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705章 农学院设立,朱家人全体破防

东北的沼泽是很多的,毕竟冬天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冻土可能达到好几米的情况,尤其是黑龙江地区,更是可能达到三米!

而如今大明的版图,北边已经达到了后世的鄂霍次克海,当然,现在被称为北海。

而朝鲜和倭国中间的海洋,被称为鲸海。

在黑龙江这里的冻土深度,都可以达到三米了,更不用说,更北边的奴尔干都司,以及海外的苦兀岛(库页岛)就更不用提了。

这些地方的冻土厚度只会比三米更深。

这些冻土解冻后,就会成为沼泽。

人类有史以来,身高最高的记录是两米七二,这就意味着,三米甚至更深的沼泽,人一旦陷入其中,必定会被吞没。

若是不将沼泽填充起来,或者将可以形成沼泽的地方标识出来,将来耕种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农民误入沼泽地的情况。

现在三种粮食,已经成功培养出来了。

那接下来,就是鼓励生育,尽快的增加人口数量。

人口上来了,就有更多的劳动力了。

蓝昭的目标是,全世界统一货币,统一语言。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那时需要的人口数量,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这么珍贵的劳动力,在种地的时候折损到沼泽地里,蓝昭肯定会很心疼。

蓝承阳轻喝道。

“太师大人,辽东塞外苦寒,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更对如此,从古至今,都没有人在那里耕种过……”

蓝承阳没有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辽东塞外,不是人待的地方。

也就是那些被瓦剌和鞑靼压迫的无地可去的女真人,才会在那里生活。

而中原王朝的土地,不仅肥沃,而且气候宜人,至少比起塞外要好太多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放弃中原这么好的地方不用,反而去塞外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种地呢?

蓝昭并没有着急反驳,而是看着其他人。

“你们怎么看?”

盛庸低喝道。

“太师,下官以为,蓝大人所言极是,辽东塞北苦寒之地,对于中原王朝而言,从古至今都是不争之地,去那里耕种,除非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否则的话,没有必要让百姓冒着被冻死的风险在那里生活。”

既然蓝昭说,三种新粮种的产量属实,那单单凭借江北地区,足以养活数千万百姓,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为何要去塞北耕种呢?

为了突破一下人类在严寒的气候中,能够承受的寒冷极限?

蓝昭忽然一拍手,大笑道。

“没错,就是因为那里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本官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到,同样的粮食,同样的粮种,同样的耕种手段,但不同地方的土地,能够生产出来的粮食重量,是有不同的。”

这是常识,众人虽然不知道蓝昭为何会这么问,但还是配合的点了点头。

蓝昭轻喝道。

“那本官可以告诉你们,在辽东塞外的那些地方,有不少的地方土地是黑色的,这些黑色土地的肥力,比中原土地的肥力还要强很多,若是在那里种植的话,产量可能会比在中原地带耕种高三成!”

“当然,那边究竟适合种植哪种作物,本官也不清楚,这事情,还需要农学院的人去做才行,毕竟术业有专攻,本官虽然知道一些农耕的事情,但仅仅是略懂而已,真正擅长的,还是农学院的那些人。”

农学院,实际上并没有成立,当然,如今何晟已经证明了,那些粮种的产量是真的很高,这就足够了。

当初在蓝昭的引导下,何晟与当初那些文武百官打下的赌约,就是这些粮食的产量确实很高。

现如今,这件事情既然拿已经得到证明了,那接下来,只需要将跟随何晟参与到培育种植新粮种的人,规划到农学院中就行了。

蓝承阳抱拳低喝道。

“太师所言极是,自古民以食为天,农学院的成立,是为了千万百姓的未来着想,是为了加固大明的根基,农学院不可不立!”

现在蓝昭是地位最高的人,那蓝承阳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今蓝承阳都开口了,而蓝昭早就已经表明饿狼态度,现如今到场的人,都是蓝昭的铁杆儿下属,他们自然不会违背蓝昭的意愿。

没有任何犹豫,铁铉,盛庸等人纷纷抱拳大喝道。

“农学院不可不立!”

蓝昭笑着点了点头。

“好,很好,既然如此,那蓝承阳,你们就别奏请陛下,告诉他,农学院应该设立了。”

说是请示,但实际上大家都清楚,这事儿已经定下来了。

当然,事实已经摆在脸上了,也没有人会反驳。

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农学院设立的圣旨当众被公布。

詹徽等人虽然心中不满何晟成为从二品,但没有人开口反驳。

没办法,新粮种的产量,实在是太恐怖了。

蓝昭给他们的俸禄很高了,纵然他们想要夺权,也要有真凭实据才行。

如今蓝昭对何晟无比的宠幸,相当于小三十年前,朱元璋对李善长一般,甚至更甚。

他们若是有真凭实据的话,那蓝昭可能无话可说。

但现在事实已经摆出来了,蓝昭诱导他们和何晟打下的赌约,是何晟获得了胜利。

现在若是他们继续不识抬举,要和何晟闹。

那已经不是在和何晟闹了,而是不给蓝昭面子。

不给蓝昭面子,就和小三十年前,杨宪不给朱元璋面子,为了给好友杨希圣报仇,非要斗倒李善长,结果被朱元璋随便找了个理由弄死了。

甚至于,在正史中,杨宪之死都没有什么记载。

农学院设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江南和倭国。

一时间,应天城皇宫中,以及京都城皇宫中,瞬间被摔东西的声音充斥。

最先派遣出去的细作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只能够刺探出来一些比较粗略的,不容易隐瞒的消息。

比如,蓝昭引导何晟与文武百官打赌的事情。

但何晟在哪里耕种,这些更隐秘的事情,他们人手太少,根本就查探不出来。

而现在,农学院已经要设立了,这代表着什么,朱棣他们一清二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