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零六章

书名: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伴随子弹击碎油桶的巨响,程墨白在b3层找到了她藏的日记全本,翻开最后一页写着:

“我冒充No.2四年,只为保护剩下的孩子。真正叛徒是史密斯安插的No.15,特征:右手无名指缺失。”

爆炸的气浪将日记掀飞,燃烧的纸页在空中化作灰蝶,那灰蝶仿佛是周文英的灵魂在空中自由的飞舞。

五月十日的奉天车站,晨光穿透乌云,洒在大地上,程墨白看着火车载走三个幸存的孩子,他们锁骨下的条形码已经被手术切除,但脖颈后的监听装置仍需定期处理,那装置仿佛是束缚他们的枷锁。

张小山递来染血的名单,26个被划掉的名字上凝结着泪痕:“还剩29个同学……下一站,京都。”名单背面是周文英最后笔迹:

“解毒剂配方在马家沟老槐树下,那个当年我们埋时间胶囊的地方。1943.4.15”

林雪突然抓住程墨白的手臂,她的手冰冷而颤抖。远处月台立柱上刻着新鲜的标记符号:一个箭头指向京都,旁边画着监听装置的简图,下方写着“47-15-3= 29”。

远处,汽笛声中飘来孤儿们的歌声,那旋律正是当年马家沟小学的校歌,那歌声仿佛是希望的号角。铁轨上躺着的半枚校徽背面,1943年的日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仿佛是岁月的勋章。

民国三十六年六月三日黎明时分,圣路加医院

晨雾在哥特式尖顶的飞扶壁间缓缓流动,凝结的水珠顺着石雕天使的羽翼滴落,程墨白站在铸铁大门前,注意到大门两侧的煤气灯灯罩上积着薄薄的煤灰,灯芯显然刚熄灭不久。

他手中的通行证边缘已经微微卷曲,钢印处的血迹呈现出不规则的放射状纹路,这是用带血的拇指直接按压留下的痕迹。证件烫金字母的“盟“字右下角有一处细微的剥落,露出底下伪造时使用的廉价金粉。

晨光穿过医院尖顶的彩绘玻璃,在通行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史密斯博士的签名中,“S“字母的收笔处有一个几不可察的颤抖,与周文英伪造文件中如出一辙的书写习惯。

证件背面用极细的钢笔写着“有效期至6.5“的字样,墨迹因潮湿而微微晕染。

程墨白的西装领口别着一枚不起眼的铜质领针,针尖处沾着些许暗红色痕迹,他的皮鞋鞋尖有几道新鲜的刮痕,显然是近期频繁出入类似场所留下的。铸铁大门上的门环内侧,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指纹,最新的一组还带着些许体温。

护士山本良子手中的钢笔是派克51型,笔尖因长期使用已微微变形,墨水瓶标签上印着“昭和十九年制“的字样。记录本的纸张边缘泛黄卷曲,显然是反复翻阅所致。她书写时小指不自然地蜷曲着,指节处有一道愈合不久的伤疤,形状像是被某种医疗器械划伤。

程墨白注意到她白大褂的第三颗纽扣系得格外紧,线头处有被反复拉扯的痕迹,当她转身时,后颈衣领处的铂金反光呈现出六边形蜂窝状纹路,这是德国西门子公司1942年生产的微型监听器的典型特征。监听器边缘的螺丝刀痕显示最近有人试图拆卸过。

记录板夹层露出的半张照片上,张小山穿着奉天医学院的制服,但领口处的校徽被刻意涂黑,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模糊的日期“1945.8.9“,正是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日子。照片边缘残留着半个血指纹,纹路与程墨白在731部队档案室见过的样本惊人地相似。

b2层走廊的墙壁上,斑驳的水渍勾勒出诡异的图案,像是某种化学试剂的残留痕迹,消毒水的气味中混杂着一丝甜腻的腐臭,像是福尔马林与腐败组织混合后特有的气味。程墨白的皮鞋踏在水泥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回响,每一步都精确地保持着0.75米的间距。

铁门上的门禁系统泛着冷冽的蓝光,数字键盘上的“1“和“9“按键磨损最为严重,显然是被频繁按动的痕迹,门框上方的通风管螺丝刀痕呈现出十字形,边缘残留的铁锈呈现出特殊的红棕色,看起来是陈默那把多功能刀刀鞘上常见的氧化痕迹。螺丝周围的油漆有细微的裂纹,显示最近三天内曾被拧动过。

程墨白注意到门缝下方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细线,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显然是某种警报装置,门把手上的指纹痕迹显示最近有三人进出,其中一组指纹的纹路与陈默的右手食指完全吻合。门禁系统的显示屏上,电量指示图标已经变成了红色,说明这个系统即将断电维护。

通风管内壁的镀锌铁皮上,积灰被蹭出几道清晰的爬行轨迹,程墨白伸手轻触,指腹沾到的灰尘中混杂着细小的皮屑和棉纤维,表明近期有人爬行通过的证据。爬痕的宽度显示通行者体型瘦削,约莫一米六五的身高。

在第三个拐角处,铁皮接缝处被人用锐器刻出歪斜的字迹,刻痕边缘翻卷的金属毛边还很新,最多不超过48小时。字迹中嵌着的半片指甲长约1.2厘米,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人硬生生掰断的。指甲表面的青紫色并非淤血,而是某种化学药剂渗透的痕迹,凑近能闻到淡淡的苦杏仁味。

程墨白用袖口包裹着手指,轻轻刮下一点指甲碎屑,碎屑在管壁漏进的微光下,呈现出诡异的金属光泽。他注意到刻字者在下笔时手部剧烈颤抖,“No.28“的“8“字最后一笔甚至划破了铁皮。字迹下方还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像是有人试图用指甲补充什么信息,却最终放弃了。

通风管深处的黑暗里,隐约传来液体滴落的声响,间隔约莫十五秒一次,管壁的温度明显低于外界,呼出的白气在面前凝结成霜。在刻字正上方的位置,一个微型监听装置被粗暴地扯下,只留下几根断裂的电线,断口处还带着新鲜的焊锡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6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