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霓裳铁衣曲 > 第一百零五章 故地

霓裳铁衣曲 第一百零五章 故地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0:19:41 来源:23小说

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好了!定惠头也不抬的埋头记录,一旁的伊吉连博德好奇的看了看,却发现好友纸上记录的却是曲谱,这才明白过来:你该不会是要把刚才的曲谱记录下来吧?当然,不然还是什么!定惠又写了两行,埋怨道:都怪你,我本来都已经记住了,被你一打扰,结果后面两段又都忘记了!这你也能怪我,就算没有我,你也记不住那么多!伊吉连博德笑道:算了,我看方才那么多人齐声唱和,这曲子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今晚休息时你再想办法找个懂乐谱的重新抄录一遍就是了!好吧,也只能这样了!定惠叹了口气:我在长安呆了这么久,也潜心学习了不少,为何竟然错过了这等慷慨激昂的乐曲,若是能带回国中,传授给后人那该多好呀!这倒是,若能留下来,那可是你们中臣家的家学,子孙世世代代都可受益!不错!定惠点了点头,其实在当时学问为世家垄断才是正常现象,比如汝南袁氏便精通孟氏《易经》这一学问,而弘农杨氏则掌握了《欧阳尚书》,两家都凭此飞黄腾达,绵延数百年。后世日本也是如此,比如定惠所在的中臣氏后分出的藤原家,就素来以掌握学问而着称,后世的公卿家也一般都有各自的家学。比如战国时的大名细川藤孝在关原之战时被西军包围在城中,但细川藤孝是当时日本着名学问家,掌握着《古今和歌集》的秘传,由于这学问乃是师徒口口相传,若是细川藤孝死于城中,这门学问便会失传。于是当时的天皇便下旨保护了细川藤孝,从而保住了性命。定惠和伊吉连博德来大唐,除去外交人员之外还有学者的另外一重身份,他们从唐国学来的学问不但对自己有好处,还能让子子孙孙受用无穷。定惠将抄录了一半的曲谱收好,放入马鞍旁的行囊中,与好友一同上马,紧随王文佐,向东而去,他们的军队已经先出发了,所以他们须得加快赶上。——————————————————————————————————————河北贝州漳南。前面就是夏王庙了!黑齿常之低声道:要不要让大家再走一段时间,过了这里再歇息?王文佐没有说话,他策马登上路旁的高丘,向远处望去,只见远处的湖面上芦苇荡漾,依然已经可以看到刚刚伸出新叶的浅绿色,真是高鸡泊。他不由得想起了几个月前经过此地的经历,湖泊和庙宇尤在,但会面之人已经是一捧枯骨,心中滋味分外不同。罢了,夏王和刘黑闼也是一世英雄,既然路过了,还是去上一柱香吧!王文佐叹道。遵命!黑齿常之道。约莫过了片刻功夫,王文佐便看到了夏王庙,他下令让士兵们在道路两旁的空地歇息,自己带了数十名随从便朝夏王庙而去。可能是正在春日的缘故,庙前没有什么人,敲了好一会儿们才出来一个老儿开门,王文佐认出正是当初那个麻衣老汉,笑道:老丈,你还记得我吗?那老汉看到王文佐身上的官袍,赶忙下拜,笑道:恕老儿眼拙,着实想不起贵人的来历,敢问贵人是几时来的?大概几个月前吧!王文佐笑道:今日又路过此地,想要给夏王和刘将军上一柱香,祈求保佑出征顺遂,凯旋而归!不知方便不?那老汉已经看到了王文佐身后那些提刀弄杖的卫士,心知来历不凡,赶忙让开路,笑道:夏王和刘将军是英雄,看贵人打扮也是英雄,英雄惜英雄,定然会保佑贵人您的!好,好!王文佐听那老汉会说话,笑了起来:若能如老汉您所言,回师后在下还会来一次这夏王庙,替夏王和刘将军重塑金身!王文佐在神像前敛衽下拜,借过老汉送过来的香,默默祝祷,然后起身将香火插入炉中,然后他身后几名部将随员也都叩拜上香。待上过香后,王文佐让亲兵取了一锭金子给那老汉,作为香火钱。老汉大喜,赶忙请王文佐到偏殿歇息,送上茶水和干果,自己站在一旁打横作陪。王文佐随手从碟子里跳出两粒枣子,放入口中咀嚼了两下,笑道:这枣子倒是挺甜的!回禀贵人,这枣子就是庙里自产的,就在庙后!贵人若是喜欢,不如拿一袋走?那老汉赶忙逢迎道。不必了!这玩意就是吃个巧劲,若是天天吃也就厌了!王文佐拍了拍手:老丈,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打听一个人?对,他名叫刘七,相州口音,我上次路过这夏王庙,恰好与他相遇,两人谈的颇为投契,这次又路过此地,便想打听一下他的来历,将来有机会也好拜访一番!刘七?麻衣老汉脸色微变,他重新上下打量了下王文佐,显然眼前这个男人是朝廷的官吏,这样的人打听刘七又是为何呢?王文佐看老汉脸色,心知对方多半是知道刘七的来历的,又从袖中取出一锭金子放在桌面上,笑道:老丈,我找刘七只是探访故友,并无恶意。你若是不知道便说不知道,我绝不会怪罪你的!那老丈看了看桌面上的金子,又看了看站在王文佐身后的曹文宗和黑齿常之,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小人只是听说过这个人,并不知道是不是贵人说的那个人,也和他没有什么来往!无妨,你只管说你的,只要不用谎话骗我就行!那怎么敢,那怎么敢!老汉脸色大变,膝盖一软险些跪了下来,他思忖了片刻才小心说道。原来这刘七本是相州人氏,祖上本是个殷实人家,但到了他父亲那一辈,因为性情懒散,不喜整治家业,到了刘七这一辈就已经败落下来了,待到刘七之父去世时,只剩下六七十亩薄田和几间草房,却有三个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