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780章 受降什么的,可能比打仗还麻烦

就像胡俨所说的那样,西征大军,在拿下了别失八里后,稍微整顿了几天,就开始对整个亦力八里进行占据。

亦力把里的城池不多,毕竟这里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

更不用说现在这个时代了。

拿下了整个亦力巴里后,盛庸就开始安排人手,调查入藏的路线。

古代西域通往西藏的通道,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叶尔羌古道,从昆仑山北坡,翻越克里阳达坂的克里阳古道,这条路也是最早从新疆塔里木绿洲通往西藏的古道。

第二条,桑珠古道,从新疆皮山县桑珠乡,向南翻越昆仑山桑珠达坂的。

上面两条路,其实是不同的入口,但最终却汇聚到一起的路,它们汇聚的点儿叫做吐日苏。

相比起来,叶尔羌路更安全一些,但路途会远一点儿,

第三条,不管是出口还是入口,都和上面两条路不同,它便是克里雅古道。

克里雅古道是从于田出发,翻越克里雅山口进入西藏羌塘藏北草原的,也是西域与西藏之间距离最短、最艰险的一条。

克里雅古道,就是吐蕃一于阗道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吐蕃占领塔里木盆地后,成为吐蕃进出西域最重要的通道,但由于山路崎岖、气候恶劣,一般商人旅客难以通行,四五百年前,在吐蕃退出西域后,这条道路就迅速冷清了下来。

盛庸只是看了眼,就直接让耿璇带够粮草水源,火速进入克里雅古道。

虽然蓝昭给了三个月的时间,但不管是亦力把里和乌思藏,面积都很大。

打仗可能用不了呢多久,但行军却可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为了保证不耽误事儿,盛庸必须要将能够节约的时间,都尽可能的节约了!

更何况,乌思藏早些年就是归顺在大明朝廷下的。

这一仗,未必能打起来!

事实上,盛庸猜的没错。

盛庸炮轰别失八里半个时辰的事情,乌思藏这边的实际统治者,是孛儿只斤.答里麻剌咂,元世祖忽必烈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六世孙。

他的父亲是孛儿只斤·卜纳剌,洪武三年,明将邓愈西征过程中,卜纳剌主动迎降。

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卜纳剌为武靖卫指挥同知,并且允许子孙世袭。

洪武六年正月,卜纳剌调任杭州都卫指挥同知,但他没有赴任,因为当时的卜纳剌已经病重,并且在几个月后,就病逝,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了。

而他的儿子答里麻剌咂袭任了他的位置,成为了乌思藏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当明朝内乱的时候,其实答里麻剌咂是有心从中分一杯羹的。

但最终,他还是忍住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意识到,他没有那个能力。

朱允炆,能够调拨总兵力超过百万的大军,去围剿蓝昭。

而蓝昭在面对百万大军的围剿,依旧可以守得住。

如今的乌思藏地区,总人口也不过才不过二百多万人而已。

就算是穷兵黩武,他们也凑不出百万大军……

能够拿得起武器的适龄男人,其实也就是三四十万而已,再扩充的话,也不是不行,可那样的话,就是将老人和小孩儿也算进去了。

更何况自从当年和唐朝硬刚多年后,吐蕃内部四分五裂,平时内斗不止,人口数量根本上不去。

毕竟松赞干布这么多年了,西藏地区也只出现了一个。

那个疆域超过万里,东挡大唐、西拒大食的超级帝国,存在了二百多年后,最终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西藏地区,再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大到可以和中原王朝对抗的势力。

到了元朝时期,乌思藏很是干脆的归顺了。

到了明朝时期,同样如此。

单论战斗力,数百年没有经历过大行不战斗的乌思藏地区的士兵,说是成为软脚虾有点儿夸张,但想要和厮杀多年,装备精良的明军精锐来对抗,他们还真的不太够看的!

耿璇这边的大军刚刚进入到乌思藏地区,那边答里麻剌咂已经率领一众乌思藏多势力首领,恭敬的递上了户籍名册,表示投降……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盛庸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这么轻松的收服了乌思藏,自然算是大功一件。

可相比于收复,打下来肯定管理的更方便一些。

毕竟打下来了,怎么说,那都是自己决定。

可若是主动归顺,那以历年来的惯例,还是要让答里麻剌咂他们这些人,继续管理乌思藏。

盛庸穿过克里雅古道,到了拉萨。

拉萨古称逻些,但在唐朝时期的汉语发音是类似于现代的拉萨声音,后来虽然也被称为热阿沙,但热阿沙这个名字,后来给了大昭寺,最终就彻底定下了拉萨的称呼。

早在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后,这里便被松赞干布作为都城来建设。

虽然后来经历了战火的蹂躏,却依旧是乌思藏地区最大的都市。

盛庸他们接受答里麻剌咂的投降,自然也应该是在这里接受。

从上次接受大明敕封,到现在,也不过过去了二十多年而已。

很多流程,答里麻剌咂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甚至于,他们比盛庸还清楚。

好在,他们还算懂得人情世故,提前将流程给盛庸细细的讲解了一番。

盛庸听的很仔细。

虽然他是胜利一方,但他代表的是蓝昭,是大明朝廷。

一些必须要在意的礼仪细节,他不能逾越,也不能表现的太无礼了。

这便是武将们最头疼的事情,受降……

甚至于,比起打仗而言,受降的难度可能会更大一点儿。

到了拉萨后,盛庸按照流程,简单的说了几句后,就让答里麻剌咂他们尽快的去西安接受朝廷的敕封。

虽然现在的天下依旧叫做大明,但坐皇位的却已经不是朱家人,而是蓝昭了。

蓝昭虽然并没有对制度有多少改革,但乌思藏终究是比较特殊。

名义上,他们归顺大明朝廷,但实际上,却拥有着高度自治力。

除了纳贡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时间,他们就是单独的国家。

正因为如此,重新接受敕封,就很有必要了。

简单的安排了一番后,距离蓝昭给的三个月限定,时间已经过去一半多了。

毕竟急行军和受降,行军速度是不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