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莲花楼:心愿系统为您服务

作者:易掌天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章 第四愿9

书名:莲花楼:心愿系统为您服务 作者:易掌天枢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8

青石板路蜿蜒于崇山峻岭间,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十数日的行程里,莲花楼载着三人晃晃悠悠,且行且歇。

李莲花时常驻足辨认山间药草,桃梓总被沿途的新奇玩意儿吸引得挪不开眼,而望舒则倚在窗边,任山风撩动她素色道袍的衣摆,眉眼间尽是淡然,仿佛世间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当清源山巍峨的轮廓终于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时,天边的晚霞正将云层浸染成瑰丽的橘红色。

李莲花轻抚着莲花楼的木质栏杆,目光悠远,感慨万千道:“总算到了。”

李莲花和桃梓要上山拜访旧友,但望舒却停下了脚步,只愿意留在山脚等他们。

她望着山中那若隐若现的山门,漫不经心地开口道:“我若是上门,就不是简单的拜访,说不定他们会以为我们是去砸场子的。”话语间云淡风轻,可那平静的神态下,却藏着比桃梓更深的傲慢。

她是道门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是道门的道子,是道门未来扛鼎之人,道佛之争自古有之,她从不轻易踏足佛门之地。但爹要拜访旧友,她自然也是不能阻止的。

她稳稳地坐在莲花楼里,慢条斯理地给自己泡茶,“我在这里等你们,顺便看着咱们的楼,别叫贼人再光顾一次。”

桃梓瞥了一眼莲花楼门上那把崭新的铜锁,嘴角勾起一抹促狭的笑意,挑眉道:“你就不怕我知道了回去的办法,不告诉你?”

望舒忽然笑出声,眼尾弯成好看的弧度:\"桃子弟弟,你当我三岁稚童?爹向来最疼我,便是真有什么秘密,也不会不告诉我。\"

说罢她转头看向李莲花,眼中带着一点软软的撒娇的意味,\"是吧,爹?”

她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突然就出现在这个世界了,她自然也不觉得和尚能搞明白,爹去拜访老和尚,除了能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别的恐怕什么也得不到。

望着小少女明亮的带着期盼的眼神,李莲花心头发软,他赶紧点头道:“自然不会。望舒不想去那就不去吧,我们也快去快回。普渡寺的斋饭可不怎么好吃,等我们回来,爹带你们去镇上吃馄饨。”

这地方距离百川院和普渡寺很近,虽然比较安全,但望舒只是一个小姑娘,他是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的。所以还是早去早回吧。

望舒得了李莲花的回应,满意地点点头,而后轻盈地走上二楼,坐在栏杆上,晃着脚丫子目送两人上山。

李莲花步伐悠闲,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桃梓则活力满满,没走几步便兴奋地蹦到前面去了。

山风徐徐,带着两人的谈话声飘进望舒的耳中。只听李莲花佯装无奈地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啊,不敬老,都不知道等等我这个老人家。”那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又有几分宠溺。

桃梓立刻又蹦跳着跑回来,笑嘻嘻地说:“爹,我扶着您走,这样可以吧?”

“唉哟,你拽着我干什么?衣服都给你抓坏了……”李莲花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嗔怪。

“坏了再去买,怕什么,咱们现在有钱……”桃梓满不在乎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少年的意气风发。

望舒听着两人的斗嘴,垂头看着手中的书,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个浅浅的笑容。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有这么一个闹腾的弟弟,好像也别有一番乐趣。

就在这时,山道上远远走来两人。乔婉娩一袭白衣,手持长剑,身姿优雅,只是眉眼间似有淡淡的愁绪;肖紫衿紧跟在她身旁,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温柔。

乔婉娩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侧着头坐在莲花楼二楼的望舒,神色瞬间怔愣。那少女的轮廓,似曾相识,却又无比陌生,恍惚间,竟让她想起了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

心中泛起一阵酸涩,她自嘲地笑了笑,真是疯了,怎会在一个陌生少女身上看到相夷的影子。

肖紫衿见她停下脚步,忙轻声询问:“阿娩,你怎么了?是不是走累了,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乔婉娩定了定神,对着肖紫衿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紫衿,我没事。”

说罢,她紧了紧手中的剑,目光在莲花楼门上“医馆”二字上扫过,“不了,我不累,我们继续走吧。”

从始至终,望舒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未曾将目光投向路过的两人。待他们走远后,她才不经意地抬头,目光恰好落在乔婉娩手中的剑上。

那剑的样式、纹路,竟与桃梓的剑极为相似。她心中暗自思忖:这把剑,跟桃梓那把好像一模一样?

