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93章 忧虑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9

这场酒宴一直闹到半夜才结束,何冲那是军中历练起来的酒量,喝倒了许多官绅豪商才满足,脚步虚浮的抱着两个美艳的妓女上了轿子,他一军主将,自然不用和那些大头兵一样住在城外吃苦,有当地的富商“借”了一间宅子给他,如今正是回去享受的时候。

杨知府将何冲送到酒楼门口,看着他的轿子远去,原本笑容灿烂的脸上顿时阴沉了下来,一旁的师爷凑上前来,递上一上字写的密密麻麻、还画了小人画的布告:“大人,刚刚在衙门前铲下来的,这些布告又贴得到处都是,吴捕头他们又抓了几个。”

“都放了吧,红营又不是傻子,不会让自己人去贴布告的,抓的那些估计也和之前一样,都是花钱雇来的闲汉乞丐……”杨知府接过那张布告看着:“之前那些贴布告的就没审出什么东西来,如今抓的这些又能审出什么?不用浪费时间了,打几板子放了便是。”

“这布告的内容文笔比不上之前,内容却是时新的,说咱们吃喝无度、奢靡享受,所用所食皆民脂民膏,咱们多吃一口,许多百姓就要食不果腹……”杨知府回头扫了一眼那富丽堂皇的酒楼,不由得有些不寒而栗:“这布告说明什么?他们在吉安有写手,有书局印刷,而且一直有人盯着咱们的一举一动!”

那师爷重重点了点头,低声说道:“还有一事,城外有消息传来,城外大营里也出现了一些布告,没有张贴,撒在一些营帐之中,都是让官军不得祸害百姓,要迷途知返什么的,还有红营的俘虏政策之类的…….”

“城外大营已经派了人进城来通报,何参将应该不久之后就会知晓此事了……”那师爷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官军都是府外客军,又刚刚到来,这些布告不可能是官军自带的,只可能是城内的人放进去的,在下推测,应该是之前送酒肉犒军的人里出了鬼,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讯问?”

“犒军是知府衙门一手安排的,裘同知亲自布置,本府拍的板,真在那些人里头翻出鬼来,无论是官是吏,还是民夫民壮,咱们能脱得了干系?”杨知府瞪了那师爷一眼,朝着自己的轿子走去:“你别看姓何的一副豪爽模样,本府这般不给他面子,他心里还藏着怒呢!”

“若让他抓到把柄,到时候必然小题大做,要把本府搞倒搞臭,所以那些布告就绝不能是吉安的人放进去的,一口咬死,就算当场被抓了,也不能认!”

说话间,杨知府在师爷的扶持下摇摇晃晃上了轿子,师爷也钻进轿子里同乘,待起轿之后便急切的问道:“大人,您觉得那何参将能剿了石含山的那伙红营吗?”

“剿不了的,石含山凶险,当初大清入关都没把石含山清理清楚,那姓何的手里才四千多人,哪里能搞什么搜山?无非是借着剿贼的名义在永宁县烧杀抢掠而已!”杨知府摇了摇头,眉间却皱成了川字,问道:“老李,你是亲自去过永宁县的,依你看……姓何的此番出兵,能占到好吗?”

“难说!”那师爷长吁短叹的摇了摇头:“永宁县的百姓奉红营如神,官府的政令、朝廷的训旨,还不如红营工作队的一句话,而何参将……观他今日表现,虽说已经是意识到红营并非寻常山贼,可心中还是对其轻视的,最多也只是以吴军标准来评判红营,但依小人估计,红营出了永宁,远远不如吴军,但红营在永宁,吴军却远远不如他们。”

“如此,骄兵必败啊!”杨知府听明白了师爷的意思,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心里其实是希望何冲能够剿灭红营、最少也能将红营堵回石含山的,红营送了他不少银子,但银子哪里不能赚呢?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嘛。

红营在吉安府肆虐,就算不打进吉安城来,他这个知府也只能和他们虚与委蛇、苟且合作,尽力的捂着盖子维持一个吉安府平安无事的假象,可这盖子也不可能捂一辈子,万一被有心人揭了捅上朝廷,勾结反贼这条罪名,脖子上挨一刀是怎么也免不了的,指不定全家全族都得陪着一起下黄泉。

更何况他毕竟是大清的官,红营现在对他有合作的需求,但日后万一不需要他了呢?说不定就在公审台上给他定了个位子,当初红营在吉安城下公审,杀得人头滚滚的情景至今还让杨知府噩梦不断。

就算是保下命来,杨知府听说红营有“劳改”的刑罚,据说永宁县不少官吏官绅和头面人物被红营俘获之后,便送去了石含山中挖矿,至今音信全无,杨知府是江南世家出身,从小没吃苦受累过,让他去山里挖矿,还不如杀了他。

跟着红营一起造反更不可能了,大清坐拥天下,红营呢?一座贫瘠的石含山而已,这本账任谁都算得清楚,杨知府自然不会顶一个抄家灭族的大罪在头上。

所以最好的结果,便是红营从吉安府消失,除非吴军南下杀来,杨知府便能从此高枕无忧,安安心心在这江西富裕之地好生“经营”了。

但看到何参将这般情况、想到晚上拿到的那张布告,杨知府却是忧心忡忡,思绪都有些飘忽,师爷唤了好几声,杨知府才反应过来:“大人,之前邱知县送了那么多银子,说是若是有什么军务情况,让咱们帮忙通报一声,咱们要不要……”

“不要,无论公文还是私信,什么都不要往永宁县发!”杨知府冷哼一声:“谁说收了银子就要办事的?他们一夜之间就能把那布告贴的满城都是,连衙门门口都贴上了,如此神通广大,何参将的动向,还用咱们去通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姓何的与他们分出胜负之前,尽量不要去掺和他们的事,免得给姓何的知晓了,给咱们扣上一口掉脑袋的黑锅!”

杨知府掀开轿帘,看向空中的明月:“也不知永宁县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若是那些家伙连四千官军都对付不了……江西数万大军,他们哪有活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6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