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704章 新作物成熟,蓝昭目光投降辽东塞外

眨眼间,七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西安城外,一匹快马飞也似的朝着城内冲去。

城墙上的守将,刚想要阻拦。

但当看清楚了骑兵背上插着的旗帜颜色后,旋即怒吼道。

“快,快开城门!”

“传令斥候,立刻扫清前往皇宫的道路,任何人不得阻拦,违令者,杀无赦!”

没有人多问什么,因为信使的背后,插着一面黄旗。

在水泥路出现之前,身插黄旗,代表的是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出现的概率是很低的,只有可能动摇国家根本的重大情报,才会动用。

而现在,火车的运行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时速八十公里,算上中间停靠站的话,基本上一天可以前进一千四百公里,而且火车也仅仅在几处大城池外围停靠。

最西边也就是到达洛阳而已。

所以消息若是从洛阳传到西安,那依旧还是需要依靠骑马来传送情报。

而背插黄色旗子的信使,要传递的,都是可能会影响到国运的消息。

传递这种消息的信息,乘坐火车直接清空火车站,中间根本不需要停靠任何站点。

骑马送信,谁敢阻拦,株连九族,凌迟处死!

为了保证信息的传递速度,可以更换马匹的驿站,间隔是三十里。

一旦信使出事儿,这三十里内的所有人,都别想好过!

鸡蛋黄摇匀,蚯蚓横劈,天上飞过去的蚊子,也得挨一巴掌!

所有人都在猜测,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战事。

可任凭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以当下蓝昭手握的战力,能够有谁可以对蓝昭形成需要动用最高等级传信速度的威胁?

所有人都在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其中也包括蓝承阳,铁铉,盛庸等人在内。

皇宫之中,阵阵大笑声从内阁中传来。

“好,好,好,好啊……”

原本还在担心的众人,在听到蓝昭那丝毫不加掩饰大大笑后,心中大石头也放了下来。

跟随蓝昭这么多年了,蓝昭的笑是真开心还是压制愤怒,蓝承阳等人还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的。

蓝承阳领头走了进去,正在大笑的蓝昭,立刻止住大笑,只是脸上的笑意,却并没有衰减多少。

如同一个刚刚得到了宝贝玩具的孩子一样,蓝昭激动的对着蓝承阳摆了摆手。

“快看,有好东西!何晟那边已经将三种粮种都培育出来了,玉米亩产可以达到六百多斤,土豆九百多斤,红薯更是可以达到一千三百多斤!”

虽然这三种粮食的产量,和距离蓝昭记忆中的那个产量,还差的很多。

毕竟在后世的话,玉米的亩产基本上是在一千一到一千三左右,土豆两千斤,红薯更是可以达到四五千斤。

但后世的粮食品种都是经过多少年筛选和培育才有那种产量的,现在这三种粮食能够达到这种亩产,已经远超过当下大明境内种植的所有粮种了!

蓝昭话音落下,蓝承阳呆愣愣的站在原地,脸上写满了不敢相信,他甚至怀疑,这是何晟为了讨蓝昭欢心,故意虚报收成。

毕竟为了讨好上峰,这种事情,地方官做的还真不少。

最有名的,便是将朱元璋都给忽悠住的杨宪。

但也没办法,谁让杨宪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

好到就连朱元璋,都是在杨宪进入中书省之后,才一点点的暴露出来了自己的本性。

最终,杨宪因为没有任何凭证胡乱弹劾李善长,渐渐的被朱元璋厌恶,最终,在成为中书左丞的当月,他就犯了案子被朱元璋给罢官处死。

杨宪死在洪武三年,距离现在还不到三十年。

杨宪死了,但类似杨宪的人却并没有消失。

毕竟,官场更多的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而人情世故之中,说谎反倒是一种常态。

背后的铁铉和名字一样铁,直接开口问道。

“大人,这情报属实吗?不会是何晟为了讨好大人,捏造放大收成吧?”

铁铉话音落下,蓝承阳立刻低喝道。

“胡说八道,何晟深受太师大人信任,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

和蓝承阳相识多年,蓝承阳也跟着自己多年,为何会这么说,蓝昭自然清楚。

听起来,蓝承阳是在为何晟辩护,实则是在提醒蓝昭,这数据,听起来实在是有点儿假,还是仔细甄别一下的好。

蓝昭笑着摇了摇头。

“放心吧,这数据,是何晟送上来的,但也有专人去检测,确定无误后,才会被送过来,否则的话,也不会用最高等级的传信规格来传送这封密信。”

听蓝昭这么说,蓝承阳心中的担忧缓缓放下,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遏制的狂喜。

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情绪,蓝承阳轻喝道。

“大人,不知这三种粮种,适合在何处种植?种植难度较之小麦,是否更容易些?这三种新粮食如何食用?是否容易保存?”

看着满脸严肃的蓝承阳,蓝昭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

现在的蓝承阳,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其他人还沉浸在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农作物的高产时,蓝承阳却已经问到了关键问题。

蓝昭轻喝道。

“在江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这三种作物都很适合生长,而且本官发现,辽东的那些地方,虽然沼泽很多,但那里的土地,都是肥力很高的黑土地,若是能够加以修整的话,未来未必不能成为大明的另一个粮仓。”

辽东塞外,就是后世的东北地区。

哪怕是在建国之后几十年里,那里也是被称为北大荒的地方。

毕竟那里的环境,也确实让人没有心思去占据。

冬天的时候,是零下几十度的低温。

春暖花开了,原本应该是耕种的季节了,但随着冻土解冻,就会形成一片又一片的沼泽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三国时期,袁熙,袁尚两兄弟逃到乌桓的时候,若非郭嘉坚持,曹操是不会愿意浪费时间在辽东这片地方的。

但蓝昭却知道,东北的黑土地,是可以被称为土中之王的存在。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这就是对黑土地的描述。

如今有了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作物,蓝昭自然不会让那些肥沃的黑土地闲置下去。

做好了,他们农家就可以扬名于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