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72章 世子手段,着实高明

“哈哈,多谢夸赞。”

蓝昭一笑置之。

在任何一个时代,往往经常吃亏的人,都是那些良心很足的人。

所谓,修桥补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就是这么个道理。

交给蓝承阳的计划步骤,也是经过蓝昭缜密思虑过后的成果。

考虑到古代信息渠道不发达,那就得换一种方式来进行舆论造势。

首先,选择的地点,即是茶馆、酒楼、青楼等地方,让人在其中不断传播豫王的事迹,因为出入这里的人都是些吊儿郎当之辈,平日没事就喜欢乱嚼舌根子,通过他们的嘴巴将传播效率最大化。

其次,即是让人制成民谣或者童谣,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当中不断传播,底层百姓本就生活艰苦,得知皇室宗亲如此目无王法,则会引发他们的负面情绪,能够造成一定程度的动荡。

最后,便是要捏造事实,把一切能够想到的罪名,全部都往豫王朱桂身上安,大多数人没有自我分析的意识,只会去选择随波逐流,他们不会在乎事实真假,而是会在悄然之间将事头推波助澜。

因为所需要覆盖的范围并不大,仅仅是一座应天府而已。

重点是,要把这些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朱元璋的确会庇护朱家人,但他是个皇帝,不是一个纯粹的父亲。

胡惟庸案、郭桓案、空印案,这三桩洪武年间的大案,哪一桩不是牵连了成千上万人?

朱元璋说杀就杀,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

等轮到他亲生儿子身上时,便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

那么,朱元璋就只有一个选择了,大义灭亲。

假设非要包庇朱桂,他也能预见后果。

所有分封的诸王,都知道自己有个好父亲,在就藩当地就会迅速成长为土皇帝。

这会大幅度减少大明朝的寿命。

大臣也会意识到,在朱元璋眼里儿子比臣子更加重要,就会迫使各个派系的臣子团结到一起。

这便是后世所说的蝴蝶效应。

看起来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诸多发酵流程过后,则会产生翻天覆地的效果。

蓝昭不想颠覆明朝。

目前来说,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解决眼前的阻碍!

大婚前夕,凉国公府每天都是热闹无比,上上下下都在准备婚事。

蓝昭趁此机会,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

同一时间点,由蓝昭作为幕后推手,蓝承阳作为执行者的“舆论推导”计划,正在以温水煮青蛙的效率缓慢推进。

短短不到两天,京师之中,所有茶馆、酒楼、青楼等地,就流传开来豫王朱桂的诸多事迹。

人们对此评价非常一致。

“目无法纪!”

但是,大多人都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可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效果就变得有些截然不同了。

许多郁郁而不得志的文士,对此般暴虐行径深恶痛绝。

这群人无需指使,他们自己编写文章,作诗吟赋,只为了讽刺豫王的罪恶。

胆子更大的文士,则是不断提出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弊端。

计划开始的第四天,应天府衙门就得知了声势有些不对。

应天府尹本来不想管,但由于牵扯到皇室宗亲,他则派出人手前往巡逻。

但凡有人敢说出对豫王不利的言语,当即抓进牢狱中惩治一番。

这也导致舆论无法遏制,百姓只会认为官府是在帮助豫王掩盖罪行。

蓝承阳一直都在密切关注舆论导向。

得知官府衙门插手,立即将情况告知了蓝昭。

蓝昭并不意外,淡然微笑道:“意料之中,这个应天府尹想拍陛下的马屁,以为自己能够控制好声势,但他现在也成了置朱桂于死地的凶手。”

“世子手段,着实高明,我们根本不必过多费力,就能搞出如此之大的声势,照这样下去,陛下可就没办法好好收场了。”蓝承阳说。

这件事情,没有牵扯到蓝家的可能性。

蓝承阳找的都是局外人,让他们散播着捕风捉影的消息。

哪怕让锦衣卫来追查,也查不到一丁点关于蓝家的蛛丝马迹。

恰好一阵冷冽寒风掀起,蓝昭脸上也有股冷冽笑容。

“朱桂,你若真的死了,可别怪本公子,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大婚日期逐渐逼近。

闲暇之余,蓝昭还是会和徐妙清偷偷幽会,但彼此长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婚前一天。

徐妙清还想去慈云寺礼佛,这次蓝昭主动陪同。

途中,二人有说有笑,当走到事发地点时,徐妙清还是回想起了当日的惨状。

那些仆从,服侍多年,就这么被一刀砍杀,但凡是个人都不忍心。

蓝昭安慰道:“我已经让人将他们好生安葬,你不用为此担忧。”

“谢谢你。”

徐妙清美眸中满是感激,似乎待在这个男人身边,比待在父亲和兄长身边更安心。

“最近关于朱桂的流言越来越多,衙门还出面镇压了呢。”

徐妙清不经意地提了一嘴。

这也说明,舆论效果达到了,连闭门不出的女子都知道了风声,就更别提京城里的许多百姓。

徐妙清恨恨道:“这种禽兽,早就应该碎尸万段!”

“也许真的会如你所说呢?”蓝昭笑着说了一句。

就是这句话,让徐妙清有一种直觉。

京城的风声,好像和他有着莫大的关系,但这也绝非好事。

蓝昭越来越期待事态会怎样发展了。

历史上,豫王朱桂改封代王之后,就藩大同,被称为明朝九大塞王之一。

朱允炆称帝后不久,就将其废为庶民,但在朱棣靖难之役后又恢复了王爵。

蓝昭是在好奇。

依照目前局势,朱桂极大可能不会被封为代王。

如此的话,直接导致历史产生改变的人,是自己!

那时,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蓝昭,你想什么呢?”

看到蓝昭陷入思虑,徐妙清喊了一声。

抬头看去,不知不觉间,已经和徐妙清走到了慈云寺大门前。

蓝昭随口回应道:“本公子在想,明日婚宴上得少喝点酒,**一刻值千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