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八章 报纸风波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陈同听到这话,脸上的肌肉微微一颤,随即漾开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声道:“李相,我觉得与着含沙射影的《大周时报》相比,用《大周新报》未尝不是一条破局之道!”

李谷闻言,眉头紧锁,双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他一字一顿地问道:“陈大人,你可知道这么做得下场吗?”

说到此处,李谷的语气中不禁带上了几分沉重,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然而,陈同的脸上却并无丝毫惧色,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眼中闪烁着不灭的火焰:“李相,为什么报纸内刊之事《大周时报》做得,而《大周新报》就做不得了?”

殿外,蝉鸣声此起彼伏,喧嚣不已。李谷面色凝重,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突然将手中那精致的青瓷茶盏重重地搁置在案几之上,盏底与木面轻轻一触,却发出了一声清脆而决绝的声响:“陈大人,你可曾耳闻此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生平所历,从未见过官办报纸竟非出自朝廷之手,反倒是私人所为的奇闻!”

陈同听到这话后,准备起身反驳时,却被李谷抢白,言辞间未留丝毫缝隙道::“再者说了,各位上书所言有问题的乃是《大周文报》,与《大周时报》又有什么关系!”

李谷这番话,简直就是:你找鲁迅,与我周树人有什么关系的翻版之作啊!

王峻深知李谷性情沉稳而刚强,智慧与谋略皆超乎常人,面对关键时刻,更有那份力挽狂澜、果断抉择的气魄。他心中暗忖,若任由李谷这般滔滔不绝,只怕原先精心筹谋的布局,便要被他那锐利的言辞一一拆解,乱了全盘计划!

想到这里后,王峻斩钉截铁地布局定调道:“报纸的内版关乎朝廷各司衙门要务,暂且不予干涉,至于外刊的,自即日起全部封存,但事情真相大白后,方可刊印。”

面对着王峻如此强势的回应,李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心中仍怀揣着一丝劝解的余温,欲做最后的谏言尝试。然而,王峻压根没有给这个机会道:“如此,便这般议定。陶谷,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十日内,务必给本相一个水落石出的交代!”

“遵命,王相!”

……

陶谷遵命而去,未及黄昏,便领着一众衙役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大周时报》的库房前。没有丝毫迟疑,两张猩红的封条迅速贴上了大门,宣告着这里的暂时沉寂。

此事如同春风过境,迅速在城中传开。而在弘文馆内,范质与几位同僚正面面相觑,目光不时落在那悠然自得的杨骏身上,心中不免泛起几丝诧异。

范质低声嘀咕道:“奇哉怪也,瞧杨骏这模样,从容不迫,脸上毫无焦虑之色,难道说他心中早已有了破局之策?”

闻听此言,冯吉急步趋至杨骏身旁,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与急切:“此事闹得满城风雨,你却依旧云淡风轻,莫非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吓得失了神智?”

杨骏望着冯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终于按捺不住,缓缓站起身来,解释道:“我已说过多次,此事需缓图之。他们今日查封报刊,我们就缓两天,总要让王崇勋之辈满足一下来之不易的胜利吧,至于,我们的反击,定要让他们措手不及,方显我等手段。”

范质轻轻瞥了李昉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深意:“既然杨骏贤弟胸中已有丘壑,我这颗悬着的心也算是能安放下来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嘴提醒一句,陶谷此人,心机深沉,行事诡谲。眼下他们正于报社中四处搜罗证据,难保他不会暗中动手脚,到头来,只怕会捏造些无中生有的罪名来混淆视听。”

杨骏闻言,微微颔首,动作从容不迫地从身后抽出一本古籍,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多谢范兄的肺腑之言,至于应对之策,小弟早已成竹在胸,一切精妙布局,皆藏于此书卷之间矣。”

……

《大周时报》遭逢查封的消息,如同春日里的一阵急风,迅速吹遍了樊楼内外,士子们亦是闻风而动,第一时间便捕获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时至今日,《大周时报》早已超越了单纯传递时事新闻的范畴,它与其姊妹篇《大周文报》,一并成为了京城文人墨客心中的一片沃土,承载着无数才子的梦想与期许。

《大周文报》之上,不仅有《三国演义》的波澜壮阔,更有每期精心挑选的士子佳作,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其间,而那些有幸被选中的作者,还能收获一份来自笔墨的馈赠。然而,这一切的美好与期待,却在一纸查封令下,戛然而止,仿佛一夜之间,文坛的明灯被无情吹熄,令人心神怅惘。

此番举动,无异于斩断了这些文人墨客的财路。俗话说的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樊楼里靠这个吃饭的士子们此刻对于王崇勋等人可谓是恨得牙痒痒!

“众位同仁,听闻《大周新报》背后势力,因嫉妒《大周文报》的销量,竟暗中运作,企图借官府之手,将其查封,此等行径,实乃文人之耻!我赵得柱在此立誓,日后《大周新报》纵有千言万语,亦难动我心分毫,吾誓与《大周文报》同舟共济,风雨同担!“

赵某一番肺腑之言,瞬间激起了在场文人士子的强烈共鸣。当即有人拍案而起,高声附和:“赵兄言之凿凿,直击要害!他们妄图借此查封之机,将《大周文报》取而代之,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没错,我们必须紧密携手,共渡难关。我深信,《大周文报》的清白自会昭雪,不日便能重见天日。而在这段被暂时查封的日子里,我们绝不能给《大周新报》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一丝一毫也不行。”

“对,绝不买《大周新报》一份,让他赚不到一文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6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