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64章 遗书动君心 暗度陈仓计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中军大帐内

赵桓将李仁爱的遗书重新折好,放在案几之上,目光深邃地望向帐外,似乎在透过那层厚重的帐布,凝视着远方的兴庆府。

\"明仲,折卿,\"赵桓缓缓开口,声音低沉道,\"李仁爱此人,朕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死到临头,仍不忘为其君主开脱,为党项万民请命,更为朕治理西北出谋划策。此等忠君爱民之心,即便是敌国之臣,亦当敬佩。\"

胡寅抚须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细读此书,李仁爱所言句句肺腑,字字血泪。特别是他对西夏积弊的剖析,对党项民风的阐述,以及对战后治理的建议,皆有深意。\"

折可求却皱起眉头:\"陛下,末将虽然也敬佩李仁爱的品格,但此人毕竟是西夏之臣。他在遗书中虽有恳切之言,但其用意,恐怕也是想为李乾顺那厮开脱罪责,为党项贵族保留实力啊。\"

\"哦?\"赵桓转过身来,饶有兴致地看着折可求,\"折卿何出此言?\"

折可求起身抱拳:\"陛下,末将以为,李仁爱建议陛下'区别首恶胁从'、'保留部分部族首领',表面上是为了快速平定西北,实则是想保住党项贵族的根基。若是陛下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些党项贵族表面归附,暗中却可能保持实力,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胡寅不同意这个观点,立即反驳道:\"折帅此言差矣。李仁爱既然已以身殉国,何必还要为党项贵族谋取私利?臣以为,他的建议恰恰是站在陛下的角度,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最快地稳定西北局势。\"

\"明仲此言有理,\"赵桓沉思片刻,\"但折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这确实是个两难之局。若是一味迁就党项贵族,确有后患之忧;若是尽数铲除,只怕西北永无宁日。\"

折可求见陛下似乎在犹豫,急忙进言:\"陛下,末将以为,李乾顺弑杀天使,此乃十恶不赦之罪!无论如何,此人必须死!至于其他党项贵族,也当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李乾顺自然是必死无疑!\"赵桓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此人昏聩无能,反复无常,更敢弑杀朕的忠臣!朕若不杀他,如何祭奠秦桧、王彦升的在天之灵?如何向天下人昭示天朝威严?\"

胡寅点头赞同:\"陛下圣明。李乾顺确实罪无可恕。但除了他之外,其他党项人如何处置,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朕也正在思考此事,\"赵桓重新坐下,手指轻叩案几,\"李仁爱在遗书中提到,党项人'非不忠勇,然其主昏聩'。这话倒是中肯。朕在灵州亲眼见识了党项人的血性,连妇孺都敢与我军死战,确实令人敬佩。\"

折可求有些不解:\"陛下,既然党项人如此顽抗,岂不更说明他们是心腹大患?\"

\"折卿,你只看到了一面,\"赵桓摇头,\"党项人顽抗,固然可畏,但若能为朕所用,岂不是朕治理西北的一把利剑?关键在于如何化敌为友,化害为利。\"

胡寅眼前一亮:\"陛下的意思是...分化瓦解?\"

\"正是!\"赵桓霍然起身,走到帐中的巨大沙盘前,\"李仁爱的死,给了朕一个绝好的机会。此人在党项人中威望甚高,主和派多以他为首。如今他以身殉国,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从内部瓦解西夏。\"

折可求还是有些不明白:\"陛下,具体该如何操作?\"

赵桓指着沙盘上的兴庆府,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朕要做的,不是大张旗鼓地招降,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分化。李仁爱的死,已经在党项贵族中引起了震动。朕要利用这个机会,暗中拉拢那些原本就倾向于和谈的人。\"

\"陛下的意思是...\"胡寅若有所思。

\"朕要让那个福伯回去,但不是去公开宣扬什么,而是去秘密传话。\"赵桓缓缓说道,\"告诉李仁爱的家人,朕敬重他们老爷的忠义,愿意在攻城时保全李家满门。但前提是,他们要在暗中配合朕。\"

折可求眼前一亮:\"陛下此计甚妙!让他们暗中配合,既不会暴露身份惹来杀身之祸,又能为我军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不仅如此,\"胡寅补充道,\"李仁爱在党项贵族中威望极高,若是其家族都暗中倾向陛下,必然会影响其他主和派人士,形成连锁反应!\"

赵桓点头:\"正是如此。朕要的不是他们公开背叛李乾顺,那样只会害死他们。朕要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从内部策应我军。\"

