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 第1497章 希望城一揽子计划(二)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第1497章 希望城一揽子计划(二)

作者:唐风汉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8 11:31:53 来源:书海阁

有不少工厂也在积极的自救,比方说从管道内迁出来的子弹厂和炮弹厂,他们的人不缺、设备也很充足,可是就没有钢铁,那还能生产个屁,只能每天弄点复装子弹。

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可以说除了造纸厂、香烟厂、糖果厂之外,希望城的工厂就没有几个叫人省心的。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

渔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华人华裔的商业发展很快,还有一批小作坊是拔地而起,数量足足有5-600家,看样子这些华侨的经商思维都非常的发达。

既然如此,那杨锋就从头开始帮希望城建立工业基础,优先解决源头的问题,好带动左右行业的发展。

发出一条命令,马上调两万名伪军俘虏,调他们去煤矿挖掘,好给发电厂提供充足的燃料。

接着是再调两万俘虏,去铁矿山作苦役,弄到矿石来支援钢铁厂。

什么?苏岛上只有两座小型铁矿,压根就容纳不了这么多矿工?

这个太简单了!

杨锋直接兑换了一份苏岛的矿场分布图,很多本地人都不知晓的宝藏,随随便便的就被杨锋给点了出来。

这样等钢铁厂产出钢铁,下游的什么铸造厂、卡车厂、军工厂、农具厂、脸盆厂就全能够盘活了。

明明有这么多的免费劳力,干嘛不好好的运用?

至于其他化工类的、纺织类的、食品加工类的、工程建设类的工厂,杨锋也决心多方面的寻求人才。

日本人中的俘虏、美军伤员中的专家,还有从三王山那边直接派遣过来。

当然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真正想要这些行业兴旺发达,还是得培养自己的人员顶上去。

可是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杨锋一口气建立的那30所学校了。

虽说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这些学校依旧是呈现半死不活的状态,其中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没有足够的老师,一个是没有足够的学校。

还有就是学生学习需要时间,哪怕是最初级的技术,也得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训,眼下就恰巧是一个要命的空窗期。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人口的问题。

对此杨锋的对策主要就是这么几个。

一是坚持奖励生育的政策,给妇女儿童更好的待遇、更多的配额,这是在为将来打基础,丁点都马虎不得,交给苗苗管控杨锋还是非常放心的。

一是继续从东南亚各地招募华人华裔,毕竟这个速度最快,效果也最好,完全可以说万岛的势力就是这么聚集起来的。

不过这里面也有点问题,通常聚集过来的人口,对万岛没什么归属感,不少都是迫于日军和本地人的压迫,坦白说这个没什么好法子,只能是加强教育,趁着日军还没有投降,不然就连这样的都吸引不来了。

这次拿下半个哇岛,杨锋相信人口或许能增加个几十万、一百万,毕竟看到万岛的主体、看到万岛的主张和作为之后,各地华人华裔肯定会自发的聚集过来。

还有一个则是加快从川地、从三王山往这边的迁徙。

中国人都有故土难离的观念,越是农户还越是跟土地的牵绊更深。

杨锋没法子扭转这种千百年才形成的顽强信念,他能够做的就是把一些活不下去的人,被各种原因赶离土地的人送到万岛来,让他们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三王山电影公司,不是派出一组人到希望城来拍片了吗?

只是暂时还没有完成罢了。

等到这部影片拿回去,杨锋就会开始大范围的播放,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在一年之内将万岛这边的华人华裔增加到500万。

至于眼下急需的技术人员,那就真的没法子了。

杨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些专门学校的学生,将他们两年的学习时间压缩到半年,然后就直接上岗位,一边实操一边再以夜校的方式巩固、加强,好应付万岛的迫切需求。

一桩桩一件件,杨锋一路处理到这里,终于该轮到他心心念念的炼油厂和码头了。

在数万战俘的努力下,巨型码头的土建部分已经基本上完工了,这可是消耗了无数的钢筋、水泥、石料,让杨锋积分是血流不止。

但令人尴尬的是,目前除了李金塘那几艘可怜的军舰,还有抢来的那些货船,压根就没有别的船停在那里,码头无法产生一分钱的收益。

还有巨型炼油厂,苏岛上倒是有几个小油窑,可他们产出的石油却只能储存起来,不然就是用土法炼制,杯水车薪的供给防卫军使用。

这一刻在希望城,就连董天成、樊华、莉莉他们都坐不上轿车,只能是骑着自行车、马匹跑来跑去。

就因为万岛产出的钢铁太少了,合格的钢管更少,而炼油厂偏偏最最需要的就是这些东西。

可困难是吓不到杨锋的,他再次发出命令,要求众人继续完善巨型码头的设施,并且还给巨型码头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锦帆码头。

至于另一边,杨锋也秘密的督促老和尚与何贵樵,要他们去跟盟军联络,要美国人做出承诺,待澳洲战事结束,就把太平洋舰队的锚地选择在锦帆码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谁不知道美军就是一块大肥肉呀!

