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35章 国家不会亡 你们就不会亡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下午五点整,天色已经渐暗,冬日的太阳显得格外吝啬。

落日的余晖勉强穿透雨幕,洒在难民收纳点,但那微弱的光芒很快被冻雨和泥泞吞噬。

张涵把军大衣的衣领扯到下巴,布料外层的防水涂层在冻雨中泛着油光,却挡不住冰粒顺着衣领钻进后颈。

他向外走了几步,看着泥浆里漂浮的柴油沫子被冻成琥珀色,突然觉得那些挣扎的难民倒像被封在树脂里的昆虫标本,失去了生机,只剩下本能的挣扎。

“妈的,这他妈就是现代版的《地狱图》啊。”张涵低声嘟囔着,声音被冻雨淹没的无影无踪。

他环顾四周,难民们或站或蹲,有的人蜷缩在一起,试图用彼此的身体取暖,有的人则紧紧抱着怀里的孩子,眼神中满是无助和迷茫。

冻雨无情地打在他们的身上,混杂着泥水顺着他们的衣领流下,浸透了本就湿润的衣物。

然而,不等张涵继续抱怨,远处士兵组成的警戒线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喝令声。

张涵抬头望去,看到士兵们排成一列,与最前方的难民保持着大概20米的距离,手持武器,枪口昂起三十度,保持着警惕的姿态。

雨水砸在防暴盾牌上,最前排士兵的战术手套渗水,却纹丝不动。

沈崇武站在一辆装甲车的车顶,双手握着扩音器,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但在这雨幕中显得有些微弱:“所有人——给我——立刻——集合!这是国家最高指示!它决定你们是活下来,还是死在这难民收纳点!”

周围的士兵也跟着重复起来,声音在雨幕中交织成一片嘈杂:“所有人集合,有国家最高指示!”

“男的往左!女的带孩子往右!”列兵陈大毛扯着嗓子跟着喊,他用枪托杵着泥地维持平衡,军靴内侧渗进的冰水让他每踩一步都像踩在冰镩上,冷得他直咬牙。

当看到一个女人抱着孩子试图挤到男队里,他赶忙伸手去拦,但沾满泥浆的手掌在对方肩头滑了个空。

那女人怀里的孩子突然嚎哭起来,尖利的哭声撕开雨幕。

她慌乱地拍着孩子,防雨布裹着的襁褓被雨水浸透,露出一角苍白的襁褓布。

“别哭了别哭了!”陈大毛下意识地跟着哄,喉结上下滚动,冻疮开裂的耳垂渗出血珠,在雨水中晕开淡红。

“碍事的小屁孩。”张涵瞟了一眼,继续往前走,试图找到一个雨势稍小的地方。

止痛药还是有着一定效果的,吃下去后,膝盖没有像刚才那样疼痛,至少恢复了一定的行动能力。

就像是濒死之人,打上了一根肾上腺素,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

难民们听到士兵的喊声后开始慌乱地移动,有的人互相推搡,有的人抱着孩子不知所措。

人群中,一个老人艰难地挪动着脚步,他的大衣破了两个洞,雨水顺着破洞流进领口,但他依然机械地跟着队伍往前挪动,浑浊的眼睛盯着脚下的泥浆。

一个年轻女人抱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她不断用手擦拭着脸上的雨水,试图让孩子更暖和一些,但衣服早已被雨水浸透,无济于事。

当难民们逐渐集中起来后,人群像一锅煮沸的水般开始翻腾。

原本在冻雨中僵立了一个多小时的难民们,心中的不满早已被雨水泡得发胀,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有事快说,有屁快放!我们不是你们关在养猪圈里的猪!”一个中年男人突然暴起,扯着沙哑的嗓子吼道。他的喉结在瘦削的脖颈上剧烈滚动,沾满泥浆的工装外套下摆被愤怒掀起,露出腰间被雨水浸透的皮带。身边的女人死死攥住他的胳膊,指甲几乎要掐进他青筋暴起的皮肤里,惊恐的眼神像受惊的鹿。

“我们没有食物,没有水,就连最基本的防雨用品都没有,你们让我们在这里等死吗?”另一个妇女拖着浮肿的双腿挪到人群中央,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显然是感冒了。

