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16章 外夷鬼蜮不可轻(五)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朱载坖是一直想要对海虏用兵的,只是之前朝廷的重心在东边,而且必须要稳固朝廷对于河套的控制,所以朱载坖之前一直没有答应李成梁的用兵海虏的奏疏,不过现在朝廷在河套的各种边堡已经都建立起来了,朝廷在河套也开始大量的兴修水利设施,开垦土地,同时对于一些不适合开垦土地的地方,由太仆寺负责建立马场,为朝廷牧养战马。

在北方的边患相对平息了之后,朱载坖同意了李成梁的请求,命令李成梁移镇西宁,准备对海虏用兵,同时详细侦察海虏的情报,转运粮秣,准备从西宁卫出发进攻海虏。

西宁卫视大明在河湟最重要的据点,西宁卫辖左、右、前、后、中五个千户所,除右千户所设在碾伯以外,其余都设在西宁城内。原本西宁卫不仅管辖西宁及其附近地区,而且还控制着青海湖、柴达木夏新疆南部的些地区。不过最近由于海虏势大,西宁卫只能龟缩在西宁卫城中。

朱载坖命令李成梁移镇西宁卫,就是为了震慑海虏,使得西番中对于海虏不服的部落得以投靠大明,同时朱载坖命令李成梁将蒙古人往西域赶,西域越乱,到时候大明才好收复西域,而青海,则是大明经略乌斯藏的跳板,所以这一仗,朱载坖不要求李成梁歼灭海虏,而要是驱逐海虏,把蒙古人往西域赶。

在批复了李成梁的奏疏之后,朝廷的大计也在稳步推行之中,现在朝廷的大计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的体系了,不再以主官的考语,或者科道的考核这种主官的东西作为大计的主要依据,而是以都察院审计署、户部等衙门的审计数据,兵部的战绩考核等作为大计的依据。

在这次的大计中,中南总督殷正茂被弹劾的最多,当然也不怪科道玩命的弹劾殷正茂,这两年缅甸一直不太安分,从朝廷大规模的开发缅甸的铜矿以来,朝廷和当地土司的关系就开始恶化了,官军频繁的和这些土司交战,但是这些本地土着的居所一般都在密林深处,官军进剿不利,要想深入大山之中去剿灭这些土着,伤亡实在是大太,不划算。

但是这些土着神出鬼没的,往往以小分队的形式去袭扰官军,官军面对这种这些小分队作战的当地土司,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官军一向是大兵团作战的,这些作战方式是以往官军所没有预见过的,所以导致官军的损失过大,而科道言官以此为由,弹劾殷正茂、刘显。

还有就是缅甸等地州县的账目不清,殷正茂有贪墨的嫌疑,之前殷正茂总督两广的时候,就有言官上疏弹劾他贪墨,朱载坖为此还特地派遣锦衣亲军秘密查访此事,殷正茂确实是有挪用地方藩库钱粮的问题,但是都是为了军需之用,同时殷正茂为了讨好朱载坖,确实有采办金珠、翡翠、象牙进贡的事情,朱载坖也已经明确回复殷正茂:“金玉珠宝,非朕之所爱。朕所爱者,土地人民也,卿其知之!”

而且殷正茂和刘显也上疏向朝廷解释了之所以最近官军的损失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因为现在朝廷和这些土司的关系恶化,为了防止这些土司们袭扰大明的城镇,还有开垦土地的百姓,官军也不得不分散起来应对这些土司的袭扰,同时这些土司兵多采取设伏、夜袭等战术,不和官军正面交战,所以所官军的损失增大。

虽然如此,官军也给这些土司造成了严重的伤亡,经过数月的交战,尤其是在冬季适合官军进剿的时候,殷正茂和刘显组织官军积极进剿,剿灭了几个带头和朝廷作对的大土司,歼灭了大量的土司兵,殷正茂和刘显认为,今年缅甸的局势就会好转,随着官军熟悉土司的战法,和一些适用于缅甸的军器装备官军之后,官军的伤亡将会大幅度降低。

这点得到了朱载坖的认同,临阵换将,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现在缅甸的情况还没有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殷正茂、刘显等人在缅甸多年,还是很有的功劳的。

同时殷正茂和刘显在给朱载坖的密疏中也详细陈述了现在的状况,官军之前的装备,主要是用于大规模列阵而战的,确实不太适用于缅甸的丛林战场,随着官军的短管火铳、小口径火炮的大量装备,在火力上对于这些土司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现在的官军在和土司的正面交战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刘显还提到了线膛燧发火铳的作用,这些火铳虽然射速慢,准备时间繁琐,但是射程长,精度高,在官军中的善射之士手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土司兵的组织纪律本就很差,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头人作战,只要官军能够在开战之初就将他们的头目击毙,他们立即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官军趁势掩杀,往往可以取得较大的战果。

不过殷正茂、刘显也向朱载坖反映了现在军器存在的问题,现在官军所用的小型火炮,多是铁炮,由于缅甸异常潮湿,铁炮在缅甸必须要精心维护防锈才行,即便如此,因为锈蚀导致了火器损失仍然比较大,殷正茂还是请求朝廷调拨一批铜炮,他们在缅甸更加适用。

还有就是甲胄的问题,官军平时所喜欢用的札甲、棉甲在缅甸都不太适合,还是要考虑当地的情况,调拨轻便坚固和适合在潮湿地带作战的甲胄,以供官军使用。

朱载坖看完之后,首先是晓谕都察院和六科,为殷正茂和刘显辩护,朱载坖的上谕说道:“鲸鲵尽戮,地方安宁,茂等之功不可没也;驱见在之兵,当猝然之变,在自战之地,御必死之贼,兵不别调,役不淹时,而全师奏捷,其功不可能也。廕赉之典,尚未足酬,岂可轻罪之?姑且免究,以观后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26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