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555章 大明祖训,不可违背

正是因为得知了朱椿连盔甲和刀剑弓箭都舍弃了,齐泰他们才会为平安求情。

在不影响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平安几乎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

毕竟朱允炆给的时间是三个月,在三个月还不到的情况下,平安也不能贸然对朱椿出手不是?

好在,朱允炆虽然生气,但他并不是真的认为平安是蠢货。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朱允炆清楚,就算是他坐到平安所在的位置,他未必能够做的比平安好。

甚至他可能还做不到平安那么果断的杀鸡儆猴,来威慑商队。

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已经在权力允许的情况下,做到最好的平安,还是被狠狠的摆了一道。

朱允炆虽然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在当下急需人才的情况下,朱允炆不得不接受。

沉吟了片刻,朱允炆低喝道。

“三位爱卿,蓝昭打败了肃王,手中兵力已然增加了数万人,如今又有蜀王的加入,他手上的总兵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二十万了!”

这一点儿,无需朱允炆提醒,黄子澄三人也清楚。

但正因为清楚,所以三人现在都没有开口。

朱允炆看着三人,低喝道。

“三位爱卿,草原人必须尽快出兵,只有草原人,才可以通过草原上绕道,从西边进攻甘肃。”

“告诉他们,若是他们能够在两个月内,经过河西走廊,杀到西安城外,朕就允许将奴儿干都司交给他们!”

奴儿干都司,就是辽东以北的地方。

那里天寒地冻,根本不适合耕种,几千年来,也没有多少朝代喜欢那里。

若非蓝玉一路北上,打的北元节节败退,将北元彻底从那里撵走。

大明也不会对那里感兴趣。

而事实证明,汉人嫌弃的地方,草原人未必会嫌弃。

虽然那里天寒地冻的,而且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处都是沼泽地,不熟悉道路的人,很容易就会丢了性命。

但没有什么选择权的草原人,并不会嫌弃这里。

正史之中,建州女真,也正是凭借着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一点点的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覆灭了大明的庞然大物。

三人对视了一眼,齐泰开口道。

“陛下,奴儿干都司虽然土地贫瘠,但面积很大,若是交给草原人,很可能会给予他们重新壮大的机会,老臣以为,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黄子澄却抱拳劝谏道:“奴儿干都司太过于苦寒,如今大明内部局势严峻,与其浪费兵力镇守那无用之地,倒不如作为筹码,来换取草原人出兵。”

历史上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

两人虽然都赞同削藩,但也仅仅在这一点儿上意见一致而已。

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擒贼先擒王,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

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

最终,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之后,朱元璋祭日,朱棣派遣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回来击败,齐泰建议留下三人,作为人质,而黄子澄认为,这样不合礼数,力荐朱允炆放了三人。

最终,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的意见,放了三人,而朱高炽,最终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当朱棣领兵北上,寻求宁王相助的时候,是他指挥大军,硬抗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一个多月。

给予朱棣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朱棣统领援兵杀回到北平,得以有机会进行下一步计划。

对了,当耿炳文不敌朱棣的时候,又是黄子澄向朱允炆,力荐李景隆领兵,最终导致了朱棣获得了第二次大败朝廷大军的机会。

从而一举扭转局势,双方攻守易型,最终朱棣率兵南下,杀入应天府,夺取了帝位。

若是从历史上来看,黄子澄无疑是一头蠢猪。

他已然读书读傻了,满嘴仁义道德,已然思维僵化。

唯一可以称赞的,也就是他对朱允炆确实是忠心耿耿。

在应天府被攻破之后,黄子澄还想到海上招募军队,重新反攻朱棣,结果同行的姚善不赞同。

后来,黄子澄藏匿到嘉兴人杨任家,密谋举事,为人告发,一起被捕。

黄子澄被押送至京城后,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辩论不屈,车裂而死,族人无论老幼,皆被斩首,姻族纷纷被罚戍边。

不过这一世,因为李景隆已经率先展现出来了他是废物这件事情,而且还是两次。

黄子澄是迂腐,又不是眼瞎,他自然不会再举荐李景隆。

当然,就算他举荐,已经性情大变的朱允炆,也不会无脑的听从黄子澄的话。

但这一次,黄子澄的意见,和朱允炆的意见一样,朱允炆自然不会听从。

齐泰却毫不犹豫开口继续劝谏。

“陛下,奴儿干都司虽然贫寒,却是我大明将士们用血肉打下来的土地,我大明疆域,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若是说多余,那便是否认将士们的付出,老臣以为,不若多给予也速迭儿钱财,实在不行,再多送一些茶叶,盐巴。”

“但割让土地一事,老臣以为绝对不可,更何况,太祖在大明祖训中明言,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老臣恳求陛下,切不可将祖宗之地,割让给外族人!”

这话一出,朱允炆和黄子澄的脸色都变了。

尤其是朱允炆,他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因为现在他还年轻,还没有到亲政的年纪。

虽然他可以反驳辅政大臣们的意见,直到辅政大臣将处理办法改到他满意为止。

但如今齐泰搬出来的是朱元璋的大明祖训,若是不低头,那便是对朱元璋不敬!

违背大明祖训这种事情,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将来,朱允炆也不敢!

黄子澄有些不悦的看了眼齐泰,但却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齐泰已经搬出来了大明祖训,这就相当于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齐泰可以对所有人指指点点,而他们还必须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