不说油料、补给品之类的东西,就是那些水兵、陆军上岸的消费就能够叫人赚的盆满钵满。

杨锋可不是什么固执的老学究,看不惯美军是看不惯美军、悄悄的坑美军是坑美军,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杨锋在他们身上狠狠的赚钱。

只是想到这个问题,自然就会联想到另一个问题。

就在万岛旁边,还有一个更适合做盟军海军锚地的地方,那就是星城,无奈现在星城还在日军的控制下,可那些码头设备、那些优秀的人员都让杨锋是眼热不已。

遗憾的是星城是英国人的地方,未来杨锋很难插只手进去,但是这并不妨碍杨锋下次过来东南亚,直接站一站、干脆把星城的好东西全部都搬运到锦帆码头去。

除了以上这些,杨锋还要安排许多具体的工作。

比方说打捞大和舰,恰巧海军手里有一条大型半潜船,如果能把大和舰顺利的打捞起来,修复之后重新利用,相信连美国人都会眼红。

而且除了大和舰之外,附近海域还有不少其他的沉船,积累到经验之后,杨锋可是打算一艘都不放过。

想的更远一些,在澳洲附近的主航道上,被王忠勇和北风之神击沉的那些运输船,还有美日大战的那些沉默战舰,杨锋一点都介意旁人说自己是捡破烂的。

处理完工业和教育、人口,还剩下的一大块就自然是农业了。

随着集体农庄的竣工,新农田、新种植园的开垦也是紧锣密鼓。

有了无数免费劳动力,再加上杨锋这次来到的20万吨粮食,万岛已经初步从食不果腹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了,尽管粮食产量还是很低,但是增产速度却非常的惊人。

小200万人生活在集体农庄内,这样算一算的话,光是耕地就需要3000万亩,这绝不是什么小数目,一旦给这些农田都种上高产的狂丰一号,杨锋直接就笑了出来。

可惜呀!

现实哪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苏岛的地貌本就少平原,为了实现给每个壮劳力15亩土地的承诺,董天成他们已经快把希望城附近的平原都给挖光了,要不是杨锋阻止,这帮家伙都想要把几个大湖给填平喽!

现在是勉强凑上了数,不管有没有垦荒,3000万亩这个数是凑齐了,但杨锋心里清楚,一旦孩子长大成人,那就真没有地方给他们分了。

好在那时十几年之后的事情,暂时不会来烦杨锋。

即便是各种渠道迁徙来的人口,杨锋也会将他们主要往空置的城市里面迁,让他们做工人、让他们去经商,总之就是平衡好工农之间的比例。

况且除了农田,苏岛这边还是能建立无数种植园的,这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头戏。

到今天为止,在接收原来种植园的基础上,万岛掌握的种植园已经有800多个了,其中有200多个全部种植了新的经济作物,也就是龙血橡胶树、糖霜甘蔗和千果呼叫,剩下的则是一般品种以及大量的果园。

什么咖啡园、香蕉园、椰子园、棕榈园等等等等,尽管这些品种的产量一般,可好在是现成的,直接就可以产生收益。

哪怕是此刻,在香肉的格子里面杨锋就装了不少的橡胶和水果,全部都是国内可望不可即的好东西,也算是多多少少的回馈一下川地的20万吨粮食。

至于下一步的计划,自然是充分利用苏岛的山地,直接把种植园增加到5000个,并且全部都种上经济作物。

这场世界大战,基本也算是接近尾声了,一两年之后整个世界都会转入重建和发展,到那时这些种植园也该成型了,而他们就是杨锋未来的金库。

橡胶被称为工业的肌肉,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咖啡、糖、水果之类的消耗,也会随着人口和富裕节节攀升。

