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74章 冰线之上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从尚有三度暖意的室内跌进户外,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如同一记重锤,鼻腔里残存的热气便被瞬间抽走,冻得张涵喉管发紧,刺痛感直冲天灵盖,眼眶瞬间泛起生理性的泪水。

鹅毛大的雪花漫天狂舞,飘落在士兵们冒着白气的头顶。积雪压得帽檐低垂,有些新兵的眉毛和睫毛都结满了白霜。

雪花刚触到温热的脖颈,便被升腾的热气融化为冰水,顺着衣领灌进后背。

张涵喘着粗气,每一口呼吸都像在吞咽掺着钢针的冰水,肺部被冻得生疼。他将步枪枪带挂在脖子上,双手死死攥住枪管和枪托。

四周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呼出的白雾在极寒中迅速凝结成细小冰晶,悬浮在空中,如同笼罩着一层朦胧的冰纱。

两侧押解的老兵健步如飞,不时用枪托敲打落在队尾的新兵:“磨蹭什么?想喂江里的冰窟窿?”

三辆跨斗摩托轰鸣着从队伍两侧特意留出的通道驶过,车上的中高级军官们身着笔挺的军大衣,围裹着厚实的围巾,目光平静地扫过队伍。

最前方摩托的挎斗里,中校双腿优雅地交叠,双手捧着鎏金镶边的银色保温杯。他小口抿着热饮,每咽下一口,都要用围巾内侧的羊绒仔细擦拭嘴角,生怕留下半点水渍。

见队伍行进如同蜗牛,他将身子往厚实的皮毛内衬里缩了缩,用杯底不轻不重地敲了敲副官肩膀:“让三营把步子迈大点,江防部署要是误了时辰,谁都担待不起。”

副官半个身子探过来,几乎贴到中校耳边,压低声音说:“已经是最快速度了,但是路面结冰,不少新兵都摔了跟头,再加快恐怕......”

话未说完,中校立刻把保温杯换到左手,右手不耐烦地挥了挥:“我只要结果。”说完便扭头看向别处,用戴着手套的手指反复摩挲保温杯盖。

副官无奈地笑了笑,挺直身子敬了个礼:“是,长官。”军靴在摩托踏板上打滑,险些摔倒,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又立刻掏出对讲机传达命令。

寒风卷着雪粒扑在他冻得通红的脸上,他却不敢伸手擦拭,只能眯着眼,任由冰晶在睫毛上越结越厚。

最后一辆摩托缓缓减速,少校原本交叉抱在胸前的手臂松开,睁开眼睛。

不远处一名士兵摔倒在冰面上,被老兵用枪托催促着起身。

少校坐直身子,微微皱起眉头,抬手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冲着队伍大声喊道:“行军纪律不能松,所有人加快速度!”

喊声被寒风吹得断断续续,但语气里的严厉让队伍明显加快了脚步。

喊完后,少校重新靠回座位,闭上眼睛,双手又抱回胸前。

对于这些军官来说,他们绝不能像士兵那样在风雪里狼狈奔命,毕竟前线的作战指挥需要保持清醒头脑与威严仪态。

这条始建于2010年的环江大道的柏油路面早已破败不堪,龟裂的纹路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大块的沥青剥落,露出底下灰白的碎石路基。

每跑一步,碎石就会硌得脚底生疼,军靴底与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道路中央凸起的冰棱裹着枯叶和碎冰,在车灯的照射下泛着幽蓝的光。

不时有士兵因打滑踉跄摔倒,膝盖撞在冰面上发出闷响,又在老兵\"他娘的,不想活了?\"的呵斥声中,拖着发麻的双腿匆忙爬起。

“小...小张,搭把手,我实在是跑不动了。”老李整个人几乎要栽倒在张涵身上,冻得发紫的手指死死揪住他的大衣后摆,膝盖还在不受控制地打颤,“原来开大货车,一脚油门就出去老远,现在扛着枪跑两公里,真是要了老命了。”

张涵被拽得一个趔趄,反手一把推开老李的手:“那你这个老东西跟那些摩托上的军官们说,说你年纪大了,让他们可怜可怜你。”

老李吓得一激灵,脚步反而加快了几分:“那可不敢啊,我怕一会被抓典型啊,就咱这大头兵,敢去跟军官争位置?”