张涵往后退了几步,蹲下身子,难民们的抱怨声在他耳畔此起彼伏,但那些声音在他听来,却显得如此幼稚可笑。

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话语权从来不是靠嘴皮子就能争取来的。

武器在谁手中,谁才有话语权,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这些难民却始终无法明白。

他们还以为这是在和平年代,以为自己依然可以像在安稳的生活中那样,挥舞着法律的条文,高喊着人权的口号,就能让士兵们不敢开枪,或者放下武器跟他们讲道理。

可他们不知道,当灾难降临,当生存都成了问题,那些所谓的法律和人权,早就变得一文不值。

雨水噼啪砸在扩音器上,沈崇武突然转身抽出92式手枪,枪口对准天空,\"砰\"地就是一枪。

子弹击碎天空中飘落的几滴雨水,被撕裂的水珠在极寒中凝固成晶莹的冰晶,如同被定格的钻石碎片。

难民的抱怨声瞬间戛然而止,人群中的哭喊被枪声震得支离破碎。

沈崇武跳下装甲车,军靴在泥浆里砸出深坑:“听清楚了!从现在起,你们不是难民,而是合众国战时动员兵!懂吗!”

说话的同时,他扯开被雨水浸透的战术背心,露出内侧鲜红的党员徽章:“我沈崇武以合众国党团员身份向你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将与国家节节挂钩,国家不亡,你们就不会亡...”

其余的士兵也跟着呐喊起来,声音在雨幕中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声浪:“国家不亡,你们就不会亡!”

每一声呐喊都像是重锤砸在泥浆里,震得人群中的张涵瑟瑟发抖。

“完蛋了,真被抓壮丁了。”张涵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一屁股坐在泥地上,泥浆瞬间浸透了他的裤子,冰凉的湿气顺着裤腿往肉里钻。

他双手撑在泥地上,早已磨破的掌心被碎石硌得生疼,可眼神却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仿佛在看一出荒诞的闹剧。

他原本只想在难民收纳点多停留一天,等待朱大常他们。

这个计划简单得像张白纸:找个可以暂时休息的地方,领点食物,等同伴。

可现在,他的命运被这声枪响彻底改写。

张涵突然想起几年前在征兵站的经历,体检表上那行鲜红的字迹:“心脏二级甲等不合格”,像一把刀插在胸口。

他本想堂堂正正穿上军装,却被拒之门外;如今不想当兵,却被强行征召,这世道比讽刺小说还离谱。

张涵眼神已经呆滞,沈崇武的那句:“国家不亡,你们就不会亡!”

令他想起了在临海市博物馆里那尊青铜鼎,鼎身上刻着“国之重器”,可底座却被血迹染红。

每个朝代的青铜器,都是用百姓的白骨浇铸的。这所谓的“国家”,不过是堆砌在士兵坟头上的纪念碑。

泥浆突然溅了他一脸,张涵这才发现人群开始骚动。

前排的难民突然扑倒在地,泥浆随着跪姿迸溅,瞬间将那张惊恐的脸糊成狰狞的泥面具。

他徒劳地扒着泥地,浑浊的泪水在泥浆里冲出两道浅沟:\"长官!我还有老娘在……\"话音未落,一名士兵的步枪枪托已精准砸中他后颈,他猛地向前一扑,身体重重砸在烂泥里,激起一片腥臭水花。

沈崇武快步跨过飞溅的泥点,军靴在稀泥里留下歪斜的脚印,用手枪顶住男人太阳穴,枪身随着吼声微微震颤:“站起来!当兵不好吗?你得像个爷们!”

“长官,可我还有老娘要养啊!”男人用手撑地,仰着头,鼻血顺着法令纹蜿蜒而下,在下巴与泥浆汇流成褐红溪涧,“要是我上前线了……我母亲她……”

“政府会安置!”沈崇武扯着沙哑的喉咙,军靴碾过水洼时溅起的泥浆糊了半张脸。

他转身避开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却撞见身后推搡的人群。

孕妇挺着大肚在雨中趔趄,行动缓慢的老汉正艰难挪动,泥地里传来婴儿尖利的哭嚎。

“政府会安置的吧?”沈崇武又重复了一句,忽然觉得军装上的国徽沉得像块生铁。

……

泥泞的土地上,积水汇聚成一条条浑浊的小溪,人们艰难地在其中挪动着脚步。

“女性靠右!拖家带口的往左侧挪!壮年男人全部在中间列队!”

