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249章 头顶大诰,沿途衙门与官员皆不可阻拦!

吕妃来了兴趣,玉手摆了摆,示意让素月把殿门关上。

“那就详细说说吧。”

素月像是往常那样,给吕妃倒了杯温茶。

“今日出宫,街面上到处都在议论秦王和晋王的坏法之事,风声还闹得挺大。”

吕妃轻蔑一笑。

“朱家的那帮狗男人,根本就没几个好德行。”

“那些藩王,做的坏法之事还少吗,唯一死的豫王,还是被蓝昭所杀。”

“再说太子,人人夸赞他有仁君风范。”

说到这里,吕妃冷笑不止道:“呵呵……也只有本妃知道,天下伪善之人,无人能出太子其右!”

关上宫门,什么话她都敢说,但素月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本来应当情绪上的不满发泄。

吕妃忽然意识到了某些关键信息。

“朝中刚刚传出要蓝玉北征的消息,这种时候秦王和晋王的丑闻就闹出来了,属实有点蹊跷啊。”

“素月,让外边的人,盯住了城中的动向。”

“有任何情况,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尤其是关于西北二王的事情!”

素月唯唯诺诺道:“奴婢谨记。”

当日,朱标还在兵部,和一帮官吏商议战事,制定北征路线时。

数名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头顶“大诰”来到紫禁城午门外。

有一形神枯槁的老人,毅然决然地走向戒晨鼓。

看似无力,拿起鼓槌敲响鼓声,并且反复如此。

动静大到整座紫禁城都能听得见。

禁卫们还不敢阻拦,就是因为他们头上顶着的“大诰”!

朱元璋登基之后,颁布大诰,并以此诰命天下,凡是百姓遭受冤屈,皆可进京告御状。

只要头顶大诰,沿途衙门与官员皆不可阻拦!

阻拦的结果,以前也有例子。

洪武三年时,大诰初颁,嘉定县的百姓押送当地县令进京,当地巡检以官威压之,逼迫百姓停止进京告状,后百姓拿出大诰,巡检半点不敢阻拦。

再后来,案子审结,那位县令被夷灭三族,巡检被砍断双腿,游街嘉定全县。

近些年来,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打击非常狠,进京告御状的人少了很多,几乎到了没有的地步。

另外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贪官污吏也不跟百姓多啰嗦,凡是发现要去京师告御状的,看见就杀!

反正朱元璋只说不能阻拦,又没说不能杀。

更何况,杀了,他住在紫禁城也不知道。

朝中文武百官,都觉得朱元璋残暴过头,那是因为他们没站在百姓的立场上。

可如果他们是受苦受难的穷苦百姓,都会觉得朱元璋乃是万年难见的明君!

午门鼓被敲响。

许多官吏听到这久违的声音,几乎个个浑身炸出冷汗,包括太子朱标都是如此。

兵部议事堂的朱标连忙吩咐道:“找几个人去午门,先把擂鼓的百姓带到刑部严加看管,孤议事过后再去问询。”

很显然,朱标在某些时候,也是在站在官吏的立场上。

这其实很正常,朝廷的所有机构里,十个官吏有九个是他亲手提拔。

毕竟大明江山,不是他一把血一把泪在战场厮杀得来的,他是坐享其成者!

不过呢,大多数时候还是很爱民如子的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陛下有旨,请擂鼓者入中和殿等候!”

兵部外,一个太监扯着嗓子喊着。

朱标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

那帮官吏齐齐看向他,眼神里还带着祈求。

谁都不知道,这次鼓声敲响,又有多少官吏人头落地。

准确来说,是贪官污吏与不法豪绅,他们可都是代表着两拨人的利益集成团体。

朱标身边的扈从试探性地问道:“太子殿下,还要把那帮人带到刑部吗……”

“还带什么?该议事议事,该干活干活,谁都别去露脸!”朱标恼怒道。

……

中和殿。

朱元璋一身的粗布麻衣,从外表来看,和那些耕地的农夫差不了太多。

前来告御状的百姓也是初次见到,还以为是皇帝陛下派了个小官过来应付。

直到朱元璋身边的太监呵斥道:“还不速速跪下行礼,这位便是当今圣上!”

数名百姓惶恐不已,连忙跪下磕头。

朱元璋神情和善。

“都起来吧,赐座!”

朱元璋早就定下规矩,凡是百姓要见自己,尤其是农户,都不许跪着!

百姓们也实在没有想到。

传说中的洪武皇帝,竟然和他们穿着差不多的衣裳,还能让他们在皇宫中坐下。

可仍然是如坐针毡的状态。

朱元璋笑着问道:“诸位从何而来啊?”

那形似枯槁的老人连忙回应。

“回禀圣上,草民是西安府蓝田县的农户,这些都是草民的儿子辈。”

“蓝田?!”

朱元璋惊疑不定道:“你们怎么来到应天府的?”

“回禀圣上,草民携他们怀揣大诰,一路步行进京,途中躲躲藏藏,走了二十多天啊!”

“为何要躲藏?”

“有些官老爷根本不让百姓进京告御状,他们只要看见头顶大诰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囚禁殴打,更有甚者会下死手。”

这就是大明地方衙门的现状,尤其是偏远穷苦的地方。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就开始变得铁青。

“那诸位这次前来,是要告哪个官老爷的状,细细说来,咱定会帮你们伸冤!”

说到这里,那老人却不敢说出来。

还是身边一个十几岁的愣头青奋勇开口。

“禀告圣上,草民是要告秦王的状!”

朱元璋愣住了,但他身边的太监却是脸色煞白,只觉得脑子阵阵眩晕,险些当场晕死过去。

要是可以,他恨不得帮朱元璋宰了这些刁民!

告官吏的状也就罢了。

连皇帝儿子的状都敢告!

朱元璋阴着脸,淡声问道:“秦王做了什么事?”

“他授意蓝田县令,圈占良田!巧取豪夺!我们家的几亩水田全成了秦王府的了!也从农户变成了佃户!”

“不但如此,草民的一个侄女才十四岁,也被蓝田县令的儿子奸杀,其父告至西安按察司,被按察使活活打死!”

“还有诸多不法之事,皆在这张白布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