“知道就好。”张涵紧跟上前方的士兵,偏头压低声音,余光警惕地扫过押解的老兵,“老东西,长点记性。”

“当官的嘴皮子一动就是军令,咱们喘气声大了都算抗命。”他突然模仿起中校端保温杯的样子,“就像刚才那些老爷,喝着热茶还嫌咱们慢,他们动动嘴,咱们就得拿命跑。”

老李呼出的白气混着颤音:“那…那他们就不怕遭报应?”

“报应?”张涵先是错愕地瞪大眼睛,随即脖颈猛地后仰,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等咱们冻死在江防线上,他们连名字都记不住。”

“记住,在这儿命是自己的,但怎么用命,得听他们的,就像那些油松,说砍还不是眨眼的事!”

老李猛地抽回手,哑着嗓子道:“别说了,心巴子疼…等打完这仗…我想回……”

话没说完,队伍突然加速,两人被裹挟着踉跄向前,在风雪中跌跌撞撞地吞咽下未说完的话。

当环江大道尽头的界碑撞入眼帘时,呼啸的北风里突然裹挟着浓烈的硝烟味。

这里是一座公园,一座在和平时期颇负盛名的江边公园。

入口处,标志性的拱门歪斜着,上面的琉璃瓦大多已经掉落,碎成一片片躺在雪地里,被薄冰覆盖,反射着寒光。

原本的鲜花丛消失不见,只剩下被冻得硬邦邦的黑色泥土,几株残败的花枝孤零零地立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那些供人漫步的石板路,如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裂痕,缝隙里填满了积雪与冰块,有些石板甚至已经被掀翻,杂乱地堆在一旁。

路边的路灯东倒西歪,玻璃灯罩破碎不堪,电线裸露在外,被寒风吹得左右摇晃,发出滋滋的声响。

偶尔有雪团坠落,砸在被积雪掩埋的长椅上。

那些供游人休憩长椅只剩下模糊的轮廓,靠背的金属支架在雪堆里若隐若现。

三辆跨斗摩托同时急刹,履带在冰面擦出刺耳声响。

中校掀开保温杯盖轻抿一口,喉结微动:“按预定部署换防。”

……

穿过一条略显泥泞的道路,江防工事群出现在眼前。

那些灰黑色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以正六边形阵列矗立,半人高的防弹护墙连接着蛛网般的交通壕,每隔十米就有一处凹陷的半圆形掩体,那是专为抵御曲射火力设计的防炮洞。

队伍的脚步声明显滞缓下来,新兵们踮着脚张望。

排长吴俊默不作声地站在队伍前端,他心里清楚,这些准确来说,应该是平民的士兵都没见过这样森严的防御工事,好奇的目光中又透着不安,谁都不知道自己要在这条防线上坚守多久,也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

张涵猫着腰凑近最近的防炮洞,洞口仅七十多厘米高,一米来宽的入口被手工缝制的棉帘遮挡着,粗布上歪歪扭扭地纳着补丁,边角处还缀着褪色的碎花布。

掀开帘子,洞内弥漫着潮湿的铁锈味,墙角堆着弹药箱,箱盖上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小心轻放”。

地面铺着层薄木板,上面扔着半条结满白霜的棉被,旁边铁皮桶里残留着发黑的炭灰,显然是生火取暖留下的痕迹。

张涵低头钻了进去,头顶几乎擦着洞顶粗糙的混凝土。

洞内空间逼仄得令人窒息,他忽然意识到,这狭窄的方寸之地不仅是民兵们躲避风雪、轮换休息的场所,更是生死关头的最后庇护所。

“奶奶的,这下是真来当老鼠了。”张涵弯着腰,脊背几乎贴地,狼狈地退出防炮洞。

外面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他的脸颊,他抬起头,正巧一发迫击炮弹击中江面的冰层,巨大的冲击力让碎冰如霰般迸溅,在灰暗的天幕下闪烁着寒光。

那迫击炮弹激起的冰雾还未消散,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

堡垒群距离滩头不过100多米,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当感染者登上滩头防线的瞬间,这里将成为沸腾的炼狱。