阿娩,紫衿,百川院,跟少师一模一样的剑,桃梓的特殊来历,再结合酒楼中听到的那些江湖传闻,望舒的嘴角勾起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意。事情好像终于有点意思了。

夜幕逐渐降临,暮色如墨,将天地笼罩其中。李莲花和桃梓二人方才回转,李莲花神色淡淡,看不出什么,而桃梓却显而易见有些沮丧。

望舒眉头一扬,大概猜到了结果。果然不等她发问,桃梓就已经开口说出了结果。

“老和尚也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只道一切皆有缘法,该回去的时候就,想留也留不下,还安慰我们既来之,则安之。”

望舒不置可否,比起这个虚无缥缈的答案,她反而对桃梓身后背着的剑更为感兴趣,眼神不自觉地落在那剑柄之上,思绪翻涌。

李莲花看桃梓兴致不高的样子,为了缓解气氛,他建议道:“不如我下厨,给你们做顿好吃的?”他撸起袖子,好似马上就要大显身手一样。

桃梓瞬间跳了起来,拽着李莲花的胳膊往外走去:“您不是说带我们去镇上吃馄饨吗?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走吧。”他一边走,一边给望舒使眼色。

望舒心领神会,微笑着走在他们身后,关门锁门一气呵成。

李莲花有些惋惜地放下了袖子,“你们都想吃馄饨啊?”语气虽带着遗憾,眼中却布满了笑意。

“是啊,可想吃了。”桃梓立刻回应道,脸上满是期待。

“不是您给我们推荐的吗?难得来一次这边,不去尝尝可惜了。”望舒慢吞吞地道。

李莲花带着望舒与桃梓,循着馄饨摊飘来的香气拐进巷口。巴掌大的铺子前,几张木桌歪歪扭扭摆在青石板上,

即便过了饭点,仍有零星食客围坐,木筷敲击粗瓷碗的脆响,混着蒸腾热气,在晚风里织成细密的网。

\"哟,又来客人啦!\"系着靛蓝围裙的老大娘从灶台后探出身,眼角笑纹里盛着经年累月的烟火气。她麻利地擦了擦桌角,朝三人招手,“稍等片刻,前面就剩两桌啦。”

桃梓踮脚张望,瞥见大铁锅里浮沉着雪片似的馄饨,馋得直咽口水。等待间隙,他早耐不住性子,溜到隔壁摊子买了个芝麻烧饼,咬得满嘴掉渣。

此刻见李莲花要了四碗馄饨,圆眼睛瞪得溜圆:“爹,我们三个人,为什么要四碗?”

李莲花慢条斯理道:“你们一人一碗,剩下的都是我的。我好久没来吃了,多吃一碗不行吗?”他的目光扫过桃梓鼓鼓囊囊的腮帮子,带着几分揶揄。

老大娘正往竹漏里撒葱花,闻言笑着搭话:“客官瞧着面善,想必是咱们家的常客吧?不是大娘自夸,这汤底是用老母鸡和棒骨熬了整整三个时辰,馄饨皮都是自家擀的,薄得能透光呢!”

李莲花望着灶台上咕嘟冒泡的铜锅,思绪忽然飘回多年前。有一次他归来的晚了,错过了饭点,便循着味道到馄饨摊吃了一碗馄饨,当时只觉味道当真是鲜美至极,他那个的时候还想着下次一定要带阿娩来吃一回。

可惜,李相夷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后来竟然没有机会再吃第二回。如今想想,终究是年轻的时候浮华太盛,来去匆匆,错过了太多。

“是啊,以前吃过一次。”他垂眸轻笑,眼中藏着温柔的星光,“大娘家的馄饨,味道还是这般好。”

说话间,大娘已端着热气腾腾的馄饨上桌。李莲花盯着碗中袅袅升起的白雾,水汽模糊了视线,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的岁月。

