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六章 沁园春雪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正当杨骏与和凝二人欲行之际,忽闻身后传来掌柜那熟悉的呼唤,带着几分急切:“两位相公,请留步!”

杨骏闻言,心中不免生出几分诧异,缓缓转过身来。这掌柜的突然喊住他们,究竟所为何事?莫非是遗漏了些什么,抑或是要提醒他们结算账目?

“不知掌柜的喊住我们所谓何事?”

掌柜的旋即换上了满脸堆笑的神情,对两位文人道:“二位公子,方才我家少东家有幸聆听二位的高吟佳作,直赞其妙笔生花,宛若天人遗珠!常言道,诗酒风流两相宜,无酒之诗少韵味,无诗之酒缺雅趣。恰巧,少东家珍藏有一坛上好的绍兴黄酒,特曾与相公,还望相公不要拒绝,赏脸一尝!”

和凝听到这话后,看着杨骏笑道:“嗯,绍兴黄酒可是不可多得的佳酿,杨小友,你就带回去品尝一下!”

杨骏轻轻颔首,正欲起身离去,却不由自主地被掌故那双闪烁着对诗词热切向往的眸子所牵引,脚步不由自主地一顿。他温声道:“掌柜的,麻烦您转告贵东家,我杨骏不愿平白受惠。这样吧,就以这坛佳酿为引,我赋上一首词,权当是给樊楼的一点心意。”

掌柜的听到这话后,顿时眼前一亮,立即点了点头道:“杨相公能给樊楼题诗,那简直是我们的荣幸!”

杨骏也不客气,他环视四周后,直接张口而出道:“词牌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杨骏上阙念完之后,还没等着众人反应过来,就继续搀扶和凝想着外面继续走去,这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在场之人稍一品读一下,就能感受到杨骏写的时候,词中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虽然掌柜的不懂诗词,但在场可是有范质这样的弘文馆大学生、鱼崇谅这样的翰林学士,他们品读之后,不由的发出灵魂拷问道:“清客先生,你这首词,是不是还缺下阙呢!”

听到这话,掌柜的神色立马惊住了,什么情况,这不是一首完整的词吗?这杨相公此举是为何啊!

杨骏闻此,面上浮现一抹坦诚之色,随即目光温和地转向掌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掌柜的,关于这首词的下阕,我还没想好。日后若是有哪位才子愿意补全下阙者,随意挥毫补上,倒也不失为樊楼中一段风雅佳话。”

掌柜的闻言面露难色,不过一旁的冯吉却是出言让他顿时明白过来,“掌柜的,你想想,清客先生的名号今日之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若是知道清客先生还在樊楼里留有一首残诗,你说有识之士会怎样?怕是樊楼的生意……”

掌柜听到这话后,脸色顿时一喜,立马拜谢道:“多谢清客先生的词,太好了……”

杨骏没有多言,与着和凝一同走出樊楼,外面的街市上,达官贵人乘着雕花马车鱼贯而入,锦袍玉带碰撞出清脆声响;文人墨客携着酒壶相邀登楼,诗兴未发,先醉于雕梁画栋间浮动的沉香。

樊楼内传出琵琶与羯鼓合奏的乐声,长街渐次亮起万盏花灯,樊楼却始终是汴梁最耀眼的明珠。有醉客倚着雕栏,看月光漫过虹桥,将这座不夜城的繁华尽数揉碎在汴河粼粼波光之中。

带着几分凉意的寒风吹过,掠过杨骏的青衫,却吹不散他眸中未褪的墨韵。和凝扶着门框的手微微发颤,不知是因醉酒还是因《沁园春?雪》的磅礴气势。掌柜的哈着白气,鼻尖冻得通红,却笑得见牙不见眼,仿佛眼前立着的不是两个文人,而是两座活的金山。

“清客先生这词……”范质的山羊胡上挂着雪花,声音却滚烫,“上阙气势磅礴,下阙若成,怕是要惊破贺兰山缺!”

鱼崇谅连连点头道:“是啊,我敢敢断言,此词若全,必成千古绝唱!掌柜的,你这樊楼怕是要被求词的文人踏破门槛了!”

掌柜的忙不迭作揖,腰间的钥匙串微微作响,少东家的算盘打的是真好,此刻看来,这坛绍兴黄酒换的半阙词,当真是用金山银山都不换的买卖。

和凝拍了拍杨骏的肩膀,仿佛是将一种重担托付在他身上一般,然后在着儿子和峻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和凝轻轻拍了拍杨骏宽厚的肩膀,那动作中似乎蕴含了千钧之力,如同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望,悄然传递给了对方。随后,在儿子和峻的搀扶之下,他步伐蹒跚却又不失尊严地缓缓转身,一步步地远去,背影渐渐融入了夜色的繁华之中。

而范质等人也先后一一与着杨骏作别,在场的士子们,一个个地嘴里交谈着文会的盛事,缓缓离去……

待着众人都离去后,苏娃儿这才来到杨骏身旁,她脸色间喜不自胜着道:“恭喜大人,今日文会之后,天下谁人不识君!”

杨骏点了点头,目光看着前面的街市,不由地温声道:“娃儿,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在百花楼吟诗的场景吗?”

当杨骏问起此话的时候,苏娃儿不由的陷入回忆之中,旋即,她脸色间带着一丝回忆的笑意道:“怎么能忘记呢,我还记得大人当时写的那首词呢!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杨骏的目光盯着苏娃儿,过了一会儿他才收回目光道:“是啊,如果当时没有这首词,也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娃儿,跟着我一路到这里,你后悔吗?”

苏娃儿仰头望着杨骏,见他眉间凝着未散的墨韵,忽然想起初见时他在百花楼挥毫的模样——那时的他,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书生,却敢用“梅子黄时雨”惊破文坛的沉寂。此刻的汴梁街头,灯火映得他青衫似玉,眼中却燃着比炭火更炽热的光。

“大人可曾后悔过?”苏娃儿反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67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