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 第1164章 这厂子,我要了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第1164章 这厂子,我要了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8 18:43:20 来源:书海阁

财恩广场建成之后,一辈子都没这么殚精竭虑、诚惶诚恐的宗良地得了一个教训,这狗屁的房地产,不是他这种人能玩儿的。

于是痛腚思痛,地产公司一关门,换了个牌子,当起了财恩广场的物业公司。

打扫卫生,物业维护,修修补补,管好停车场,每个月收点物业费,加上房子卖完之后那点收益,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只不过最近也有些恼人的地方,就是那个在老家通城的帐篷厂。

通城是苏省唯一同时拥有长江岸线和黄海岸线的城市,得了地利优势,船多,港口多,货物多,还担负了内河航运和海运的中转枢纽功能。

当年为了航运,发展配套产业,也得益于通城是国内的纺织基地,就在海启县成立了一个专门给船舶上运输生产篷布的工厂。

改开之后,一句砸碎铁饭碗,篷布厂就从国营变成了私人承包,只不过篷布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在厂子被承包了几年之后,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厂子的承包人最后找到做五金的宗良地,说,你是做五金的,我是做篷布的,咱俩加一起,就是帐篷。

宗良地一琢磨,也成啊,就和承包人一起,把篷布厂改建成了帐篷厂。

生意算不上挣,也算不上亏,就那么一直温吞水的活着,可从今年,原本的承包人不知道是厌倦了国内的生活还是希望呼吸国外的新鲜空气,全家都要移民。

给了宗良地两个选择,要么,你给我钱,股份公司,统统都给你。要么,咱俩一拍两散,关了厂子,该干嘛干嘛。

宗良地原本想着,厂里还有几十个工人,都是乡里乡亲的,要是厂子关了,吃啥,喝啥去,不行就自己接了。可一算算账,自己得掏三百多万,再摸摸口袋里的钞票,又有些舍不得。

毕竟这个厂子效益也就那样,进进出出,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投了这三百多万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挣回本。

两边一权衡,宗良地想了招,再找个合伙人,收了原来那个承包人的股份,哪怕收个一半也成,自己还能少掏点,又成了大股东。

可宗良地的社交圈子里,都是些几十万拿的出来,超过一百万就的皱眉头的小老板,而且,没几个人看好帐篷厂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又激烈的行当。

就这么找来找去,也没人愿意接受,眼瞅着就要到那个承包人给的期限,就遇到了闲逛来的小李厨子。

最近开始流行喝工夫茶,宗良地在自己办公室也摆了一套茶海。李乐瞧见,起了玩心,一边烧着水,一边耍着工夫茶,看的宗良地眼花缭乱。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斟好茶汤的公道杯递到了宗良地的面前。

“宗老板,借花献佛。”

“李总客气,我尝尝。”

一口入喉,宗良地有些好奇,怎么一样的茶叶,再李乐的手里,就泡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来,略苦,回甜,生津,留香。还在品味,就听李乐说道,“照您这么说,那个帐篷厂,要是再找不到人,就得关了?”

放下杯子,舔舔嘴角,宗良地点点头,“可不。我现在都有些后悔了,钱没挣几个,还留了一堆事儿,那边工人好多都是原来老篷布厂的职工,年龄也不小了,都是上有老小有下的,厂子关了,能干嘛去?哎,实在不行,就多给点遣散费。”

“不怕李总笑话,我这人,就是耳根子软,容易听别人的忽悠。就和这个地产项目一样,差点弄个倾家荡产。得亏遇到了您。”

“呵呵,那是因为你善。”

“啊?”

“没啥,开个玩笑。诶,宗老板,我问一下,那个帐篷厂主要都生产些啥帐篷?”

宗良地搓搓手,“主要都是户外摆摊的那种折叠的遮阳篷,还有部分花园公园的遮阳伞,客户最多的是那些广告公司或者移动电信婚纱摄影汽车4S店这种喜欢搞外展的公司,可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含量,都是些配套的五金件加篷布的组装,花样无非是颜色,尺寸,造型上变一变,国内做这个的厂子太多了。”

“效益一般?”