“所有人不要试图浑水摸鱼,任何躲避征召,或逃避征召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的惩处。”

张涵艰难地撑着泥地爬起身,他看见士兵们正在用沾满泥浆的手将人群撕裂重组。

女性被推向右侧时,高跟鞋陷入泥浆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拖家带口的群体被推向左侧时,孩子的哭声与老人的咳嗽声交织成绝望的背景音。

“都给我站稳了!谁敢往队伍外迈一步,老子的手枪可不认人!”

中间列队的壮年们被驱赶成三列纵队,有人试图混进家庭区,或许是想逃避这未知的命运,或许是想回到亲人的身边,哪怕只是一时的安慰。

然而,旁边一名士兵紧紧抓住男人的衣领,猛地用力一拽,衣领被扯得发出“嘶啦”一声裂响。

男人被突如其来的拉力猛地向后仰去,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双脚不由自主地抬起,险些摔倒,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扯士兵的手臂,但被士兵一把甩开。

“想跟你娘们儿一起睡是吧?等见了感染者,也这么想靠女人?”士兵凑近男人的脸,鼻息喷在他脸上,粗重的呼吸声带着威胁之意,他恶狠狠地盯着男人,双手用力将他往回一推。

男人的身体如同被重物撞到一般,猛地向后倒去,双腿在空中晃了一晃,接着重重地砸回队伍中。

被推回队伍后,男人踉跄了几步,身子摇晃着差点摔倒。

身旁的士兵下意识地伸出胳膊顶了他一下,才让他勉强站稳。

随着士兵们的喝令声,列队的难民们开始自发调整间距,泥浆在他们的靴底碾出气泡,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

“都是猪脑子吗?排队都不会排,拉上前线了,你们怎么跟感染者作战?”

而人群中,有人低声反驳:“我看不是作战吧?反而更像是去送死。”

这声音虽小,却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道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无奈。

“送死又能怎么办?” 张涵低着头挤进中间的队伍,这场面令他想到了在临海市被编入平民自卫军的场面。

那时,他也是这样被人群裹挟,被迫踏上一条未知的道路。

“好不容易从临海市和云林县逃出来。”

“最终,还是难逃死亡吗?”

张涵感觉自己的腿有些发软,这不应该啊!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坚强,能够面对一切。

但此刻,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场景,听着士兵们的怒吼声,他突然觉得这泥浆地好像就是新的屠宰场,而他刚从待宰的圈里被拖到了屠宰台。

被编入部队拉上前线时,屠刀将会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而屠夫就是那些致命的感染者。

张涵摸出了藏在怀里的两块面包,被体温焐化的雨水在面包表面形成细密水珠,沿着焦壳裂纹汇聚成浑浊的水线。

原本金黄的表皮被泡成深褐色,边缘开始发白起皱,几处较大的孔洞里积着泥浆。

内瓤部分纤维明显松散,原本紧实的气孔被水泡撑大,呈现出海绵状的灰白色。

拇指按下去时,整块面包突然塌陷出一个软洞,浑浊的水汽裹着发霉的酸涩扑上面庞。

张涵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历史的画面。

那个被史学家轻描淡写为“五胡乱华”的黑暗年代。

西晋末年,中原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灾难之中。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胡人部落联盟趁中原内乱之际,纷纷入侵中原地区,建立了多个割据政权。

这些胡人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原大地一片狼藉。

根据《洛阳伽蓝记》中对当时流民的惨状的记载,无数的汉人百姓被迫逃离家园,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他们在逃亡的路上,遭受着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

而那些不幸被胡人俘虏的流民,更是面临着悲惨的命运。

阿单氏部族的弯刀在火光中淬出蓝光。

铜锅支在焦黑的尸骨架上,油脂在沸水中翻滚成诡异的金黄,冻僵的孩童尸首随着气泡浮沉。

羯人头领用骨箸挑起半透明的皮肉,蘸着掺血的盐粒大笑,锅上熬汤的冻尸,油脂在水面上漂浮。

“现在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张涵低下头,伸手进军大衣内袋里,摸了摸布洛芬上那凹痕。

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滴在泥浆里,混着泥水变成深褐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