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90章 悲剧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第19征召师后方,山林中的风雪刮得更加猛烈。

大片雪花斜斜掠过天际,先是在枯黄的草尖凝成霜花,继而顺着草茎堆叠成蓬松的雪锥。

几棵老松在狂风中剧烈摇晃,树杈间,三只灰松鼠紧紧扒着粗糙的树皮。

它们蓬松的大尾巴几乎炸开,细瘦的后腿因寒冷和恐惧微微发颤,圆溜溜的眼睛紧盯着山谷内的混乱景象。

其中一只松鼠突然用前爪捂住脸颊,胡须随着剧烈的呼吸不住抖动,另两只则把自己团成毛球,试图躲进枝叶缝隙里,却仍止不住好奇地探出脑袋张望。

“立即后撤!谁敢越线,子弹不认人!”

宪兵上尉目光凶狠的扫视众人,可膝盖却在战术护膝下微微打晃。

这是他军旅生涯第一次直面如此规模的溃逃潮,后方涌动的人像黑色的浪,几乎要漫过他身后的步战车。

“放我们出去!你们宪兵躲在后面装什么威风?”一名满脸泥污的列兵从人群中挤出来,扯着嗓子喊道,“有本事自己上战场打感染者,拦我们算什么能耐?等感染者来了,看你们还能不能这么横!”

“兄弟们,别听他吓唬人!”躲在人群后方的中士推开身边的人,挥舞着手臂煽动道,“他们就三百人,咱们上千人还怕他们?要是敢开枪,咱们就冲上去拼命!我就不信,他们真敢向自己人开火,到时候我们一举报,这可是赤裸裸的屠杀,他们担得起责任吗?”

朱大常手臂紧紧架着汤向荣的腋下,两人在拥挤的溃兵潮中寸步难行。

前方500米处的环江大道清晰可见,柏油路面被车灯照得发亮,这是此刻众人眼中唯一能通往生路的通道。

相较于两侧被积雪完全覆盖的山林,这条平坦的道路无疑是最佳选择,即便它此刻被重重封锁。

三百多名宪兵呈扇形分布在道路中央,战术手电的光束在人群中交错扫动,道路两侧的两辆92式轮式步战车虎视眈眈。

路中间用沙袋堆起简易工事,五挺重机枪的已经上膛。

副射手肩膀死死抵住弹链箱,防止箱体在晃动中移位,手指紧紧勾住弹链节。

主射手把脸颊直接贴在冰冷的枪托上,脖颈保持僵硬的角度,食指第一关节扣进扳机护圈。

两人都屏住呼吸,等待随时可能响起的枪响。

宪兵中军衔最高的少校仍试图安抚道:“各位冷静!指挥部已经安排了支援!预计10分钟内抵达,请大家返回阵地!”他的声音被寒风扯得断断续续,很快淹没在溃兵们的叫骂声中。

“少骗人了!支援在哪里?”一名脸上缠着绷带的士兵挥舞着拳头,“老子在前线感染者倒是见了不少,援兵一个没瞅见,让他们自己去打感染者!就知道让我们送死是吧?”

“就是!等支援来了,我们早都喂感染者了!”

此起彼伏的叫骂声里,人群开始向前推搡,前排的宪兵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枪口微微上扬。

这就是逃兵,任宪兵军官如何声嘶力竭地劝说,如何拍胸脯保证支援马上就到,都无法动摇他们分毫。

他们那被战争彻底击碎的斗志,早已无法挽回。

只剩下胸膛中那颗还在“扑通扑通”跳动的心脏,无声证明着他们还算是个人,还挂着士兵的名号。

汤向荣的步枪枪托已经在雪地上拖行了许久,防弹衣像一块巨石坠在身上。

经过两公里的奔袭,他的脚步虚浮,每说一个字都要大口喘气,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大常...咱们要不从旁边的山林绕出去吧,堵在这里根本不行啊,那些宪兵不可能放我们出去的...”他的嘴唇干裂出血,脸上满是汗水和泥污混合的痕迹。

朱大常一手紧握步枪,保险栓已经打开,另一只手死死架住汤向荣的胳肢窝:“怎么跑啊?”他用枪管指了指两侧,“树林和草丛全被积雪盖住了,一脚踩下去可能就是陷阱。根本分不清方向,进去就出不来!”

“留在这儿就有活路?”汤向荣突然抬起头,面色灰暗如纸,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濒临崩溃的颤抖,“班长跑的时候连句招呼都不打!现在宪兵的枪口对着我们,感染者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你告诉我怎么活?”

