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92章 钱法通行国用饶(五)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其实无论是鄢懋卿还是朱载坖亦或是在场的臣子们,还有太子朱翊釴,都很清楚朝廷的救钞行动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因为无论朝廷采取了什么办法,但是始终没有将宝钞和银钱、之前的兑换打通,对于百姓来说,宝钞就是纸而已,始终不能和铜钱、银钱相提并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宝钞难以维系信誉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朝廷来说,现在要想救钞,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出钱将市面上的宝钞收回了,同时由朝廷规定宝钞和铜钱的价格,这样一来,不管怎么样,至少能够将宝钞的价格稳下来,不让宝钞在继续无休止的下跌,这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还是很容易做到了,毕竟宝钞现在价格已经是跌无可跌了,再加上流通了这么久,也有大量的损耗,现在市面上的宝钞数量已经不多了,而且都是旧钞,鄢懋卿认为,朝廷现在以铜钱赎钞正是时候。

鄢懋卿认为,欲行钞必先救钞,现在朝廷要救钞,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以一贯一文的价格去将之前投放到市面上的宝钞赎回,将旧钞废除,然后再发行新钞,才是行钞之法,宋元钞法完备,可以借鉴。

对于鄢懋卿的这个提议,朱载坖不置可否,询问重臣们的意见,张居正等人对于赎回旧钞是支持的,毕竟这是前代留下来的烂摊子,如果朱载坖能够将这些旧钞予以赎回的话,对于朝廷的信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于发行新钞,张居正认为暂时不宜,因为百姓对朝廷的钞法已经是完全失望了,现在朝廷发行新钞,百姓也不会认账的。

因为百姓现在日常生活中,小额支付有制钱、银钱,根本不需要宝钞,而朝廷要是再次发行大额宝钞,以宝钞现在的信誉,商人百姓都不会接受的,所以张居正认为可以救钞但是不必发钞。

其余的内阁辅臣也是这个意见,先救钞挽救朝廷信誉,至于发钞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再说,朱载坖于是下令,命令户部和少府监制定赎钞的办法,限期将朝廷之前滥发的宝钞全部赎回销毁,以略微挽回朝廷的信誉。

至于行钞之事,朱载坖让鄢懋卿条陈密疏奏闻。

等到重臣们走了之后,朱载坖对太子朱翊釴说道:“太子觉得,可以行钞吗?”

朱翊釴明白,这是朱载坖对自己的考校了,毕竟朱载坖之前命令朱翊釴查询有关宝钞的资料,也听了朝廷重臣们的意见,现在朱载坖当然要考校一下朱翊釴了。

朱翊釴和张居正的看法一致,就是可以救钞但是现在不能行钞,因为之前的宝钞已经使得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誉彻底破产了,即便是现在朝廷行钞,恐怕百姓也不会接受的,而且现在朝廷的自身尚且缺乏银钱和制钱,准备为行钞提供足够的准备金,所以朱翊釴认为,现在行钞的时机还尚且不成熟。

对于朱翊釴的这个判断,朱载坖还是认同的,但是朱载坖接着问道:“那太子认为,钞票乃是何物?”

这个问题倒是把朱翊釴问住了,钞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钞票并不是银钱或者制钱,银钱制钱虽然也不足值,但是朝廷以法令的形式让银钱流通,同时制钱银钱的价值和本身来说差距并不大,所以百姓能够接受,但是钞票的面值和他本身的价值可以说是相去悬殊,这就成为了历代发行钞票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钞票不相对于他的面值贬值。

其实宋元时发行的钞票也有贬值的,只是没有大明这么强烈罢了,对于历代的皇帝们来说,怎么维持住钞票的价值,不让这些钞票贬值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朱翊釴思考半晌之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钞票乃是朝廷的意志,朝廷以法令的形式赋予这些钞票以价值,使之能够流通,作为货币,所以钞票是否坚挺,与朝廷是否强大还是很有关系的。”

朱翊釴的这个说法还是有些道理了,钞票可以说并不值钱,他之所以能够通行天下,是因为朝廷的法令强行赋予他们价值,所以朱翊釴认为钞票是朝廷的意志,这点并不错,因为钞票是否坚挺,确实和朝廷的强大与否,或者说朝廷对于地方对于经济的控制能力强弱是钞票能够推行的先决条件。

两宋钞法为什么相对通畅,因为两宋朝廷对于国内和经济的控制非常之严密,两宋的禁榷制度也远远强于大明,对于地方的控制也更加的严密,所以两宋的钞法相对是最成功的,而前元的钞法已经是远不如两宋了,之所以前元的所谓中统钞等钞票还能够流通,主要是前元为这些钞票还是提供了部分的准备金,在这种情况之下,前元的钞票也还能够勉强维持流通。

而到了本朝,大明本就制度疏阔,对于地方的控制远不如两宋,而且发行宝钞有没有准备金,全凭朝廷的财政需要随意滥发,这种东西,能够在洪武、永乐两朝流通都已经算朱重八朱老四两位的到够迎了,等到宣宗继位的时候,已经彻底无法去制止宝钞的疯狂贬值,虽然朝廷采取了各种方法救钞,但是仍旧无济于事。

对于朱翊釴的说法,朱载坖认为部分正确,但是对于货币的理解不能只从朝廷的角度去思考,一旦陷入这种思维定势,就肯定会整出大错来。

朱载坖向朱翊釴讲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两宋行钞,其实也是钱荒逼出来的,两宋经济发达,所需要的货币更是为数巨大,尽管两宋的铸币量极为庞大,但是仍旧不足以使用,所以为了弥补货币的不足和商贾贸易的方便,所以才推出了交钞,最开始是在缺乏铜钱的四川地区推行,而后从四川向全国推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40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