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72章 江风剪青鬓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临江中学主教学楼三层,靠右的教室门口,那块“初三4班”的塑料班牌早已褪成浅灰色,边角像被啃食过般卷翘着,左下角还留着半只用黑色记号笔勾勒的卡通乌龟。

龟壳上歪歪扭扭写着“王浩欠我三块橡皮”,是多年前某个学生恶作剧的残迹。

“我再交代一遍,没有旅部手令,谁踏出门半步,老子亲自把他拎到宪兵队!别到时候哭丧着脸说‘排长救命’,老子丢不起这人!”

排长吴俊的右手搭在门框上,目光扫过堆在后排的课桌椅,那些木质家具摞得歪歪扭扭,金属椅腿刮擦地面的划痕交错纵横,最上层的课桌抽屉半敞着,掉出半截卷边的练习本。

“是”教室里响起参差不齐的回应,三十几个声音里混着疲惫的嘟囔和敷衍的尾音。

二十多平米的空间里,士兵们正蜷着身子铺防寒垫,深绿色的垫子边缘磨得起球。

步枪三三两两地斜靠在课桌腿旁、墙角边,枪管随意指向各个方向,有的对着积灰的讲台,有的斜睨着结霜的窗户,还有几支被堆在教室角落。

“老李,排长说明天我们就得上江防防线了,你老小子咋想的?”张涵单膝跪在靠窗位置,使劲推平垫子上的皱褶。

窗玻璃结着冰花,能听见外头的风把校牌吹得叮当响,离江面太近了,连空气里都带着股潮气。

“想这些干啥?”老李侧过身,膝盖压得垫子边缘的毛球直往下陷,“有这闲心,我还不如多想想今天晚上吃啥?”

“吃个蛋蛋锤。”张涵压低声音骂道,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愤懑,“真上了江防,咱们可就得跟感染者打抢滩登陆战了,那些鬼玩意可比1944年诺曼底的美军还要猛,我们就连德军都不如,虽然有着飞机大炮,江上还停着军舰,可你也不看看我们这些人的货色。”

老李手里的动作猛地一停,鼻孔突然猛地往里吸气,随后缓缓呼出,那声叹息沉得像是从嗓子里挤出来的,“那还不是得上啊……刚才排长才交代完,说一会儿从城里请来的金牌理发师,会来给咱理个帅气的发型。”

“理就理呗。”张涵嘴上应着,可那眼神却忍不住偷瞄了一眼门口,吴排长正背对着教室抽烟,“咱们又不是清朝兵,犯不着留发不留头。”

“那剪了头发也活不了多久啊。”老李已经把防寒垫整理好,但还在机械地动着手,其实他心里怕得要命,就盼着能靠这动作忘掉恐惧。 “真到了防线上,咱们就是沙滩上的沙子,啥时候被江水吞了都不知道。”

“我可不是沙子。”张涵动作逐渐加重,垫子边缘的线头被他扯下几根,“老子是食人鱼,谁要我命,我就要谁死,天大地大,老子命最大。”

老李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股说不出的苦味,头终于抬了起来,略微直起身子看向窗外。

远处的江面泛着铁青色,像块巨大的冰块,“你记不记得咱们进城时的那老太太?”他的声音轻了些,仿佛怕被风听见,“抱着儿子的照片直哭,说‘江里的水鬼收替身’,咱现在守的这条江,指不定底下全是等着拉垫背的冤魂。说不定咱们前脚刚上防线,后脚就被水鬼拽进江里,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这条江里埋着不下百万的人命啊。”张涵想起了云林县的场景,军队开着铲车“轰隆隆”地把尸体推进江里,尸体的衣服还滴着血,就被冻成冰棍,碎冰撞着尸体的膝盖,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冤魂要找,也该找那些把他们推进江里的人,跟咱这帮被硬拽来的老百姓较什么劲?”

吴排长在门口咳了一声,佝偻着腰踱进来,靴底碾灭烟头,火星子溅在结霜的地面上转瞬熄灭。

“都他娘的给我利索点,理发师马上拎着推子进门,甭想顶着鸡窝脑袋上防线。”

“兵就得有个兵样,都给老子记牢了,剃了头凉快,省得老子从冰窟窿里捞你们尸首时,还得拽着头发往外拖!”

教室里传来零散的附和声,混杂着几声叹息,像被强行挤出的闷哼。

张涵和老李的目光匆匆一碰,又马上移开,头低得像是要埋进防寒垫里。

老李的喉结动了动,声音几乎被周围杂音吞没:“你说,真有水鬼这回事不?”

张涵没抬头,手里的垫子角被他反复折着,折痕越来越深。

老李见状,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窗上的冰花不知何时裂了道细缝,窄得像根银针,却直直扎在他眼角。

那冰缝在风里颤啊颤,恍惚间像是江底有双眼睛,透过薄冰,盯着屋里这群等着上阵的炮灰,连眼睛都一眨不眨。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终于在天边褪尽最后一缕橙红。

无尽的黑暗压着教学楼尖顶,雪粒子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

张涵盯着窗台上结的冰花发呆,直到后颈被冷风刺得一缩。

教室门‘咔嗒’一声被排长推开,冷风卷着细雪灌进来,跟着挤进个拎着理发工具箱的青年。

“全体起立,两列纵队!”