“我他妈能怎么办?”朱大常恼怒地甩开他的手,见汤向荣晃了晃要摔倒,又立刻伸手扶住,“往山上爬?你看看那斜坡!”他指着近乎垂直的山体,“40度的冰坡,爬三步滑两步!除非你长了防滑爪,不然上去就是找死!”

这个被村民叫做胡风谷的地方,两侧斜坡近乎垂直地耸立着,高度足有三四十米。

已经有溃兵尝试攀爬。他们扒着灌木根系或凸起岩石向上挪动,但只要踩滑一步,就会顺着斜坡翻滚而下。

雪层下暗藏的枯枝戳进皮肉,凸起的岩石撞得人骨头生疼。

有人摔在半坡的灌木上,被枝桠勾住才勉强停住,疼得直抽气;有人一路滚到坡底,瘫在雪地里半天爬不起来。

积雪下的情况完全无法判断。

一脚踩下去,可能陷入松软的雪窝,也可能磕在坚硬的岩石上,更糟的是踩空掉进暗坑。

摔下去的人发出痛苦惨叫,可呼啸的北风很快就把声音吹散。

面对愤怒的逃兵,宪兵们在指挥下缓缓后退,尽量不与其发生冲突,队列始终保持整齐,他们手持枪械,却将枪口微微上扬,不敢随意指向溃兵。

即便拥有重火力优势,可每个人都清楚,稍有不慎就会点燃冲突的引线。

溃兵的人数早已超过一千,后方还不断有人涌来。

一旦交火,人数呈劣势的宪兵绝对吃亏。

前排士兵每后退一步,都要迅速与身旁战友确认间距,确保防御阵型稳固。

“稳住!别乱!”上尉的喊声在推搡的嘈杂声中显得微弱。

宪兵与溃兵维持着微妙的距离,既不贴近引发攻击,也不疏远丧失威慑。

两侧步战车同步缓慢后移,车载机枪随着人群动向转动,时刻保持警惕。

后方传来金属碰撞的声响,几名宪兵正快速拆解重机枪,将枪管、弹链箱和三脚架分批拖拽,赶往后方重新构筑阵地。

“这场猫鼠游戏,是时候结束了。”宪兵少校掀开步战车舱盖,攥紧对讲机贴在耳畔,电流杂音中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目光扫过溃兵队伍里几个举着拳头叫嚣的身影,冻得发青的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等友军抵达,这些逃兵将被重新武装,作为先头部队扑向感染者肆虐的阵地。

至于反抗?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过是螳臂挡车,自寻死路罢了,一群逃兵,怎么能跟机械化部队所抗衡?

少校摩挲着腰间的配枪,此刻他必须耐着性子安抚,对讲机里每传来一句援军临近的通报,都让他攥紧枪柄的手更加用力。

等局势逆转,军法的枪口绝不会再偏移半分。

三四分钟的僵持里,逃兵队伍中,几名基层军官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他们都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起初被恐惧裹挟着盲目奔逃,此刻冷静下来,终于将宪兵的拦截、对讲机里反复播报的\"援军将至\",与战场上那些不成文的规矩串联起来。

“想拖延时间是吧?我就看一发生交火,怎么拖延时间?”一名中尉压低声音喃喃自语,悄然向后退了半步,将自己藏进溃兵组成的人墙缝隙间,只露出一截黑洞洞的手枪枪口。

5.8毫米手枪弹虽然受制于弹壳内有限的火药装药,威力远不及步枪弹。

近距离即便击中要害,也未必能瞬间放倒穿防弹衣的宪兵。

可方才试举步枪时,枪托却被溃兵们挤在躯体的缝隙间动弹不得,枪管还不断磕在旁人的钢盔上,连基本的瞄准都无法完成。

但这些都无关紧要了,只要枪响,肯定会有人下意识跟着开枪,一场混乱在所难免。

那些早就红了眼的溃兵,会把子弹射向任何移动的目标,根本不会分辨是敌人还是自己人。过去并肩作战的袍泽,此刻都会变成挡在枪口前的障碍物。

队伍拥挤得密不透风,在风雪中推搡晃动。

每一次身体碰撞,都让他手中的枪管大幅度偏移,瞄准宪兵头盔的准星跟着剧烈晃动,好几次即将扣动扳机,都因为突如其来的推搡而错失机会。

“滚开,没脑子的东西,死到临头了,还在被人家温水煮青蛙呢!”他猛地踹开身前两个抱头瑟缩的士兵。

两步跨上积雪覆盖的土坡后,终于从两名逃兵交错的脑袋缝隙间,捕捉到最前排宪兵上尉的侧脸。

与其成为任人宰割的弃子,不如赌上这一枪,在宪兵队反应过来前撕开突围的口子。

“砰砰”两声枪响,正在枝桠间观察溃兵动向的三只松鼠,细小的前爪骤然松开树皮。

它们立起不足巴掌长的身躯,粉色鼻尖急促翕动,灰褐色毛发因恐惧炸成绒球,顺着树洞缝隙闪电般钻了进去,只留下几片被尾巴扫落的松针,在寒风中打着旋儿飘落。

那名上尉不知是走了狗屎运,还是干什么?