杨锋要做的就是早做准备,到时候好抢占这些市场,哪怕是万岛随处可见的椰子,杨锋也预备将其开发成椰子糖、椰子汽水、椰蓉等等相关产品。

有这些再加上大量产出的粮食,杨锋就不信万岛的民众还会饿肚子,即便是出口也肯定能换回来外汇、矿产、商品之类的稀缺物资。

在传统的种植之外,杨锋还预备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

目前已经发展到50多万头的羊,刚刚才交给樊华不久,才把养殖厂建设起来的鸡、牛、猪和鹌鹑,别忘了还有在湖泊中疯狂繁殖的罗非鱼。

这下东西可以为万岛民众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质,可惜受环境的限制,这些禽畜想要发展到出口的地步,应该是机会不大,毕竟比草地就没什么国家能比过新西兰、澳洲和巴西这些国家。

但是在国际贸易发展起来前,杨锋至少要保证大家有肉吃,饿着肚子的话就更不要谈什么发展、谈什么凝聚力了。

万幸的是万岛这气候,非常适宜植被的生长,就杨锋开发的那个双食苜蓿,不但成为了民众的主要蔬菜,更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保障了奶、蛋之类的生产。未来杨锋的要求就是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简单来说就是把能种的地方都种上,接着搞青储、搞大型的饲料厂,保障养殖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都可以创造就业,容纳更多的人口。

等到最后的远洋捕捞,船杨锋手里是现成的,稍加改造就可以使用,但航线和海域并不安全,肯定要等到战争结束了。

不过这就跟货运一样,可以带回食物、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容纳就业,甚至是促进未来造船行业的兴旺发达,这杨锋是万万不能错过了。

无奈时间上还差一点点,现在就只能小规模的尝试,到印度洋去试试水,什么南极的磷虾、白令海的帝王蟹、秘鲁的凤尾鱼、太平洋的真鳕鱼,这些好东西还的再多等一等……

在杨锋的思考当中,时间是一溜烟的就过去了。

这时香肉突然向杨锋报告,说是距离锦城不远了,这下杨锋才迅速收拾收拾,做好了跳伞的准备。

等到天上一朵白花绽放,杨锋抱着香肉嘘嘘落下,周围的气温立刻就给了杨锋一个小小的教训。

冷!

真的是刺骨的冷呀!

之前杨锋在万岛都习惯了,冷不丁回来三月份的春寒就被杨锋冻了个透心凉,幸好杨锋随身空间内有厚衣服,简单往身上一裹,他的双脚也结实的踏上了土地。

随后就是取出鱼龙,并且在半个小时后,降落到了专用的停机坪。

当杨锋带着香肉下来,前来迎接他的警卫就马上向他报告起来。

“旅座,你快回大宅吧,谢公……哎!”

“知道了,安排摩托车给我开路。”

“是”

等到车队风驰电掣的冲进市区,杨锋一阵风的冲进大宅时,隔老远就看到了王珆等人,可他仅仅是摆手,然后就窜上了二楼。

他终于推开谢公的卧室,首先就看到了玉莹哭红的眼睛,旁边还站着几个表情落寞的医生和护士。

“锋哥,呜呜呜……”

“好了好了,我回来了,让我先看看。”

抱了玉莹一下,杨锋就来到了窗边,等他握住谢公皮包骨的手,很自然的摸到脉搏时,他也向香肉催促了起来。

“快帮我看看,有什么法子可以救人。”

“没什么好法子,这是衰老导致的多器官衰竭,简单来说这个身体已经到极限了。”

“有没有药物可以支撑一下?”

“有几种药物可以试一试,但不会拖太久的,很快药物就会失效。”

“顾不了那么多了,先给我兑换几支。”

“明白……”

下一秒,杨锋就取出一支药剂,果断注射到了谢公的体内。

随即在一分钟之内,昏迷的谢公就睁开了眼睛,甚至于脸色都红润了起来。

“爸爸?”

狂喜的玉莹扑到床边,可杨锋却朝医生护士挥挥手,示意让他们一家人单独呆上一会儿。

就在谢公抚摸着玉莹的脸,眼中都是慈爱和不舍时,杨锋又朝着仆人勾了勾手指,小声的吩咐了起来。

“去把小姐少爷全部抱来。”

“是”

“还有准备些粥和小菜。”

“是”

“让客厅中王市长他们先回去吧,从这一刻开始咱们闭门谢客……”

很快大宅内的所有人就都忙碌了起来,尽管他们不懂医术,可回光返照这点道理,也不用别人特意来说。

这一边谢公已经坐起来了,看着杨锋和玉莹,还有外孙们是笑容满脸。

“父亲你要不要吃点东西?”

