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书名: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邮局后院(13:17)

程墨白将滚烫的戒圈浸入水缸后,一股蒸汽\"嗤\"地腾起,在水面上方形成短暂的雾幕,当白色蒸汽散去之后,程墨白发现金属表面浮现出一幅微型地图,清晰地标注着东交民巷地下管线的17个检修口。

\"这不是投放计划…\"沈清禾突然抓住程墨白的手腕,她的指尖冰凉,\"是回收!他们要取走三年来埋藏的细菌罐!\"

她的瞳孔在阳光下收缩成针尖大小,程墨白这才注意到,她的虹膜边缘泛着一圈不自然的蓝色,就像那些被注射了Sd-17的实验体。

前门火车站货场(下午3:17)

躲在煤堆的阴影里,程墨白的后背紧贴着粗糙的麻袋,钼钢戒圈还在掌心发烫,像一块烧红的炭,他小心地将戒指按进石膏模具,指腹感受着模具内壁那17道锯齿的纹路,每一道都与沈清禾冒险偷拍到的锁孔图纸分毫不差。

\"温度显示异常。\"沈清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轻得像一阵风,她递过一支改装过的医用温度计,水银柱停在37的位置纹丝不动,这个数字让程墨白的瞳孔微微收缩,1942年关东军的《特殊物资运输手册》上明确记载,这是硅藻土保温箱的标准表面温度。

沈清禾的目光越过煤堆上方,扫视着几个在货场上巡逻的日本兵,她的睫毛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却遮不住眼底的焦虑。\"你必须十分钟内开锁,\"她的嘴唇几乎没动,声音却清晰地传入程墨白耳中,\"内部计时传感器会在超时后触发警报。\"

货场的哨声突然响起,日军巡逻队迅速转向了另一侧,程墨白抓住了这个空档,猫腰冲向那排标着\"医疗器械\"的木箱,箱角的铁锁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锁孔呈梅花状排列着17个精密的锁齿,中心是一个直径17mm的轴芯,这不是普通的锁具,而是需要两枚特制钥匙同时操作的军用级机关。

程墨白从怀中掏出两枚戒圈,一枚是货真价实的钼钢密钥,另一枚是根据图纸找高人仿制的赝品,他把两枚戒圈结合在一起,当两枚戒指的锯齿互相咬合后,发出\"咔\"的一声轻响,像是毒蛇咬合獠牙的声音,程墨白将戒指组合成的钥匙插入木箱正要转动。

\"不对!\"沈清禾突然按住他的手,她的指尖冰凉,\"先逆时针转17度,听到弹簧声再顺时针!\"她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程墨白按照指示转动戒圈,真货锁芯内部传来精密齿轮咬合的声响,像是某种沉睡的机械怪物被唤醒,箱盖微微弹开一条缝,溢出的不是预料中的寒气,而是一股带着苦杏仁味的诡异气流。

沈清禾已经戴上了橡胶手套,她的手术刀精准地挑开玻璃罐的蜡封,动作熟练得令人心疼,但镊子夹起的不是预想中的细菌样本,而是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底片。

当紫外灯照射上去时,底片上显现出一幅北平地下水系图,所有红线都指向同一个坐标:东经116°17',前门火车站地下17米处。

就在这时,戒圈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钼钢表面浮现出一行刺目的红色数字:00:05:00,这个倒计时像一记重锤砸在程墨白心上。

\"中岛做了手脚!\"沈清禾抢过底片,她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颤抖,\"真的细菌库在...\"

狼犬的狂吠声打断了她的低语,程墨白条件反射般合上箱盖,两枚戒圈在分离的瞬间迸出耀眼的火花,仿制品的镀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熔化,露出内部精密的齿轮结构,这根本不是简单的仿制品,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

\"走!\"程墨白拽着沈清禾滚进货堆的间隙,身后传来木箱锁芯自动旋紧的\"咔嗒\"声,接着是液态氮泄漏时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嘶鸣。

这声音让程墨白想起哈尔滨那个雪夜,想起那些被冻伤的731部队\"马路大\"临死前的喘息。

货场的警报声响彻云霄,程墨白的手紧紧攥着那张底片,汗水浸湿了相纸,沈清禾的呼吸喷在他耳畔,温热中带着一丝血腥味,他知道,这场与时间的赛跑,现在才刚刚开始。

协和医院地下室(傍晚6:45)

地下室的灯泡早被摘走,沈清禾只能借着通风口透进的暮光前行,她的护士鞋踩在浸过福尔马林的地砖上,每一步都激起细小的回声,像踩在无数玻璃标本上。

\"滴答。\"

水珠从生锈的管道坠落,沈清禾突然蹲下,指尖触到地上一道新鲜的拖痕,不是血迹,而是某种蓝色黏液,在昏暗中泛着磷光,她掏出钢笔手电,光束扫过处,黏液一直延伸到转角处的铁门。

门把手上缠着电线。

沈清禾的呼吸一滞,电线外皮崭新,铜丝却故意裸露在外,在门把上绕成螺旋状,这是典型的日军陷阱,中招的人会立刻触电身亡,她在哈尔滨受训时见过,她从发髻取下一根别针,轻轻拨开电线接头。

\"咔。\"

门锁弹开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沈清禾贴在墙边等了十七秒,确认没有惊动守卫,才推门而入。

扑面而来的是金属灼烧后的焦糊味,房间中央,一台改装过的离心机还在微微震动,显然刚停止运转不久。

沈清禾的手电光扫过机器侧面的铭牌,德国hettich K10型,但转速表被人为修改过,最高刻度从3000改成了。

她戴上从程墨白那里顺来的橡胶手套,轻轻打开离心机盖,转轴上残留着几粒灰色粉末,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蓝晕,沈清禾的指尖刚触到粉末,手套就传来细微的刺痛感。

\"铀238...\"

她迅速从口袋里掏出盖革计数器,仪器的指针剧烈摆动,最终停在1.7毫西弗的位置,这个数值让她的胃部一阵绞痛,1943年德国《放射生物学》论文提过,这个剂量的铀238能让鼠疫杆菌的存活时间延长十七小时。

手电光转向工作台,一本实验日志摊开在桌面上,最新的一页被撕去,只留下装订线的残痕,沈清禾用镊子夹起下一页,对着光一看,纸上留着上一页的压痕,隐约可见\"5.17\"和\"投放\"的字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26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