正在这时,帐外传来了侍卫的通报声:\"陛下,探马来报!\"

\"进来!\"赵桓沉声道。

一名满身尘土的探马进帐跪下:\"启禀陛下,杨再兴将军传来捷报!\"

\"杨再兴?\"赵桓精神一振,\"他又有何战果?\"

探马兴奋地汇报道:\"杨将军昨夜率部袭击了西夏的月牙湖据点,全歼守军八百,焚毁粮草无数!现在正向黑水泉进发,准备继续袭扰!另外,杨将军在战斗中生擒了一名西夏千夫长,从他口中得知,兴庆府内现在人心惶惶,不少贵族都在私下议论是战是降的问题!\"

\"好!\"赵桓大喜,\"杨再兴不愧是朕看中的虎将!这个消息更是及时!看来兴庆府内部确实已经开始分化了!\"

折可求掰着指头算道:\"龙头岭、月牙湖,加上之前的几个据点,杨将军至少焚毁了西夏三成的战略储备,击杀敌军近三千!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西夏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极大地打击了敌军士气!\"

\"还有消息吗?\"赵桓问探马。

\"回陛下,李进将军也有军报。会州已经完全肃清,李将军正在向甘州进发。另外,刘法将军传来消息,察哥部如今在会宁关,已经数日不敢出战,军中开始出现逃兵!\"

胡寅惊喜道:\"如此说来,西夏的主力都被我军牵制或重创,兴庆府已是强弩之末!\"

赵桓听完,在帐中踱了几步,然后下定决心:\"传令刘法,继续围困牵制察哥,但不要强攻。朕要活捉察哥这个弑杀天使的凶手!另外,让李进拿下甘州后,立即回师,准备参与对兴庆府的最后攻击!\"

\"臣遵旨!\"探马领命退下。

赵桓转向胡寅:\"明仲,你去把福伯带来,朕要亲自与他详谈。这次的任务极其重要,容不得半点差错。\"

胡寅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带着福伯进了帐。

福伯看到帐中的威严气象,吓得双腿发软,连忙跪下:\"草民叩见大宋皇帝陛下!\"

\"起来说话,\"赵桓的声音温和了许多,\"朕已经看过李仁爱的遗书了。你家老爷确实是个忠义之士,朕深为敬佩。\"

福伯感激涕零:\"陛下!我家老爷临终前还念叨着,说陛下虽年轻,但英明神武,必能一统天下!\"

\"李仁爱确实有眼光,\"赵桓点头,然后话锋一转,\"朕问你,你可愿意再回兴庆府一趟?\"

福伯一愣:\"陛下的意思是...\"

\"朕要你带话回去,但这次的任务极其机密,关乎你们李家满门的生死,也关乎无数党项百姓的性命。\"赵桓严肃地说道,\"你可敢承担这个重任?\"

福伯毫不犹豫地答道:\"陛下但有差遣,草民万死不辞!我家老爷既然以性命托付,草民岂敢有负?\"

\"好!\"赵桓满意地点头,\"那朕就对你实言相告。朕确实敬重李仁爱的忠义,也愿意保全你们李家。但现在兴庆府内局势复杂,若是让你们公开归附朕,无异于让你们去送死。\"

福伯点头称是:\"陛下考虑周全!若是草民贸然回去宣扬什么,只怕当天就要被李乾顺那昏君砍了脑袋!\"

\"正是如此。所以朕的计划是这样的,\"赵桓压低声音,\"你回去后,表面上就说是来报告李仁爱已死的消息,让李家按照惯例举办丧事。但私下里,你要秘密见到李仁爱的长子,告诉他朕的真实想法。\"

\"陛下请吩咐!\"福伯聚精会神地听着。

\"第一,朕敬重李仁爱的品格,愿意在攻下兴庆府后,不仅保全李家满门,还要册封其长子为中散大夫,次子为承议郎,让他们在朕的朝堂上为官。\"

福伯激动得浑身发抖:\"陛下如此厚恩...\"

\"第二,\"赵桓继续说道,\"朕希望李家能够在暗中游说其他主和派贵族,让他们明白大势已去,抵抗只会徒增伤亡。但这些都要秘密进行,绝不能让李乾顺察觉。\"

\"第三,朕给你们一个暗号。\"赵桓从案几上取过笔墨,写下几个字,\"等朕的大军攻城时,若是李家真心归附,就在府中悬挂白布条,朕的将士看到后,自会保护你们的安全。\"