教室内的征召兵仓促站起身,张涵迅速猫腰钻到队伍中间,他清楚这是兵营里的“头等大事”躲不过,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早理早超生。

吴排长堵在门口负手而立,抬手指向老李说道:“你,从后面搬张椅子上讲台,其他人,从左起,依次来。”

“是,排长!”老李慌忙抬手敬礼,只是看着格外别扭,腰也不自主地往前倾,活像一个二鬼子。

青年蹲在工具箱前捣鼓锂电池:“哪位大哥先来?我这推子带陶瓷刀头,零下三十度不卡发茬。”他抬头看见老李地中海发型在灯下泛青,忽然笑出虎牙,“这位哥头顶这块‘战略缓冲区’够宽敞,我给您设计个渐变寸头,既能防头盔磨皮,又能当红外隐身区。”

“去你娘的隐身区。”老李把椅子墩在讲台上,一屁股坐下,“赶紧的,老子就一句话,推子稳当点,别让老子顶着个狗啃的瓢儿上战场。”

推子刚启动,嗡嗡声像被关在罐头里的苍蝇,在头顶绕了一圈。

老李突然压低声音,瓮声瓮气地说:“你手可得稳着点,虽然是剃光头,可还是得剃的像个人样。”

“放心吧,我都懂。”青年理发师手腕灵活地转着推子,陶瓷刀头刮过头皮的触感像砂纸磨过冻僵的树皮。

轮到第二个新兵米泉勇时,他刚坐下,推子才挨着鬓角,他的肩膀就止不住地颤,后背弓起来,像要躲开什么。

是害怕推子下一秒划破皮肤,还是害怕这道青茬会成为奔赴前线的印记?

碎发簌簌跌在课桌上,他膝盖抵着讲台腿,不受控地“嗑嗑”轻颤,木椅与地面摩擦出细碎的响,混着推子嗡鸣钻进耳蜗。

明明知道钢刀下无处可躲,后颈却仍本能地往后缩,像他曾在高数课上躲避飞来的黑板擦。

只是这次要躲开的,是即将划破所有公式与梦想的,真实的风雪与极致的残忍。

理发师皱了皱眉,轻声说:“别怕,碎发要是掉脖子里痒,哥给你吹。” 他手上没停,推子稳稳地往前走。

推子绕到耳后,米泉勇的牙关突然紧得发抖,咯咯响,一滴眼泪“叭嗒”掉下来,砸在课桌缝里,碎成两半,盯着地上那一缕黑发,眼神空空的,像是在看一本被撕了页的武侠小说。

“给我剃个像样的美式寸头,死也得死出个样来。”张涵跃上木凳时,故意咧开嘴笑,装作一副洒脱的模样,掌根重重拍在椅面上,震得讲台上的粉笔盒蹦了蹦。

“美式寸头?行啊,保准让你在滩头阵地帅过好莱坞大兵。”理发师换了个9毫米刀头,卡扣轻响混着锂电池电流声。

“反正你看着来。”张涵双手扶膝,努力挺直腰板。“你能在这屋里,边烤火边耍推子,可是老子们以后在江堤上拿命换的安稳。”

理发师刚把推子凑近张涵后脑勺,手猛地一抖,推子差点滑到张涵耳朵上。

“兄弟,你这话……” 他声音低下来,手里的推子稳了稳,“我懂,可你这话,沉啊。”

他深知张涵没有半句虚言。

后方的安稳,全赖这些从街巷市井、车间课堂征召来的士兵用肩扛着。

给其他士兵剃头时,他们不经意间透露出,入伍首日通讯工具便被全数收缴,唯有拖家带口的人能在登记时拨通一通报平安的电话,话未说完,听筒已被排长攥紧。

军队收缴通讯工具,正是要堵住这些征召兵的嘴。

强征本就是戳不得的疮疤,更何况他们将在前线目睹最真实的战况。

冻裂的战壕里凝结着未干的血冰,退潮时会露出半截人体残骸,那些浸在江水里的惨状,若随着手机信号传出去,足以让后方的暖炕都跟着发颤。

作为在县城开了三年理发店的手艺人,他太懂有些真相就像碎发,落在心里会硌得生疼,如果不加以管控,怕是要在这寒冬里,再添把烧不尽的火。

推子的嗡鸣声渐渐停下,张涵伸手摸了摸新剃的寸头,短短的发茬扎得掌心直痒痒。

“成了,兄弟。”理发师一边低头收拾着推子,一边说道,“别管咋样,一定要活下来。”

张涵弯腰捡起地上一缕碎发,在指间捻了捻,冲理发师扬了扬:“兄弟,借你这推子剪了魂。老子得留这么一绺头发给江神,它要是认错人,把咱当替死鬼拽进冰窟窿里,那可就冤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2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