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1159章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构想

王鸿涛冥思苦想,忽然灵机一动,为何不顺势启动滇省事业单位改革?

各省行政机构改革已经结束,大框架已经构建好了,但行政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还非常臃肿,很多单位人浮于事,吃闲饭、养闲人是普遍现象,拿着工资不干活。有些事业单位十几个人干一项工作,都是“趟趟活”“月活”“季度活”,可能一两个月就把全年的工作全部干完,剩下的时间就是“养膘”,让群众非常反感,同时加大了财政供养负担。

事业单位改革,难点就是领导安置问题,至于干部,去哪干工作基本一个样,区别就是忙点、闲点。

既然这次要查处那么多的**干部,空缺的都是领导岗位,岂不是天赐良机,干脆顺势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给搞了,免得处理一批人,还得提拔一批人,再招考一批人。等到几年后事业单位改革,人事压力又转回来了。

至于如何改革,这根本不是问题,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毕竟亲身经历过,印象相当深刻。

王鸿涛做事雷厉风行,想到这些后马上动起来,亲自开始撰写《滇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结合记忆中的方案,再加上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新方案会更科学,更具操作性。

整整两天,除了必要的工作,王鸿涛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噼噼啪啪敲键盘。

秘书白承志瞧见后说:“书记,您公务繁忙,交给我吧!”

王鸿涛笑道:“这个不能假手于人,是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些想法只能我自己敲出来。你和纪委联系一下,时刻关注专案组的工作进展。”

“好的,书记!”

两天后,方案初稿形成!王鸿涛伸了个懒腰,把秘书白承志叫进来,让他通知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组织部、纪委、人社厅、财政厅、省编办一把手到办公室商谈工作,并让把《方案》复印了几份。

常务副省长邱亚民第一个到,进门后说道:“书记,正好有项工作要请示,关于办公用房面积超标。”

王鸿涛问道:“我的办公室超标吗?”

邱亚民笑道:“整个省委、省政府大院都不存在超标,主要是大院外的单位,他们自己修的办公大楼超标问题比较严重,还是市、县两级。”

王鸿涛说道:“那就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整改,这个问题不得马虎。”

邱亚民说:“各地区、各部门都有整改的决心,问题是很多领导的办公室需要改变格局、重新装修,往小缩,又是一笔费用。”

王鸿涛马上否决:“瞎胡闹!整顿办公用房面积超标,是为维护政府政府廉洁形象的客观要求,如果在整改的过程中再花钱,意义何在?会让老百姓说我们‘脱裤子放屁’,尽搞花架子!我给你定个原则,领导办公室超标,可以调换,超标的办公室可以作为集体办公用;在整改的过程中要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不允许重复建设,不允许浪费资金!”

正好副书记李刚进来了,听了个话尾,插言说:“书记的提醒很及时,我昨天看了个报道,甘省有个市的办公大楼,彻底就行了改造,花了几百万。‘歪嘴和尚’念‘歪经’,重复浪费,完全违背了中央整改的初衷!”

王鸿涛点了点头说:“近年来,节约型政府建设已经一步一步走进国人的视野。中央提出‘八项规定’,降低‘三公’浪费,严控接待标准等行政开支,政府开支已经明显削减。

下一步,我们要聚焦经费开支、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等重点领域,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动出台制度标准。省直部门公用经费单项定额标准下调10%。清理一次性项目和到期项目,非基本民生类省直专项经费压减10%,按照常年性结余的50%、一次性结余的10%、结转资金的5%和实拨账户资金的10%核减部门支出控制数。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自然是重中之重,但可以压缩的财政支出还是在会议、‘三公’等方面。其中会议费最具有压缩的空间。一个100人左右全省性的会议,在哪里开,费用大不一样。在酒店开,本地的要有住宿费,会务组要房间,会议室要花钱。如果在单位最大的会议室开,只要花外地会议人员的住宿费即可。但是,有的人大、政协的会议,一律要求住宿,哪怕你的家就在百米之外。因此,节约型机关应该包括节约型党委、节约型纪委、节约型人大、节约型政协、节约型高校等等。”

虽是闲聊,但几人迅速拿出笔记本认真的记录王鸿涛的讲话。

等人到齐后,王鸿涛笑道:“一项办公房超标,让我想到了这些,不过确实该抓抓。今天叫你们来,是要谈一项工作。反腐的事情你们都清楚,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领导被免职,甚至是追究刑事责任。空缺出大量的领导岗位,我们得想个办法解决。中央今年的会议,已经提出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正在谋划出台政策。我想借此机会,率先在滇省实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应该是人事压力最小的良机!这是我这两天的成果,大家先看看。”

人社厅长杨国强赶忙起身,替大家分发材料。然后每个人都聚精会神的研读拿到手的《滇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

都是老江湖,不一会大家就看出书记拟定的《改革方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确实能让全省事业单位最大限度达到“瘦身”效果。

等大家看的差不多时,王鸿涛说道:“我在县里调研的时候,去过一个农业局,下设15个二级事业单位,有些单位**个人,全年只干一项工作,工作轻松到无以复加,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政府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不是用来养闲人,是要让他们为人民服务!而且,在基层存在大量忙的能忙死、闲的能闲死的情况,有些老资格干部就像‘大爷’一样被供奉着,说不得、用不得,但又有很多单位叫嚷着无人可用。不改革,老百姓要骂娘,而且已经开始骂娘,影响相当恶劣,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李刚说道:“书记说的没错,有些单位名字生僻到我听都没听过,一年只干一项工作,只用一个月就能干完。有些单位职能完全重合,还各行其是,各花各的经费,造成极大的资金、资源浪费。还有些单位工作已经结束了,机构还在保留,政府花钱养着闲人,但有些单位人手又不够用。各种乱象层不出穷,老百姓怨声载道,我觉得改革势在必行!”

邱亚民说:“是呀,包括我们省直机关,存在大量人浮于事现象,有些年轻干部刚上班就开始躺平,更别说那些老干部,极度缺乏责任心。只干手头屁大点工作,对领导布置的其它工作百般推脱,一句‘我不会’推的十万八千里,这样下去很危险!”

王鸿涛说道:“方案大家都看了,主要针对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要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事业编制只减不增。

推进转企改制。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

完善过渡政策。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转制过程中实施‘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有的级别不降、待遇不变。允许出现合并后的单位有十几个领导,有几十人、上百人的超编现象。但是编制核定必须要科学、合理,以后单位‘只出不进’,用二三十年时间把现有的人员自然消化,等单位空编后才可招考进人。事业单位实行限额控制,事业编制实行总量管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