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杜诗篇万口传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樊楼之外的街市,宛若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青石路上车水马龙,人力轿车与雕花马车交错而过,轿帘晃动间隐约可见绣着金线的绸缎。街边摊位鳞次栉比,油炸麻花的铁锅“咕嘟”作响,扑鼻的香气裹着热气直往人鼻腔里钻;卖胡饼的小贩吆喝声,引得孩童们拽着大人衣角不住央求。

杂耍艺人在街角围出一圈,赤膊壮汉单手举起磨盘,引得喝彩声震天……夕阳西下时,樊楼的飞檐已镀上金边,而街市上的喧嚣仍未停歇,灯笼次第亮起,将汴梁城的夜,又染成一片绚烂的人间烟火。

在熙攘的人群之中,一位灵动如脱兔的小女孩悄然跃入了众人的眼帘,宛如晨曦中的一抹清新,不经意间牵动了周遭的目光。她容颜皎洁,面庞仿佛初升的满月,温润而光泽,眉宇间藏着春山的秀气,轻轻蹙起时,如同远山含烟,带着一抹不经意的黛色。

那双杏仁形状的眼眸,清澈地能映出水光,闪烁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好奇,每当笑意漾开,眼弯成了两抹温柔的月牙,睫毛轻轻颤动,宛若蝶翼在晨光中翩翩起舞,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恍若觉得,她定是那不染尘埃、自画中悠然步出的仙童,为这凡尘添上了一抹不可方物的灵动与雅致。

那肤色更是剔透,在太阳的余辉下泛着珍珠般的柔光,鬓边常别一朵白海棠,衬得乌发如瀑,越发显得唇若樱桃不点而朱。任谁见了,都忍不住轻叹一声:“这小娘子生的,怕不是广寒宫里的玉兔儿投的胎?”

而她的身旁跟着的男子,也是人高大大的,让人脑海之中不由的浮现出两个词来:剑眉星目、玉树临风。

小女孩扫视了周围一圈后,便手指着樊楼说道:“大哥,一路走来,我看所有人都说今天樊楼最热闹了,我们也进去看看吧!”

小女孩在说话时,最动人处是那神情,既有女童未脱的天真,又隐约透着世家女的端雅,譬如春日里刚破萼的桃花,既怯怯又灼灼,任谁见了都要驻足望上几眼,暗叹一句\"真天人也\"。

谁知听到这话的男子非但没有点头答应,反倒是一脸惊诧道:“小妹,这地方是你能去的吗?若是让父亲知道了,定是要责罚于我的!”

“嘻嘻,大哥,父亲一直在外,什么时候返回京城还不知道呢!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又有谁会知晓呢!”

被称作大哥的男子还在思虑之中,那小女孩顿时梨花带雨般委屈道:“大姐二姐如今都在澶州,父亲就把我们俩人留在京城,走之前还说过你要好生照顾我的,现在想去个什么地方你都不答应!”

“小妹,你少在这里信口雌黄,这樊楼是什么地方?我能不清楚,是你能去的地方吗?”

谁料小女孩闻言后却是摇着头叹口气道:“大哥,今日樊楼内和相公以文会友,你不去好好学学都算了,还在这里找借口,若是父亲知道的话,定要狠狠责罚你的?”

一听父亲责罚,那少年不由的打了个激灵,他看着自己的小妹不由地试探着道:“那我们就进去看看这场文会?但我们说好了啊,进去之后,你可不能乱跑,要紧跟在我身旁!”

只要大哥能进去,剩下的事情进去再说,小女孩腹黑地想着,她点了点头应道:“放心吧,大哥,我保证我进去就是想看看这么多人所说的文坛盛会,有多热闹?”

少年点了点头,还要再叮嘱两句时,只见自己小妹已经迈着一只脚走了进去,他忙的焦急喊道:“小妹,你等等我……”

……

而樊楼里面,接连几人的对诗,使着在场的氛围逐渐活络起来,而在薛居正旁边的就是杨骏,此刻轮到他起身对诗!

按照杨骏的想法,大家都是吟诵的前人佳作,他也就随波逐流,不搞特殊化了,谁知道他刚一站起来,和凝立即笑声道:“其他人吟诵前人佳作,无可厚非,但到你杨骏这里可不行啊!若是你不做首诗词,当浮一大白!”

苏娃儿听到这话,目光瞟向杨骏,神色间流露出几分的狡黠,看来此番她的愿望得以实现了!

杨骏浅笑一声道:“和相,既如此的话,那我可就替下面的士子们请愿了,等下到你这里时,你也要当场作一首佳作啊!”

和凝闻言后,神色间笑意不减,他旋即看着身旁的冯道问道:“怎么样,冯太师,杨小友的这个赌约接不接?”

冯道抚着胡须,立即大笑起来道:“和相公,你跟杨小友的事情,怎么把我给牵扯进来了?”

“哈哈,人多才热闹嘛,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陶谷、冯吉、薛居正等人,此时目光都盯着杨骏,虽然他们早就知晓杨骏填词作赋的能力,但今日这般短的时间内,还能作出传言般的佳作吗?

而下面的士子们,这个时候既有相信杨骏能力的,此番必定再次惊艳众人,也有不看好之人,脍炙人口的词作,岂是说作出来就能作出来的?

而作为主角的杨骏,脑海中已然是在寻思着,用那首诗词呢!对了,众人皆以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的佳作拉开序幕,加之方才进门时,那些士子们对当代文坛式微之论的共鸣,他心中豁然开朗——没有哪首诗能比这首更贴切此情此景了!

陶谷刚抿一口茶水,而杨骏看着在场众人,缓缓开口道:“和相、冯太师,这首诗名为《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杨骏先念出第一句,缓缓停顿了一下,而在场的士子们,先是觉得他在赞美李白、杜甫,他们两人的诗作家喻户晓,万口相传,都以为杨骏是不惜大肆用溢美之词盛赞呢,没想到啊,他接下来的一句就显得如此“大胆”了。在尊崇李杜的时代,说他们的诗“不新鲜”,这是谁给他的这个勇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0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