暗自心惊,立即改变战术,不再硬拼力气,而是利用步法的灵活来周旋。

但阿布虽然不懂什么高深的武艺,却有一股不要命的狠劲。他完全不顾对方的攻击,抡起铁锤就是一顿乱砸,硬是把那名宋军士兵逼得节节后退。

\"这个党项人疯了!\"宋军士兵心中暗道,\"这样不要命的打法,谁受得了?\"

就在这时,旁边又有两名党项族人加入战斗,一个挥舞着菜刀,一个拿着木棍,虽然武器简陋,但气势丝毫不输给正规军。

三对一的局面下,那名宋军士兵很快就撑不住了。一个不小心被阿布的铁锤砸中肩膀,顿时骨折筋断,惨叫着倒在地上。

\"好样的阿布!\"党项族人们发出胜利的欢呼。

但他们的胜利是短暂的。很快,更多的宋军冲了上来,而且这次他们学聪明了,不再与党项人硬拼,而是利用装备的优势进行远程攻击。

\"放箭!\"宋军队长下令。

数十支箭矢射向街垒,好几名党项人中箭倒下。阿布的左臂也被一支箭射中,鲜血直流,但他仍然咬牙坚持。

\"乡亲们!顶住!绝不能让宋狗过去!\"阿布高声呼喊。

但寡不敌众,在宋军的连续攻击下,街垒最终还是被攻破了。阿布和几名党项族人战死在街垒上,用自己的鲜血诠释了什么叫做宁死不屈。

类似的战斗在灵州城的每一条街道上都在进行。党项人的顽强抵抗让宋军的推进变得异常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在城西的一座寺庙里,三十多名西夏士兵正在进行最后的抵抗。他们被宋军团团包围,已经没有退路,但没有一个人想要投降。

\"弟兄们!\"为首的西夏百夫长站在佛像前,声音悲壮,\"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但是,我们是大夏的军人,是党项人的后代!即使战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百夫长说得对!\"一名年轻的士兵擦去脸上的血迹,\"我们的祖先从不向敌人低头,我们也不能给祖先丢脸!\"

\"今日战死此地,来世还做党项人!\"另一名老兵慷慨激昂地说道。

\"冲出去!与宋狗决一死战!\"百夫长拔出腰刀,率先冲出寺庙。

三十多名西夏士兵紧随其后,如猛虎般扑向围攻的宋军。虽然他们明知必死无疑,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恐惧,只有视死如归的坚毅。

\"杀啊!为了大夏!\"

短兵相接中,西夏士兵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只想在临死前多杀几个敌人。

那名年轻士兵一刀砍死一名宋军后,立刻被另外两名宋军围攻。一支长枪刺穿了他的腹部,但他没有倒下,反而抓住枪杆,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中的刀插进了敌人的胸膛。

\"啊!\"两人同时倒下,鲜血混合在一起。

百夫长更是勇猛异常,一连砍倒了五名宋军,身上中了十几刀仍在战斗。最后,当他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周围已经倒下了八名宋军。

\"好汉子!\"连围攻的宋军都忍不住赞叹,\"真是条汉子!\"

但赞叹归赞叹,战争还在继续。

随着战斗的深入,双方的伤亡都在不断增加。但让宋军意外的是,党项人的抵抗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激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5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