“一般。”

“没想过变一变?”

“变?怎么变,再怎么变不也是帐篷,遮风挡雨的玩意儿。”

李乐笑了笑,“就遮风挡雨四个字,就是个大市场,你们还是固有思维,没想过变通。”

宗良地一愣,看了看李乐笑眯眯的脸,心说,得 ,又是这种笑。

“那个,李总,您的意思是?”

“换个思路噻。户外运动市场听过没?野营听过没?房车听过没?摩旅汽旅徒步听过没?还有,超大型的户外移动帐篷,组合帐篷、蒙古式、金字塔、屋形、弓形、隧道、BC帐、速开帐听过没?”

“还有,大型工地、野外考察,团队作业用的基地型的可拆卸帐篷等等,这些不都是变通?哪怕,那种救灾用的,高强度应急帐篷,这不都是市场?”

宗良地想了想,“可,这些,都要投入资金研发和改造生产线的,我们现阶段哪有啊,就那一条篷布生产线,还是二十年前那个篷布厂留下来的。”李乐捏起盖碗,给宗良地续上一杯,笑道,“钱这种东西,只要你想要,就有。”

“嘶~~~李总,你的意思是.....”

“我投给你,这帐篷厂,我要了。”

“简单给你规划一下,第一,改造设备,培训工人,第二,寻找代加工品牌,积累生产经验,第三,找自己的设计师,牛逼的那种,别怕花钱,第四,国内搞基础,国外找市场,第五,创立自己的品牌。”

“还出口?还高端?还自己的品牌?这得不少钱吧?”

“最近我手头偶然得了点钱,咱不来虚的,给你投一个数。”

“一千万?这么多?”

“你看不起谁呢?往大了想。”

“呃喽~~~一个?”

“但是。”李乐瞅瞅已经慌了神的宗良地,“这钱不是一次性给你,而且,除了帐篷之外,还要做一个生产线或者叫生产厂。”

“什么厂?”

“模块化空间。”

“什么空间?”

“就是集装箱活动板房。”

“你是说建筑工地上工人睡觉办公用的那种?”

“差不多,不过不止这些,你说的是快装房,还有打包式箱房、组合式模块房,半永久的,可移动式的等等。”李乐回忆着上辈子在城投时,搞过的投资项目,讲解道。

“应用上除了给建筑工地提供临时住宿和办公空间,还有临时展览,商业活动,各类展会、博览会的空间搭建,医疗卫生的临时医院,工业厂房,大型体育活动,无法建设永久建筑或者没有办法建设的环保营地,条件恶劣的场地,还有就是救灾救援使用的灾民临时安置房这种,明白了?”

“那这个,有市场?”

“你这么糊涂着呢?我问你,这几年,什么生意最火?”

“房地产!”

“对喽,还有呢?”

“高速公路,地铁,基建?”

“你看,宗老板,你这不都明白么?另外,各地还在兴建工业开发区,除了厂房之外,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利用预制模块化结构,就能搭建起一个三四层甚至四五层的办公楼,时间成本和建设成本能够省掉多少?这不,都是市场?”

宗良地琢磨琢磨,点点头,“是,是,不说别的,就那些商品房的工地,这就够多了。”

“所以,宗老板,你想象一下,一栋带有各种配套设施,能洗澡,有空调,有厕所,遮风挡雨保温隔热的模块化空间能不能吸引人?”

“能。”

“这种箱式板房,不仅能卖,还能租。划不划算?你干过房地产开发,虽然不怎么成功,但好歹也算对这行业有了足够的了解,这生意,有没有干头?”

“有!”

“做这个,比你干个净和业主扯皮,看大门,打扫卫生,修修补补的物业公司,是不是有前途?”

宗良地刚想说有,那口气又咽了下去,“可李总,这个,我都快五十了,这.....”

