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77章 浮木与星火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临近中午12点,迷雾依旧阴沉,微弱阳光难以穿透。

炮击已经持续将近四个小时了。

起初,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防线上的众人肝胆俱裂,有人慌乱中连钢盔都扣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尖锐的破空声,以及脚下土地不间断的震颤,逐渐成了他们耳中熟悉的“背景音”。

有人开始在防炮洞里补觉,用棉塞堵住耳朵,蜷缩在潮湿的角落里。

感染者将于今晚或明早进攻的通知于10点钟左右下发到了每一名士兵。

张涵如释重负地从防炮洞中爬出,洞内狭小逼仄的空间让他浑身难受,而老李失禁后刺鼻的尿骚味更是熏得他几欲作呕。

他倚靠着冰冷的壕壁,盯着江对岸不断腾起的火光,眼神空洞而麻木。

小时候躺在草地数星星,微光忽明忽暗,像藏着秘密;现在对岸的火光也是这般闪烁,却映得人眼眶发酸。

经历了无数次虚惊后,“狼来了”的疲惫感早已深深烙进骨髓,让他对任何消息都提不起兴致。

更让张涵感到荒唐的是,班长大个刚才弯着腰在战壕内穿梭,腋下夹着“单兵生存守则”的册子,像发传单似的挨个往士兵手里塞。

他随意翻开,首页用醒目的红笔写着“守土至死,寸步不退”,下方还配着一张滑稽的卡通插图:一个戴着钢盔、端着刺刀的小人,英姿飒爽地站在高地上,脚下是一群面目狰狞的感染者,旁边配文“碧血丹心,誓卫家国”。

再往后翻,内容不过是些老生常谈:受伤时如何用简陋的绷带包扎,步枪卡壳时的处理步骤,射击时要保持沉着冷静……

张涵下意识摸向腰间的急救包,50厘米长的帆布包崭新得反光,拉链头还缠着保护塑料膜。

这是跟随着今早的补给一同到达的,打开后,里面的物品摆放整齐:两卷洁白的三角巾叠得方方正正,无菌绷带的真空包装印着清晰的生产批号,压迫式束缚带的魔术贴还带着硬挺的出厂质感,连角落里那瓶止血粉都规规矩矩卡在固定槽里。

最底下的密封药包用防潮塑料袋封装,十二粒消炎片、八颗止痛药嵌在定制硅胶模内,连防潮剂都单独用铝箔纸包着。

然而,除了这些基础药片,连处理烧伤、蛇毒的应急药剂都不见踪影。

这配置和他见过的正规部队急救包比起来,就像小孩手里的玩具枪和真家伙的区别。

“好钢用在刀刃上?”张涵扯了扯嘴角,把药包甩回原位。

拉链拉动时卡了下,原来是里头塞着的绷带卷太厚,边角的线头被挤得炸开。

上级大概早就清楚,就算配发整箱药品,到了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这群连伤口消毒都手忙脚乱的\"士兵\",怕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往伤口上撒消炎粉,还是该先捆止血带。

再齐全的急救包到了他们手里,不过是装满药片和布条的帆布口袋。

这哪里是什么生存守则,分明就是应付民兵的训练手册!他们这群人,连最基本的训练都没完成,原定三天的训练计划,被感染者突如其来的进攻压缩到只剩可怜的半天,如今却要拿着这样一本手册,去面对随时可能吞噬生命的残酷战场。

