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畅想着,目光落在盈盈身上,七郎拍了拍脑袋:“三月里,宗室要给盈盈下聘,我们不能一家人回乡。”
“唉,我不能在长安拖到三月,下聘的大喜事,恐怕不能参与。”
这多少有些遗憾,小猪崽是他看着出生的侄女儿。
胡英子笑着说:“公务为重,七郎尽管去赴任!家里那么多人,下聘的事忙得过来!”
赵老汉和周氏想到盈盈下聘,立刻把回乡的事抛到一边……
显摆啥的,当然没有自家宝贝猪崽的人生大事重要!
就是四郎那当爹的,到底能不能赶回来?
客人走了,一家人吃饭就只用三桌。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小孩子一桌……人多就是没办法,老赵家的家常便饭都像吃席。
小孩子们很快吃饱,凑过来问:“幺叔,盈盈说今年官府大办元宵节,戴面具看灯。我们要穿有趣的衣服、戴好玩的面具,你带我们去好不好?”
在他们心中,幺叔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到时候,他们就是长安城最炫的崽!
七郎一手抱着喜儿,一手抱着正儿,笑眯眯地说:“好,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玩!”
去了江南,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趁着一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喜庆而无忧无虑的元宵。
“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元宵节在此时,是全民狂欢的盛大节日。
戴上面具,谁也不认得谁,璀璨华灯下,似乎众生平等。
长安正月十四就开坊市燃灯,赵家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在门前挂灯,是内侍省官窑出的琉璃灯!
“这个灯好,不怕风吹。”长辈们站在门口说笑着。
虽然贵了些,但这是长安时兴的,街坊们都挂了,自家不能落后。
安二娘说:“我前日去王家送新出的夹缬,他家还做了灯树,枝头挂着造型各异的琉璃灯!”
赵六郎接道:“赵国公府造了灯楼,萧家在坊门设灯棚,这些才是真正的富贵人家。”
赵大郎兄弟从未见过这样富贵的场面,听得惊叹不已。
反而是赵老汉洒脱:“人家挂灯咱们看,不是更好?”
这跟占老天爷的便宜一样,不占白不占。
赵家孩子们挂好灯,就嚷嚷要去东市。
还有许多人穿戴标新立异的衣服,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引得无数人侧目赞叹。
“去换衣服了!”赵盈提着一盏荷花小灯吆喝着,小跑在最前面。
胡英子无奈:“跟她爹一样!”
快要成亲的人,还混在小孩子群里。
七郎扛着小儿子平虏,同时吆喝:“换衣服看灯了!”
……好吧,这里还有一个孩子王。
谁能想到呢?
在草原上大杀四方,能止小儿夜啼的赵大都督,也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
冬日里武昭仪又生了一个公主,皇帝很高兴,早早赐了封号“安定公主”。
再加上去年平定东突厥叛乱,圣心大悦,大手一挥大办元宵节,与民同乐!
“我看到有人穿了一件全是白色羽毛的衣服,扮成仙鹤!”赵盈煞有介事地告诉弟弟妹妹们。
小孩子们戴上自己的面具嘻嘻哈哈,老人家看着,满眼的笑意都溢出来。
赵盈穿着男装,问:“我像不像郎君?”
她亲弟弟赵信大声说:“像小黄门!”
“赵信!”赵盈气呼呼地喊了一句。
七郎含笑看着孩子们打闹,这样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有几年?
赵家人换好衣服,就招呼着一起出门。
罗先生也带着罗大郎、罗二郎一起来凑热闹。
他们戴着昆仑奴面具,中规中矩。
前往东市的路上,早已摩肩擦踵。
马逐香尘,诗挑碧帷。
街上的人看戏台上的百戏杂耍,楼上的人又看街上的“群魔乱舞”……你看的是风景,也成了别人的风景,点缀了别人的梦。
赵家人不知不觉走到赵氏百货行附近,骆宾王和李家“造反三兄弟”都说好了,等在那里。
元宵节还是年轻男女约会的日子。
李象带着赵盈去观灯,赵家人笑呵呵的没有阻拦。
孤男寡女?
没看十几个护卫和几个仆妇围着吗?
骆宾王和李家三兄弟神色复杂地看着李象的背影。
李象以一己之力提高了长安“如意郎君”的标准!
正在议亲的李敬业居然被女郎问“会织围巾吗?不会?从辽东回来竟然不会织围巾?”
李敬业:……凭什么从辽东回来的就得会织围巾?
针线活不是女眷干的事?
都怪李象。
人家比你身份高还比你有心,找谁说理去?
骆宾王在长安没有亲人,和赵家一起观灯很正常。
李家三兄弟则另有目的。
他们凑过来给赵家长辈行礼,然后一起围观杂耍百戏、凑在七郎身边说话。
李敬业恳求:“赵叔父,你带我们去越州吧!我们给你做护卫!祖父说,只要你答应,我们就可以去。”
李敬猷和李敬真也连连恳求。
造反三兄弟戴着一模一样的狗头面具,看起来颇为滑稽。
七郎淡定地说:“令叔过了节就启程回辽东,你们跟着去不好吗?男子汉大丈夫,要经得起扶余的冰雪。”
李敬业抖了抖,他就是不想去辽东。
去江南多好?
隋炀帝都说“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去江南绝对比落在叔父手里好得多。
李敬猷和李敬真知道李敬业在辽东的遭遇,这些日子都在想办法逃避。
七郎接着婉拒……他才不要帮李家带熊孩子。
李敬业年纪稍大,经历过磋磨还懂事一点。
另外两个十来岁的,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狗见了都掉头跑的年纪!
见七郎不答应,造反三兄弟对了对眼色……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农门状元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