“宗老板,你这才多大?姜子牙70岁才出山,刘邦48岁才造反,张苍80岁当宰相,苏老泉47岁中进士,五六十岁,正是打拼的年纪,您现在是人生经验阅历能力集大成的时间,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再说,又不是让你一个人带头冲锋,我还得给你配人手呢不是?”

“还有,我得对我的投资负责,该给的渠道,关系,我肯定给到,这点你放心。”

听到路子这俩字,宗良地倒是深信不疑。前年那个毛小毛姐夫,在沪海都算得上一号的人物,在这人面前都吃了瘪,还有现在这楼上的高速公路服务公司,了解多了之后,才知道,这就不是一般人能转动的产业。

可保险起见,宗良地还是谨慎的说道,“那个,要不,我回去再考虑考虑,商量商量?”

“当然,不过.....”

“您说。”

李乐脸色一正,“做这个生意,我肯定不让你吃亏,但是,有一点,在必要的时候,哪怕是赔钱,也得听我的。事后,我会补给你,可以立字据立合同。”

凡事预则立,小李厨子在一步一步的落子。

留下还在考虑的宗桑,李乐一边盘算着下一步落在哪,坐电梯上楼,先到了长乐教育的沪海分校。

一出电梯,就听到一阵嘈杂声。

一个女人的大嗓门嚷道,“没了?真的没了?”

“大姐,真的,我刚又查了一遍,真的没了,现在是暑期提优班和下学期的冲刺班的名额都没了,昨天下午最后一个名额被预定了。”

“那,那怎么办?小姑娘,帮帮忙帮帮忙,不行你再问问你们领导,看看还有没有可能再给提优班加一个名额呢?”

“大姐,真不行,要是给您加了,其他家长就该有意见了。”

“教室这么大,再加一个都不行?”

“就是,就是,我刚你们这么大的教室只有二十张桌子,还空出好多,加几个又不妨事。再说,你们还能多收钱不是?”又一个女的帮腔道。“这位家长,真不行,这不是多收钱的事,我们有规定,一个班最多就二十个学生,多了就影响教学质量了。”

“那我们家还是老学员呢。”

“可您不是四月份办理了退费了么?当时我们劝您要不等一等,再考虑考虑,我们在这期间也会有线上还有电话辅导课程,还会有学习复习资料习题给邮寄上门的,可您不是坚持退费的么?要是您不退费,这个名额是能正常保留的不是?”

“我们也不知道会这样啊?小姑娘,你再问问,看看实在不行,再加个班呢?”

“加个班我们老师就得延长教学时间,这个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您也不想孩子面对一个无精打采的老师是吧?要不这样,您在等等呢?万一有人报名了不来了呢?以前也有这样的事情的.....”

李乐瞅瞅,叹了口气,一低头,从这群围着前台的家长身边溜了过去。

只不过没走多远。

“诶,李.....”沪海分校这边的招生经理,前年和许晓红一起来买房子的十二金钗里的一个姑娘,瞧见圆寸脑袋的李乐,忙上前打招呼。

“嘘嘘~~~”

“哦哦。”

“前台这么多人?”

这姑娘笑了笑,“您还不知道?”

“我知道啥?”

“咱们这边出了喜报呗。”

“喜报,啥喜报。”

“沪海前天高考出分,沪海这次高考的文科前十,咱们学习辅导的学生占了一个,还出了两个数理化满分的。这次咱们培训的学生,985,11%,211,27%,一本率95%。”

“哦,这个啊。”李乐咂咂嘴,“还成,再接再厉,加油!”

“干加油啊?”

“不有KPI么?”

“那个,李总,红总说您一向大气,你这就.....”

“得得得,一人再加两千,行了吧。”

“李总,晚睡!!”

只不过,李乐不知道的是,这张嘴就来的,一人两千,让在燕京的红总知道后,嘀咕了李秃子三个晚上。

喜欢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