感染者潮水般涌来时,爆炸的火光会将江面映成血色,这些蜷缩在逼仄空间里的士兵,既要握紧步枪抵御潮水般的攻势,又要在己方炮火的震颤中,用身体死死抵住随时可能坍塌的洞壁。

随着继续朝里深入,岗哨上飘扬的壁水市第二民兵师的旗帜在风中剧烈颤抖。

“民兵师?”张涵的脑海中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不禁想起临海市那些预备役士兵,他们糟糕的战斗力给张涵留下了极差的印象,战斗意志十分薄弱。

而眼前这些民兵,竟然要直面敌军守在最前线?

寒风夹带着雪粒打在脸上,张涵突然意识到,防线上的兵力空缺,远不是“捉襟见肘”能形容的。

正想着,掩体厚重的铁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几道身影陆续走了出来。

为首的中年人约莫四十多岁,脸上的皮肤被风吹得黝黑皲裂,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细小的冰晶,每走一步都带着明显的僵硬。

大概是长时间在低温中值守落下的毛病,他肩膀上的民兵少尉军衔边缘已经起毛,在雪光下微微晃动,像是随时都会被风刮走。

少尉身后跟着的几人,模样更是狼狈不堪。有人鬓角完全染成了白霜,分不清是头发还是积雪,最年轻的那个小伙子,大概也就三十出头,走路时一瘸一拐,左腿每落下一次,都要靠手中的步枪用力支撑,脸上却咬着牙,强撑着不让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

“可算等到换防部队了。”少尉快步上前,伸出的手掌布满冻疮和裂口,指节肿大变形,紧紧握住吴俊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却掩盖不住手的颤抖,“弟兄们守了整整一个星期了。”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每说一个字,都伴随着浓重的白雾和压抑的咳嗽。

吴俊笑着拍了拍对方手背:“辛苦你们了。”但笑意只浮在嘴角,眼睛里满是复杂的神色。

交接过程安静得可怕,只能听见雪花落在地上的簌簌声,以及偶尔寒风呼啸的呜咽。

民兵们沉默地移交登记簿,冻得发紫的指节紧紧攥着钢笔,在交接单上签下名字时,笔尖在纸张上打滑,墨迹晕染开来。

有人交接完后,只是默默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掩体收拾东西,连头都没有回;有人张了张嘴,可最终什么也没说。

这些民兵,本就是防线建立之初,兵源不足,从城里各行各业紧急征调的普通人。

此刻的沉默,大概就是他们对这残酷现实最无奈的回应。

当最后一个民兵拖着装满个人物品的编织袋,身影消失在防区转角。

米泉勇把步枪往臂弯里又夹了夹,冻得发紫的嘴唇翕动:“排长,我饿了,啥时候开饭?”

吴俊伸手摸向口袋,摸出半截皱巴巴的烟卷叼在嘴上,猛吸一口后,呛人的烟味混着白雾从鼻孔喷出,他转头冲着蜷缩在防炮洞口的瘦高个喊道:“陈大蔫!跑后勤那催一趟,磨蹭啥呢!”又扬了扬被雪水洇湿的烟盒,塑料包装发出沙沙的脆响,“旅里补给到了,军标二等,烟管够,还有水果糖。”

张涵从口袋掏出同样皱巴巴的半截烟,扒拉开挡在身前的士兵,凑到吴俊跟前时带起一阵冷风:\"排长,借个火。\"打火机清脆的\"咔嗒\"声响起,火苗窜起的瞬间,他眯着眼深吸一口,吐出的烟圈在寒风里扭曲成团。香烟的暖意爬上喉头,他说话也跟着大胆起来:\"排长,你别说...我咋越看越像断头饭呢?\"

吴俊用夹着烟的手指戳了戳张涵胸口,笑骂道:“你小子就会嘴贫,有断头饭吃都不错了。”指节敲了敲身旁的混凝土墙面,发出沉闷的回响,\"南方大撤退的时候,我们旅有支部队部队被打散在山里,有人嚼了三天树皮,最后... \"话音戛然而止,他用袖口蹭了蹭冻红的鼻尖,“都他妈别瞎想,吃饱了才有力气把那些怪物打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8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