福伯小心翼翼地接过纸条,仔细看了几遍,然后郑重地收起:\"草民一定牢记陛下的话!\"

\"还有,\"赵桓又叮嘱道,\"你要告诉李仁爱的儿子,朕这次西征,志在必得。李乾顺此人罪大恶极,必死无疑。但朕不是嗜杀之人,对于那些愿意归降的党项贵族,朕都会给他们一条生路。关键是要看他们的选择。\"

福伯连连点头:\"草民明白!草民一定把陛下的意思完整地传达到!\"

\"记住,这些话只能对李家人说,对其他人暂时不要透露。\"赵桓特别强调,\"等时机成熟了,再让李家人去联络其他主和派。一切都要谨慎行事,保证安全第一。\"

\"陛下放心!草民虽然不识字,但跟着老爷这么多年,也学会了察言观色,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很好!\"赵桓站起身来,\"那你现在就准备启程。记住,此去兴庆府路途险恶,你要小心谨慎。若是遇到危险,保命要紧,不要勉强。\"

\"多谢陛下关怀!\"福伯感动得热泪盈眶,\"草民这就回去,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等福伯离开后,胡寅忍不住赞叹道:\"陛下此计,真是妙不可言!既保护了李家的安全,又为我军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折可求也点头称赞:\"陛下的分化之策,比强攻更加高明!若是兴庆府内部出现分化,我军攻城时必定事半功倍!\"

\"这还只是开始,\"赵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朕还要给兴庆府来个更大的震撼!\"

\"陛下还有何妙计?\"胡寅好奇地问。

赵桓走到沙盘前,指着兴庆府周围的几个小城:\"朕听说,兴庆府周围还有几个小城,像什么静州、夏州、宥州等等。这些地方现在兵力如何?\"

折可求想了想:\"回陛下,根据探马汇报,这些小城的守军都已经抽调到前线了,现在最多只有几百人的守备部队,而且士气低落,战斗力堪忧。\"

\"很好!\"赵桓冷笑道,\"朕要先拿下这几个小城,给兴庆府来个四面楚歌!让李乾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土一块块被朕吃掉!\"

胡寅担心地说道:\"陛下,我军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连续作战,将士也需要休整。而且分兵去攻打这些小城,会不会分散兵力?\"

\"明仲多虑了,\"赵桓摇头,\"这些小城兵力空虚,用不了多少兵马就能拿下。况且,分兵攻打小城,正好可以形成对兴庆府的包围态势,让李乾顺更加绝望。\"

折可求立即表态:\"陛下说得对!趁胜追击,一鼓作气,才是用兵之道!末将愿意分兵去攻打这些小城!\"

\"不用你亲自去,\"赵桓沉思片刻,\"让杨再兴在完成当前的袭扰任务后,就近攻打静州;李进拿下甘州后,回师攻打夏州;至于宥州,朕准备派一支偏师去拿下。\"

\"如此安排,确实周全,\"胡寅点头赞同,\"多路同时行动,必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对兴庆府的完全包围!到那时,李乾顺就真的是瓮中之鳖了!\"

\"正是如此!\"赵桓满意地笑了,\"朕要让李乾顺在绝望中等死!而且,这些小城一旦失守,兴庆府内的党项贵族必然更加恐慌,那时候,朕安排的内应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折可求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陛下,万一李乾顺狗急跳墙,率领残部突围怎么办?\"

\"他不敢,也不能,\"赵桓断然说道,\"李乾顺这个人,朕算是看透了。他贪生怕死,优柔寡断,绝不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况且,他即使想突围,又能往哪里逃?北边是大漠,东边还有岳飞和韩世忠在牵制金军,南边和西边都是我军。他已经是笼中困兽了!\"

胡寅也赞同这个判断:\"陛下分析得极是。李乾顺这种人,在绝境中只会更加恐慌,更加优柔寡断。而且,兴庆府是西夏的都城,他若是弃城而逃,不仅失了人心,也失了法统,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他只能困守兴庆府,等死!\"赵桓冷笑道,\"而朕要做的,就是在他等死的过程中,一点点地蚕食他的意志,瓦解他的根基,直到他彻底绝望为止!\"

\"陛下此策,可谓是兵不血刃,却胜过十万雄师!\"折可求由衷赞叹。

\"那就这样定了!\"赵桓拍板决定,\"明日一早,传令各路大军按计划行动!朕倒要看看,李乾顺这个昏君,还能撑几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6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