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愿满朝皆是袁少师

大明嫡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愿满朝皆是袁少师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2:57:44 来源:23小说

哗然。

整个奉天门前文武皆尽哗然。

不论这些人事先是否知晓税署所言此事,这时候都必须要有所表现。

朝廷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但唯独钱财一事最是敏感。

朱高炽说大户人家使了钱财,一亩地造册只有八分。这不可能作假,甚至于隐去的还不止那二分地。

都是吃了无数年大米饭的人,谁不知道底下人的心黑手狠。

只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

今天这漫长的朝会,从一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原本的争论。

不论是河道事故,还是现在被朱高炽拿出来的丈地一事。

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围绕着洪武新政而来的。

反对派们为了打击新政,借着河道事故延伸而上,试图在朝中动摇新政的稳定性。

而如朱高炽这样的支持者,则是爆出某个贪腐、不法之事,来证明新政的必要性。

直到此刻,朝会已经进行的快要接近正午。

奉天门前,官员们却并未感到疲倦。而是随着朱高炽将税署掌握的这份情况说出之后,让所有人的精神再次一振。

内阁首辅任亨泰,目光不断的闪烁着。

原本对于任亨泰而言,新政是一件可行,却非必然的事情。皇帝当真想要推行新政,自己总领内阁,自然也就权衡稳健的缓慢推行。

即便是朝野上下,有所反对,可终究还是要做些事情的。

至于地方上,有皇命在,即便是有反对和不满,但想来也不会太过激烈。

只是让这位首辅未曾想到的是。

仅仅是清丈田亩这一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事情,到现在竟然还能爆出这么大的一个问题来。

没钱的百姓,实实在在的被丈量田地。

这无可厚非,朝廷征收税赋,本就是按照田亩数额征收的。

可那些有钱的大户,亦或是有门路的缙绅人家,便可以使着家中的钱钞买通皂吏,在丈量田地的时候一亩地造册八分,缩水如此,任亨泰心生胆寒。

不论是新政还是维持现状,任亨泰这位首辅,只希望朝野上下能够一直稳定安宁,不生事端。

这大抵是与他的秉性有关。

只是。

并非每个人都有他的这种秉性。

一身显赫红袍,在朝中班列,仅次于任亨泰的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双眼颤抖,眉峰愁容,脚步缓慢的鞠着腰走了出来。

他也要说话了?

当人们看到因为常年务农,而脸色黝黑,手脚沧桑的袁素泰鞠着腰走出来,心中不由一顿。

这位可以说是位及文官巅峰的老倌儿,可是从来就没有在朝堂之上有过什么言论。

所有人都知道,袁素泰一心只想着上林苑监里的那点事情。

数年前,上林苑监只不过是朝廷里面一个可有可无的衙门。

但是现在,没人能忽视了上林苑监的存在。

又或者说是没有人能忽视了袁素泰这个人的存在。

奉天门朝会上的文武百官,尽都在注视着步履缓慢的袁素泰。没有人去催促这位老人,仅仅是亲事农桑,就没人敢于指摘这位。

朱元章亦是在宫门下坐正了身子。

袁素泰走的很慢,慢到他自己都皱起眉头的程度。

带着上林苑监那片地里沙土的官靴,踩在宫中的石板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细腻,却让人很安宁。

袁素泰终于是走到了中间。

他抱着象牙笏板,举起双臂,躬身弯腰,以颤巍巍的动作,严谨的完成了大明臣子对皇帝的臣礼。

“臣,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请奏对。”

言毕,袁素泰一手抓着笏板,一手提着衣袍,缓缓的跪在了地上。

袁素泰的声音好似是应天城外钟山上的一株苍松,又如是那旷野里长成了的连绵金黄的庄稼。

声音到了奉天门下。

朱元章颔首点头:“朕允。”

“农为治本,食乃民天,天畀所生,人食其力。”

袁素泰开了口,一句话说完,奉天门前鸦雀无声。

不论是任亨泰、解缙、朱高炽,还是郁新、王儁、冀凯这些人。

所有人都在静静的聆听着。

袁少师今天起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命题,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奏对。

“陛下,百姓之艰,于地一尺。

三皇五帝乃始,地以公分,氏族共食。

至夏商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大夫公卿配享,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成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前秦商鞅,废井田、开阡陌,集关中老秦六世余烈,而成始皇千古之一。

至于后,汉有王莽王田。北魏、隋、唐,乃有均田。

开国之治虽好,累数朝却终是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夏商周三朝行贡赋之制,春秋管仲行相地而衰征。两汉编户齐民,分有田租、算赋、口赋、徭役、兵役。魏晋南北行租调,隋唐使租庸调,宋以募役及方田均税。

恒地于中原,千载数朝,百姓何以哀于元末,筑我大明重塑。

臣之老矣,如似桑泥之老农,行于泥泞,拔腿为艰。得蒙陛下隆恩,以少师荣。

老臣此间之诚,莫叫悔言。

中原恒地,强似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百年国祚,开国之民,亡国可在?开国之地,亡时名于何人之下?

稻种于春,收于夏,复耕秋收。麦种于冬,收于春,夏秋两税。百姓四时而动,终年不歇,薄田一二,揭盖以水,快立而倒。

陛下亲历阡陌,起于农桑,经前元乱世,知乱世之下,百姓易子而食之灾。

上善若水,民为水。

盖谷不足,则食不足;食不足则民之所天不遂,物之可贵如此,苟非顺时调护,何以得之农者,当知其力矣。”

袁素泰的身影,在洞开的奉天门下,随风摇摆着。

他已奏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