“不用了。”

“还是吃一些吧,爸爸你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了。”

“外公你要不要喝粥,今晚上的肉粥非常好吃。”

“哎呦我的大孙女,真的那么好吃吗?那我就尝一尝好了……”

在所有人的劝说下,谢公足足喝了一碗,眼中的神采是更盛了,导致玉莹就坐到他的床边,恢复了理智的状态。

“锋哥你给爸爸用了什么药?效果竟然这么好?”

“有效就行了,回头我再跟你详细说。”

杨锋含糊的回答,谁知谢公却显得非常睿智和通透。

他握着女儿的手,双眼却望向了杨锋。

“兆青啊,我还想替你支撑两年,但是现在看一看,恐怕是心有余了。”

“……”

“爸爸你胡说什么呀!”

“让我说完,接下来的话玉莹你尤其要听仔细……”

语气变得严厉之后,谢公就开始谆谆叮嘱。

家族、子女、夫妻、事业、天下……

这一刻的谢公,似乎是想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阅历都灌入玉莹和杨锋的脑袋,于是听着听着玉莹就忍不住无声的抽泣起来。

无奈的杨锋只能凑过去,一只手按着玉莹的肩膀,尽可能的给她一些安慰。

就这样在两个小时后的深夜,谢公还是走了,在悲伤之余杨锋也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第二天一早,川地报纸上刊登了谢公的讣告。

编辑用整版整版的篇幅,介绍了谢公的生平、介绍了谢公的功过,不过真正的大人物却不约而同的盯上了那张空出来的椅子。山城发来了唁电。

旧识故交发来了唁电。

曾经的政敌也发来了唁电。

可是当杨锋着手准备葬礼的事宜时,王珆却强硬的冲进了大宅,直接站在了杨锋面前。

“出什么事情了?”

“shengzhuxi的位子要怎么办?是你亲自来,还是安排别人?我需要知道答案,早做准备。”

“……”

“我也明白,这个时候说这个不合时宜,但是真的不能再拖了,山城国府不会跟咱们客气的。”

“……”

“兆青老弟!”

看到王珆焦急的表情,杨锋却叹了口气,接着就叫管家去书房取来了一个信封。

“我本想等葬礼结束再说的,既然你这么急,那就看看吧。”

“这是什么?”

“谢公的手书,他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没错!

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谢公就早早的开始了准备。

在这份手书里面,不但有一系列的人事任命,甚至还安排好了自己的后继者,一名非常有名望的党国元老。

谢公甚至已经和对方通过信,跟对方达成了某种默契。

未来川地zhuxi的位子肯定是要换人的,不换山城国府绝不会答应,可是在谢公的操作下,换上来的这位元老也不过是一个傀儡、一张挡箭牌,真正的权势还是掌握在杨锋、王珆等人手中。

另外谢公还有一个安排,那就是shengzhuxi秘书一职,仍旧由玉莹来担任,这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好的安排。

等王珆仔仔细细的看过之后,也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谢公不愧是一代人杰,我真没有想到他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是呀,我也从谢公身上学到了很多。”

“那么我就按照这个执行了。”

“嗯!”

“替我跟弟妹说一声,节哀顺变!”

“谢谢……”

达到目的的王珆很快离开了,接着便是锦城公署迅速的运转了起来,努力将谢公去世的影响降到最低。

等到杨锋回到卧室,立刻就看到玉莹坐在镜子前是默默的垂泪。

应该说玉莹已经够坚强了,多年来杨锋在前线拼杀,一直是她跟父亲、跟孩子相依为命,但是现在她却失去了父亲。

“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

“……”

“明天会举行公祭仪式,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出席?”

“……”

“不然睡一会儿、吃点东西?”

“……”

“玉莹你倒是说句话呀?”

杨锋柔声询问,可是玉莹除了垂泪却始终一言不发。

就在杨锋无奈挠头的时候,门卫却打来电话,说是夏提小姐来了,于是杨锋就好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急忙把夏提给叫了进来。

谁知夏提开解了半天,玉莹还是那副样子,杨锋到宁可她大哭大闹,总比这么折磨自己强多了。

可就在杨锋束手无策时,夏提却忽然来了一个提议。

“夫人你也知道的,我可以跟亡者沟通,你要不要跟谢公见个面?”

喜欢抗战:我有个军火库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