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四章 渡口宿夜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正当王峻心中感慨万千之时,右散骑常侍陶谷缓缓踱步而来,轻声细语道:“王相大人,瞧这天色已晚,夜幕渐垂,何不就在此地稍作停留,养精蓄锐,待到明日晨光熹微时再行启程,可好?”

此番随着王峻一同外出的,仅仅只有右散骑常侍陶谷。至于端明殿学士颜衎、枢密直学士陈同、枢密副使翟光邺他们三人,王峻则是让其镇守东京,以防生变!

王峻微微颔首,应允道:“便依你所言,今夜我等便在此地安歇,养精蓄锐。切记,夜间需妥善安排巡逻之人,时刻留意黄河水域的动静,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王相放心,我定会安排妥当的!”

陶谷说完话后,便拂袖而去,靴底与雪地摩擦的窸窣声,在寂静中分外响亮。杨骏见状,亦步亦趋,紧随其后,二人绕过一处刚搭好营帐的拐角。此时,陶谷忽地嗤笑一声,语带讥诮地对杨骏道:“杨直学士啊,此处毕竟不是繁华的东京开封,夜里风起时凛冽异常,还需多加留意,切莫让寒风侵体,染了风寒才好。”

杨骏轻轻一扫目光至陶谷身上,面容平和无波,缓缓言道:“观陶常侍之风貌,想是已至那知天命之年了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陶谷闻言,心中微动,不明杨骏此语何意,但面上仍保持着几分谨慎与敬意:“哦?老夫确是刚迈过知天命之坎,不知杨直学士此言,有何高见?”

杨骏闻言大笑,笑声爽朗,无半点造作:“高见不敢当,只是想提醒陶常侍一句。想我杨骏这身子骨,些许风寒不过尔尔,倒是陶常侍这般年纪,更需多加珍重才是啊!”

杨骏言毕,翩然起身离去,留下一室愕然的陶常侍。片刻之后,陶常侍恍然醒悟,杨骏那番话里藏着的锋芒,竟是暗暗讥讽他年华老去,体魄不复当年之勇!

“杨骏小儿,今日之辱,老夫铭记于心!此番黄河巡查之时,且看老夫如何寻机给你些颜色瞧瞧!”陶谷心中暗誓,面色阴沉如水。

这一幕对话,恰巧被牵马归来的赵匡胤尽收耳底。步入营帐,他轻轻摇头,语带几分诚恳地劝道:“杨贤弟,诚然,坦诚直率是男儿气概,但世事如棋,偶尔示弱,亦是自保之策。锋芒毕露,未必总是上策啊。”

杨骏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在不经意间掠过赵匡胤那厚重的甲胄,其上凝结着一朵朵晶莹剔透却又寒气逼人的霜花,他深吸一口气,随后,压低声音,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绝与无奈:“多谢赵兄的及时提醒,只是此番局势,就算我再如何虚与委蛇,假装顺从,以那些人的秉性和野心,他们也必定视我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这场权力的游戏,我似乎已经没有了退路。”

说话间,一阵更加猛烈的寒风夹杂着细小的雪沫,如同锋利的刀片般呼啸着撞击在营帐的帆布上,发出砰砰的声响。营帐外的世界,风雪交加,一片混沌,只有风的声音,呼呼作响,穿透了所有的防御,直击人心。

……

王峻矗立于营帐之前,耳畔是外面狂风肆虐的呼啸,他猛地抓起置于案头的青铜酒壶,仰头将壶中烈酒一饮而尽。酒液如火,灼伤了他的喉咙,引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指缝间渗出的几缕血丝悄然滴落在摊开的舆图之上,宛如点点红梅绽放于战场的缩略之间。

“王相,您可安歇了?”

王峻的目光透过营帐内摇曳不定的烛光,声音低沉而简短:“夜深人静之时,何事惊扰?”

闻此,陶谷的脚步未有丝毫迟疑,缓缓步入营帐之内。他轻轻拾起一块方毯,动作中带着几分从容:“王相,此地不比繁华京城,乃是荒凉卫河渡口,夜半时分寒气逼人,您可要多加保重。”

王峻目光触及那块棕色的方毯,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感慨之色,笑道:“哈哈,想来你我年岁相仿,如今却劳烦你来提醒我多加保重,哎,岁月不饶人,终究还是感觉到自己老了啊!”

陶谷闻言,心中一时难以揣度王峻这番话的深意,连忙出声宽慰道:“王相言重了。以王相之惊世才情,怎能轻言时光匆匆?大周能有今日之盛景,全凭王相鼎力支撑啊!”

人总是能共情想当年的自己!

王峻忙的招呼着陶谷坐下,脸上流露出和煦的笑意:“来来来,坐坐,我突然想起来了,若论年龄,我似乎是比你略长了几个月。哎,说起来,今日我在渡口处偶然遇见了杨骏,那小子,当真是年纪轻轻,灼灼其华,一身的朝气与活力,不似我们这般饱经风霜、已然步入糟老头子行列的人啊!”

陶谷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中却闪烁着几分戏谑的光芒:“哈哈,王兄此言差矣。想当年,王相您节制诸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三叛’,那可是何等的气吞山河、意气风发!那份胆识与谋略,岂是杨骏这等初出茅庐、尚未经历过风雨洗礼的宵小之辈所能比拟的?岁月虽在您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英雄气概,却是岁月无法磨灭的。”

王峻闻言,不禁开怀大笑,但笑声中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自豪与历经沧桑的感慨:“陶贤弟所言极是,哈哈,岁月不饶人啊,咱们这些老骨头,如今也只能在回忆里找找当年的影子喽。哎,但愿上位者心中还能留存一丝对往昔岁月的温情,莫要认为我等已然老迈,再无可用之处。”

陶贤弟轻轻摇动手中的折扇,目光深邃,似是在衡量着每一个字的重量:“王相大人,古语有云,父死子承,天道循环,此乃自然之理。陛下将大位传于郭荣殿下,此事已是板上钉钉,不可逆转。然而,在下私以为,陛下心中对您的敬重与感念,从未有丝毫减退。否则,巡视黄河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任,他又怎会放心地交托于您手中?此等信任,非比寻常,实乃对您往昔功绩的最好证明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2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