“炮灰也想死出个人样?”钢盔滑到鼻尖挡住视线,张涵没去扶正,就这么半眯着眼顺着交通壕望去。

拐角处,米泉勇双腿弯曲着坐在地上,后背紧贴着潮湿的壕壁。

融化的雪水顺着裤管往上渗,冻得他不断挪动屁股调整姿势。

新发的军靴早裹满泥浆,鞋面被碎石刮出一道道白痕,连鞋带都成了灰黑色。

每当远处传来炮响,他的肩膀就猛地一抖,脖颈迅速往衣领里缩,双手死死攥着步枪。

不到一米外的防炮洞里,老李弓着背蹲在阴影里,夹着香烟的手指微微发抖。

香烟冒出的细烟从帆布门帘缝隙钻出来,刚飘到冷空气里就散开了。

防线上安静得可怕,平时一发现动静就噼里啪啦扫射的机枪、步枪,现在全都没了声儿。

有人盯着发霉的壕壁发呆,有人把水壶举到嘴边,犹豫半天又放了回去。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这让人窒息的恐惧。

……

239旅防线后方,十余辆挂着红十字的军用卡车轮胎碾过满地碎石缓缓停下。

江心公园原本的地砖大多碎裂,裸露的泥土上结着冰壳,枯黄的野草从缝隙里钻出,沾着褐色的污渍。

200多名身穿迷彩服,臂章上挂着红十字的女兵依次下车。

刘雅琴把急救箱换到左手,右手撑着车厢边缘,小心翼翼的跳下车厢。

双脚刚落地,她的靴子就陷进半融的泥雪里,冰水顺着鞋底边缘渗进袜子,冻得脚趾瞬间蜷缩。

对岸传来的炮击震得地面微微发颤,她的膝盖不自觉地跟着抖动。

四周安静得可怕,只有寒风掠过残破路灯杆的呜咽声。

路灯杆上缠绕着断裂的电线,在风中摇晃着撞击金属杆。

从对岸吹来的江风,裹挟着腐臭味风,打在她没被迷彩帽遮住的脸颊上,她伸手抹了把脸,摸到嘴角黏着几根被冻住的头发,发丝生硬地扯着皮肤。

在后方培训时,军医反复用投影仪展示过战地救治的照片:血肉模糊的伤员、浸泡在血泊中的绷带、被简易担架抬下的士兵。

但此刻眼前的一切太过真实,真实得让她感到恐惧。

这就是她们即将面对的战场,而她们,不过是一群刚完成基础急救训练的新兵。

刘雅琴低头看了眼急救箱,箱角的部队编号“第21战地医疗营”被磨得有些模糊,那是她昨天亲手用记号笔描过的。

最初上级打算将她们编入各作战连队,可侦察情报显示感染者竟学会了使用枪械,这个方案不得不紧急叫停。

更关键的是,高层顾虑女性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

尽管没人公开承认,但数据显示,女性在高强度战斗中的崩溃率比男性高出近五成。

“雅琴,愣着干啥呢?”昊阳军医从副驾驶跳下,快步走近时带着消毒水混合汗味的气息,还有淡淡的烟味,他在距离她半步处停下,目光扫过她通红的手指,喉结动了动。

粗糙的手掌探进裤兜摸索了一阵,掏出个已经不怎么热乎的暖手宝,外壳还沾着细碎的绒毛:“手都冻红了,早知道该给你多塞两个。”

“没…事啊!”刘雅琴慌忙抬头,迷彩帽檐下的耳朵泛起红晕。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能被调到这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步兵旅,全靠昊阳帮忙。

当同期医护兵被塞进征召部队或杂牌军时,是他以\"专业考核优异\"为由,将她的档案调到了239旅。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特殊关照此刻清晰浮现:每次整理装备,她的急救箱总会多出两包水果糖和巧克力。

讲解止血带使用时,昊阳对着满脸雀斑的大妈三言两语就失去耐心,却会半弯着腰,手把手教她调整绑带的松紧度,温热的呼吸扫过耳畔。

就在昨天的模拟考核,她错把肾上腺素当成镇痛剂注入模拟伤员体内,评审组拍桌质问时,也是他笑着打圆场:\"新同志难免紧张。\"