子弹擦着钢盔边缘飞过,带起的火星迸溅在他侧脸,烫得皮肤瞬间红肿。

可这枚失去准头的子弹并未就此停歇,发生跳弹后,以刁钻的角度斜扎进他身后一名宪兵的脖颈。

尽管经过反弹,5.8毫米手枪弹依旧保持着足以致命的动能,弹头撕裂颈侧动脉的瞬间。

宪兵身体后仰,喉管里发出类似被掐住般的“呃”声。他双手死死捂住脖颈,指缝间立刻渗出汩汩鲜血,动脉喷溅的血柱顺着指缝往外涌,随着他剧烈颤抖的动作,血滴甩落在周围的雪地上,晕开点点暗红。

失去支撑的65公斤躯体直直向后倾倒,背部重重砸在身后宪兵身上。

后方宪兵被这股冲击力撞得踉跄后退,脚跟在结冰的地面打滑,两人纠缠着向后跌去,连带拽倒旁边的士兵。

周围宪兵呆立当场,有人脸色煞白,有人握枪的手止不住颤抖。

溃兵队伍先是猛地一滞,随即在基层军官的嘶吼中爆发出骚动。

“冲!趁他们乱了!”此起彼伏的喊叫声中,不知谁打响了第二枪。

宪兵上尉脸色瞬间煞白,颤抖的手指摸着钢盔上的擦痕,突然惊魂未定地喊道:“开火!都他妈给我开火!”

前排溃兵和宪兵离声源最近,两排步枪同时举平。

溃兵歪斜的钢盔带子卡在耳后,盔体随着急促呼吸晃荡,整张脸被硝烟熏得黢黑,即便匆忙用雪水洗过,眉骨、鼻翼仍嵌着洗不净的火药残渣。

而对面的宪兵虽然军容齐整,保持着站姿,防风镜后的双眼却布满血丝,头盔带子因长时间佩戴在脸颊压出红痕。

二十米的对峙线上,食指同时下压,金属击锤撞击底火的脆响此起彼伏。

士兵们混着白汽的粗重喘息,裹挟着雪粒炸开。

这场景与19世纪的排队枪毙如出一辙。

同样整齐的战线,同样待宰的血肉之躯,只是火枪换成了自动步枪,铅弹变成了高速穿甲弹,而死亡的效率,比百年前更甚。

前排士兵几乎在同一瞬间中弹,7.62毫米子弹贯穿宪兵躯体时,防弹衣被巨大动能撕开豁口,后背炸开的血雾在空气中凝成细密的血珠。

5.8毫米子弹穿透溃兵身体,在后背烫出焦黑的贯穿伤,破碎的血肉混着弹片飞溅而出。

一名宪兵跪倒在地,双手死死按住大腿上不断喷涌的动脉伤口,温热的血柱染红了右侧战友的作战裤。

他刚要开口求救,后背就被持枪推进的士兵抵住,\"别他妈挡路!\"

话音未落,新一波子弹就穿透了两人的躯体。

濒死的溃兵在雪地上剧烈抽搐,腹部被5.8毫米子弹撕开的伤口里,断裂的肠子正被身后士兵的军靴反复碾轧。

\"别踩...求你...\"他的哀求变成含混的呜咽,破碎的内脏在军靴下挤出淡黄色的浆液。

冻土被脑浆与鲜血浸染成暗紫色;尚未断气的士兵捂着前后贯通的伤口踉跄后退。

后排士兵踩着同伴的尸骸顶上前,狭窄山谷里枪管几乎怼着对方防弹衣开火。

这批原本作战意志被摧毁的溃兵,在面对同伴切断了自己最后的退路时,爆发出了少有的斗志。

而宪兵却也死守阵地,不退一步,双方的伤亡在急剧增加。

雪地上的尸体越堆越高,活着的人踩着同伴温热的尸体继续突进,人命在这里已经成为了数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14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