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0章 满汉全席

书名: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9

紫禁城的春天,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随着“满汉一家亲”宴会的成功举办,大清上下一片欢腾。玄烨帝龙颜大悦,决定在御花园再次设宴,举办一场盛大的满汉全席,以进一步彰显满汉团结,并庆祝大清的繁荣昌盛。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满汉全席,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巅峰之作,汇集了满族与汉族的顶级菜肴,象征着大清的富强与和谐。韦小宝、双儿、查继佐与珂珂姑娘作为当红的功臣,自然被委以重任,协助宫廷御厨筹备这场盛宴。

“双儿,你负责监督甜品类的准备,继佐,你去检查肉类菜肴的烹饪。”韦小宝站在御膳房外,手持一份菜单,大声指挥着,“珂珂姑娘,你精通西洋礼仪,这次宴会上的餐具摆放就交给你了。”

众人领命散去,韦小宝则带着几名小太监,亲自前往御窖酒坊,挑选宴会上所需的美酒。他知道,这场宴会对玄烨帝来说意义重大,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御花园内,张灯结彩,宫女太监们忙碌地布置场地。长桌上,满汉双席并排而设,每道菜肴都经过精心雕琢,色香味俱全。双儿在甜品区忙碌,她亲自尝试每一道点心,确保其口感与卖相皆为上乘。

“双儿姑娘,这道‘松鼠鳜鱼’的糖醋汁再酸些就好了。”一名御厨恭敬地请示。双儿微笑着点头,亲自调整糖醋的比例,酸甜适中的味道立刻博得了御厨们的赞誉。

查继佐则在肉类菜肴区与御厨们商讨烹饪细节。他深知满族人偏爱烤制食品,而汉族人则更讲究蒸煮炖炒,因此在菜肴的准备上必须兼顾双方的口味。他亲自监督烤全羊的制作,确保其外皮酥脆,肉质鲜嫩。

珂珂姑娘在餐具摆放区,指导太监们按照西洋礼仪布置餐具。她将刀叉与筷子巧妙结合,既体现了满汉一家亲的理念,又不失国际风范。玄烨帝得知后,对珂珂的安排大加赞赏。

宴会当日下午,一切准备就绪。玄烨帝身着华丽的龙袍,在太监们的引导下步入御花园。文武百官与各方宾客纷纷起身行礼,山呼万岁。玄烨帝龙目微眯,环视一周,龙颜大悦。

“众爱卿,今日之宴,乃朕为彰显我大清满汉一家亲之理念所设。”玄烨帝的声音洪亮而威严,“望我大清臣民,无论满汉,皆能携手共进,共创繁荣。”

韦小宝、双儿、查继佐与珂珂姑娘站在前列,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的声音中透着无比的忠诚与自豪。

宴会正式开始,满汉双席的菜肴依次呈上。每道菜都经过精心设计,既展现了满族的豪放,又体现了汉族的精致。韦小宝亲自为玄烨帝介绍每道菜的寓意与特色,玄烨帝听后频频点头,甚是满意。

“小宝,这道‘四喜丸子’寓意吉祥,口感酥嫩,真是妙极。”玄烨帝夹起一块丸子放入嘴里,赞不绝口。

双儿则为宾客们讲解甜品的制作工艺,她的温婉与聪慧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查继佐与珂珂姑娘则在宴会上负责协调礼仪,确保宴会的每一环节都井然有序。

然而,正当宴会进行到高潮时,一名太监匆匆跑来,在韦小宝耳边低语。韦小宝听后面色一变,立刻起身向玄烨帝请示:“圣上,臣有要事禀报。”

玄烨帝挥手示意他说,韦小宝快步走到玄烨帝面前,轻声说道:“圣上,建宁党的余孽在宫外聚集,企图在宴会后发动骚乱。”

玄烨帝龙目微眯,沉声道:“早有防备。传朕旨意,命御林军与九门提督即刻出动,将叛贼一网打尽。”

韦小宝领命,迅速带领侍卫们赶往宫门。双儿与查继佐也紧随其后,珂珂姑娘则留在玄烨帝身边,协助维护宴会秩序。

宫门外,建宁党的余孽们果然聚集在一起,企图趁乱逃跑。韦小宝与侍卫们如神兵天降,迅速将他们包围。经过一番激战,建宁党的余孽被悉数拿下。

“圣上,建宁党的余孽已全部被捕。”韦小宝满身血污地回到御花园,向玄烨帝复命。

玄烨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尔等又立大功。今日之宴,因尔等而圆满。”

随着夜幕降临,御花园的灯火更加璀璨。宾客们在欢快的音乐中载歌载舞,满汉一家亲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得以升华。而韦小宝与双儿们的传奇,也在这一刻,达到了新的巅峰。

玄烨帝站在高台之上,望着眼前的盛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诚而勇敢的臣子,大清的江山必将稳固千秋。

而在这场传奇的最后篇章中,韦小宝与双儿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大清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7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