“好吃。”桃梓夸张地叫了一声,清亮的少年音瞬间冲淡了李莲花的回忆,他烫得直哈气却舍不得松口的模样也逗笑了李莲花。

“慢慢吃,不够再要一份。”他给桃梓碗里添了两个馄饨,又转头向望舒询问。

望舒摇了摇头,她则慢条斯理地用调羹舀起馄饨,轻轻吹凉。她望着李莲花盯着馄饨出神的模样,忽然发现父亲眼中的疲惫比往日更深。眼前这个人不是她那个无所不能的父亲,这人明显要脆弱得多。

李莲花终于舀起一勺汤送入嘴里,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熟悉的味道漫上心头。有些过往,就像这碗馄饨,即便岁月更迭,仍在记忆深处,留着最温暖的温度。

饭后,他们分成了三路。李莲花要去买些米面粮油,以备不时之需;桃梓说要去买书,实则另有目的;望舒则打算随便逛逛,感受一下这座小镇的风土人情。

桃梓走进一家名为四海书局的店铺。书局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在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个淡淡的桃花标记。他什么书也不找,进门直奔掌柜那里。

他轻轻敲了敲三下桌子,“我家人病了,我想找医仙看病,不知医仙是否方便见我一面?”他语气沉稳,丝毫不见在李莲花面前的稚气。

掌柜的将人打量了一下,淡淡地道:“客人走错地方了吧?我们家开的是书局,不是医馆,客人若是想要求医,出门右拐,往前走五十米,有一家医馆,坐馆的孙大夫医术高强,药到病除。”

桃梓不慌不忙,继续道:“掌柜的也莫跟我来虚的。我家人的病,一般人看不了,只有医仙能治。若是能治好,十万两的诊金不是问题。”

“这个……”掌柜的有些犹豫,知道他们跟医仙谷有联系的人可不多。这小少年不仅知道,还直接找上门,或许有什么渊源也不一定。

桃梓看到他为难地神色,往桌上放了一个玉佩,那是他用一品坟带出来的玉,照着自己那枚身份玉佩雕刻的。

“掌柜的,你也不需要为难。只要将我这枚玉佩递上去。看看上面的意思,若是愿意见我就给我一个地址,若是不愿意,也给我回一个话。”

掌柜的这才答应了他。桃梓这才走到书架前,随意挑选了几本话本。毕竟说是来买书的,总不能一本书都不带回去。

望舒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动,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一家铁匠铺外面。店铺内炉火熊熊,火星四溅,铁匠师傅正在专心致志地锻造铁器,铁锤敲击铁块的声音铿锵有力。她想了想,果断走了进去。

铁匠铺的货架上放置着一些普普通通的刀剑,她一一看过去,目光没有半点停留。这些凡铁兵器,自然入不了她的法眼。

掌柜的并没有因为她的年纪而看轻了她,反而十分热情地招呼道,“小姑娘,是要买武器吗?”

望舒道:“你们这里定做一把剑需要多长时间?”

掌柜的道:“要看姑娘想要定做什么样的剑,快则三天,慢则七日。”

“太慢了。”望舒不满意这个答案,“一天可以吗?”

铸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掌柜的面露难色,“这个恐怕不行。铸剑讲究火候、材质,还要经过反复锻造、打磨,一天时间实在太仓促。。”

望舒看了他一眼,掏出一块金锭,“一天。这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重谢。我不追求品质,只要外形好看就可以。”

掌柜的看着那块金子,心中犹豫片刻,咬牙道:“三天内。”

望舒蹙眉道:“一天,最多两天。两天之内我要拿到铸好的剑。”

掌柜犹豫半晌后终于还是点了头:“可以。不知姑娘想要定做什么样的剑?”

“拿纸笔来。我画下来,你做。”

望舒的记性很好,绘画的技能也十分精湛。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她已经将少师剑画了出来,剑上的花纹、颜色以及重量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掌柜接过图纸,仔细端详,眼中露出惊讶之色:“姑娘,这剑的样式极为独特,若是按照图纸打造,恐怕……”

“照做便是。”望舒打断他的话,她转过头去,直视掌柜眼睛,掌柜眼神茫然了一瞬,然后就忘记了他想要说些什么,拿着图纸下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