此刻看着他迷彩服后背大片汗渍,还有胸口别着的那枚樱花形状急救徽章,那是她随手送的小物件,没想到他一直戴着。

刘雅琴突然觉得喉头发苦,分不清胸腔里翻涌的,究竟是感激,还是某种更复杂的情绪。

“好了,别害怕,有我在。”昊阳不动声色地伸手,指腹擦过她冰凉的手背,接过急救箱。

金属箱柄上还留着她的体温,“咱们这在后方,就算崩溃了,我们也有反应的时间。”

“嗯。”刘雅琴极为配合地松开手,指尖在迷彩裤上蹭了蹭,试图擦掉掌心的汗。

“走吧。”昊阳与刘雅琴并排向前走去,他的作战靴踩在碎石上发出咯吱声,比她的脚步重了许多。

两人沉默地走了十几步,昊阳停下脚步,歪着头打量片刻:“看到那棵歪脖子树没?我们把主帐篷扎在那儿,能挡点风。”

“阿昊。”刘雅琴突然出声,“谢谢你。”

“有啥好谢谢的?”昊阳侧目温柔的看着她,“举手之劳而已,况且你本来做的就很好啊,这叫靠自己。”他的语气带着惯有的调侃,却伸手轻轻碰了碰她垂落的发丝,动作快得像躲避火光。

“嗯。”刘雅琴不知如何接话,她垂下头,迷彩帽檐遮住眼底翻涌的情绪,继续朝前走去。

记忆的齿轮不受控地倒转回临海市。

张涵拽着她的手腕在断壁残垣间狂奔,粗重的喘息喷在她后颈:“女人真他妈是累赘。”

她当时浑身湿透,心中的委屈无法诉说,冻僵的手指死死攥着对方衣角,为了能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多活一刻,她只能咬着牙,默认那些不堪入耳的暗示。

每一个寒夜,她都在恐惧与屈辱中数着心跳,那些用尊严换来的庇护,不过是悬崖边摇摇欲坠的藤蔓。

明知随时会断裂,却不得不将全部重量托付。

可她不敢松开哪怕一根手指,因为松手就意味着坠入深渊,连做\"累赘\"的资格都不再拥有。

寒风卷起碎雪扑在脸上,刘雅琴却感觉鼻尖有些发酸,一滴泪水悄然滴下。

泪水刚滑落就结成冰珠,刺痛脸颊。

“怎么哭啦?是不是害怕呀?”昊阳的声音突然近在耳畔,他先摘下手套攥在掌心,才抬手替她拂去睫毛上的雪粒,擦过皮肤时带着体温的暖意,让她下意识偏头躲开。

昊阳动作一顿,转而用手套边缘轻轻蹭掉她脸上的泪痕,粗粝的布料擦过皮肤时带着细微的摩擦感。

远处传来女兵们搬运物资的呼喊,混着帆布帐篷支架摇晃的吱呀声。

昊阳却恍若未闻,垂眸专注地替她整理歪斜的红十字臂章,他修长的手指捏着布料两角,指腹反复按压褶皱处,直到臂章平整服帖地贴在她肩头。

末了,他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臂章边缘的线头,轻声道:\"我的小姑娘,要做最勇敢的白衣战士。\"

“嗯。”刘雅琴小声应着,原来当有人愿意半弯着腰,手把手教她处理伤口时,那些绝境中滋生的“好感”,不过是溺水者错把浮萍认作浮木。

被珍视、被呵护的感觉,与曾经的屈辱形成鲜明对比。

古有虞姬为项羽自刎乌江,却不知若她早知霸王末路,是否还会将生命交付?

亦如陈圆圆委身吴三桂,乱世浮萍般辗转,若能抓住更好的浮木,又有谁愿困守泥潭?

这从来不是背叛,而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生存本能。

女性在绝境中为求活命,能将灵魂典当给魔鬼;一旦触到更好的选择,便会像甩掉腐肉般果决。

就像干涸河床里的鱼,抓住第一缕活水便不再回望龟裂的故土。

如今全家只剩她一人,在这个崩坏的世界里,活着不是卑微地乞讨庇护,而是挺直脊梁,攥紧自己的命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9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