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523章 藩王心很乱,群魔乱舞中

那个人,自然就是蓝昭。

虽然蓝昭昏迷了一年多了,朱元璋测试了无数次,却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不管是朱棣还是道衍,始终都坚定不移的相信,蓝昭是在耍手段。

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蓝昭是那种,会因为蓝玉之死,伤心欲绝到昏迷一年多的地步。

可惜的是,朱元璋对蓝昭的保护,实在是太严密了。

朱棣也想派人进去,当然,他不是去试探蓝昭,而是为了刺杀蓝昭。

不管蓝昭是什么目的,只要他死了,那淮西权贵们就会立刻分崩瓦解。

毕竟初代淮西权贵们,除了一个虚岁六十八的汤和,其他的老一代淮西权贵,要么病死,要么战死,要么被朱元璋处死。

剩余的所谓淮西权贵,虽然年龄大一点儿的徐辉祖等人已经三十多了,但他们却没有那个威信,让其他二代人物信服。

除了蓝昭!

这家伙在昏迷的时候,虚岁也才二十二岁而已。

可偏生他的战绩,就算是比起老牌的淮西权贵将领们,也不遑多让!

虽然李景隆也是淮西权贵,但他和大部分的淮西权贵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

李景隆老爹李文忠不仅仅是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所以朱元璋不仅仅是李景隆的干爷爷,还是他亲舅爷!

所以相比于淮西权贵们,李景隆更靠近皇室朱家。

这也是为何分明李景隆没什么能力,却依旧被朱允炆信任的原因。

很简单,按辈分算,李景隆是他表哥。

可惜的是,不知道李景隆是真蠢,还是早已经和朱棣眉来眼去。

正史中,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伐,功败垂成。

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军大败。

次年,建文帝特授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于德州再誓师北上,合兵60万,再次被燕军击败。

在三战三败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对李景隆无比重视,在建文四年,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军营请和,被朱棣拒绝。

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

从史书上来看,结合李景隆在对战朱棣时的表现,和朱棣登基后,朱棣给予李景隆的封赏——

授李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任监修。

给一个领兵三次征讨自己的人,这么高的待遇,实在是很不合理。

若说这其中没有猫腻,也没有人会相信。

当然,也正是因为李景隆很少和淮西权贵们交流,他才能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都还算受重用。

当然,李景隆这种人,若是在敌对阵营,那是备受欢迎的。

可若是成为了自己人,那绝对会成为噩梦一般的存在。

所以当朱棣登基之后,第二年,李景隆就被各部官员接连弹劾。

朱棣顺势褫夺李景隆爵位,抄没其家产,并且将它软禁在家中,直到他死也没有将他放出来。

或许朱棣也担心,某一天,李景隆会给他来一次封神行动。

朱棣缓缓的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抹纠结。

从内心深处,他是想要回去看一眼朱元璋的。

这个念头很强烈,但朱棣还是克制住了。

因为他清楚,一旦他回到应天府的话,那他这辈子恐怕都休想离开应天府半步了。

死?

朱元璋这种性格,绝对不忍心亲自处死任何一个儿子。

这一点儿,从锦衣卫被各路藩王用激进的手段逼走后,朱元璋却依旧没有派兵去强行押解藩王回应天府这一点儿,就可以看出。

道衍开口道。

“王爷,陛下身染沉疴,时日不多,贫僧知道你心里很难受,但你要先忍住,作为陛下的儿子们,贫僧料想其他藩王的心情,应该是和王爷一样的。”

“根据情报,宁王殿下在得知陛下吐血后,在宁王府内痛哭了好几个时辰,但他的属官们却都清一色的劝说他要忍耐。”

“同样的话,贫僧现在也说给王爷,所有的藩王都在等待陛下驾崩,当陛下驾崩的那一刻,就是所有藩王彻底翻脸,兵戎相见的时刻!”

“在这之前,还请王爷耐住性子,一定要做好战前准备,武器盔甲,弓箭强弩,火炮……以及最为重要的钱粮!”

朱棣叹了口气,无奈的点了点头。

“本王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本王想单独待一会儿。”

道衍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当屋内只剩下朱棣一人的时候,朱棣双腿一软,瘫倒在凳子上。

父皇,你可一定要……

朱棣心中很想说让朱元璋坚持下去,但最终,他亲手将这个念头给扼杀了下去。

就像道衍所说的那样,朱元璋不死,大明就无法彻底乱起来!

大明不彻底乱起来,他们这些已经明确露出野心的藩王,如何有机会趁乱崛起壮大?

类似的场景,在其他藩王那里也有上演。

毕竟除了朱棣已经超过三十岁了,其他的藩王大一点儿的二十多一点儿,小一点儿的宁王和谷王,还不到二十岁。

若非有属官们劝说,他们可能真的会回应天府。

只不过,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如今藩王们已经磨刀霍霍,作为藩王的属官们,他们早已经和各自效力的藩王绑定在了一起。

虽然造反很危险,但这么多藩王都已经露出心意了,朱元璋还是没有派兵前来镇压。

这些属官们的小心思自然也就活络了起来。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高官别人做的,为什么他们做不得?

除了只是单纯的希望天下大乱的道衍外,其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效力的藩王,可以成为登顶的那位。

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凭借从龙之功,一跃进入到大明的权力中心圈子!

至于其中的风险……

在回报的丰厚程度,足以让自己的子孙们都一直潇洒下去。

风险这玩意儿,胆子稍微大一点儿的,都不会在意!

这利润,可远远超过百分之三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