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70章 乍闻惊雷

寻唐 第70章 乍闻惊雷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大校阅过后,自然就是设大宴犒赏一众军将.大把的赏钱发下去,鸡鸭鱼猪羊肉一应俱全,整个军营之中一片欢腾.

李安国从一个普通军将奋斗成为了节度使之后,便斗志消减,一门心思想的便是保住自己目前的权位,能将这个节度使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然后再传给自己的孙子,最好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而李安国麾下的四位刺史,翼州刺史曹信是他的嫡系部下兼老兄弟,赵州刺史李安民,是他的叔伯兄弟,深州刺史苏斌,是李安国的大舅子,妻族,这些人都是跟着李安国一步一步地奋斗到了眼前的地位,如今年纪都大了,也就一样没有了上进之心.

没有了上进之心的李安国,倒是这成德百姓的福音,想要长长远远的,平平安安的,李安国自然不肯横征暴敛,养民,成为了他的一种必然的选择.十几年下来,成德的丁户稳步增长,人口也足足增长了三分之一,基本上已经走出了上一次席卷全国的农民暴乱的影响.成为了周边最为富裕的一个地区.

不要说振武横海卢龙,便是高骈主政的河东,也根本没有办法与成德的富裕相比较,因为高骈一直受到卢龙方向上的压力,不得不连年扩兵备战.

而李安国只养了三千甲士.算上四位地方上的刺史,成德治下,常备军也不到七八千人.平常时节养的兵少了,军费自然就更充裕一些,所以成德的兵,装备算是不错的,待遇也是周边军队之中最高的.当然,有了这两项,士兵的忠诚度,相应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

这一次李安国是被逼着要卷入战争了,卢龙,河东对于他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他谁都不想惹,但如果不得不选边站的话,他自然还是会选择河东的,因为河东代表着朝廷,代表着大义,他这个节度使还是朝廷封的呢!卢龙那边儿来的使者,虽然舌灿莲花,但李安国能走到今天这一地步,自也是极其聪明的人.

卢龙现在的确兵强马壮,但光是一个河东便牵制了他大量的兵马,河东再加上振武,成德,横海三个节度使,实力便要稳稳胜他一筹,更别说放眼全国了.大唐全国有多少个节度使?

大大小小的节度使加起来,近四十个.

李安国一点儿也不看好张仲武能干成什么大事.

当然,让朝廷完全把张仲武灭了也不好,终是有些唇亡齿寒的感觉,而且朝廷要派兵马更加不行,请神容易送神难呢.有一个高骈还不够吗?再加一个陈邦召,大家还活不活了?

一旦大家伙合力把张仲武给灭了,朝廷铁定顺水推舟便任命陈邦召为卢龙节度使,那到时候一个高骈,一个陈邦召,两边一夹,他们除了老老实实的去长安给皇帝叩头之外,压根儿就没有别的选择.

这当然不行.他还指望着将这成德节度使的位子传自己的儿子李澈呢!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李安国才和振武横海联合起来出幺蛾子,除了明面上的招数之外,暗底里是给侍中田令孜,尚书令陈笔大笔的贿赂,以及准备趁着张仲武主力被河东牵制的时候,他们先打起来,几场胜仗下来,朝廷自然没有道理再派兵过来,而且他们三家也可以从卢龙那里抢得一些地盘,李安国虽然没啥进取心了,但能多弄一点地盘传给后代子孙自然也是不错的.

现在李安国自觉兵精将猛,儿子李澈也极其出息,浑然没有一般官二代的纨绔之气,文治武功,都是上上之选,看看大唐很多其它的节度使的那些继承人们都一个个的不成器,李安国就发自内心的得意.

想将家业传承下去,自然是后继有人才行,在这一点上,他是无比清醒的,所以从小对儿子李澈的教育便分外严格,而李澈也不负众望,二十五岁的年纪,便获得了成德上上下下的认可.

今日校场演武,李澈更是大出风头,不但展示了自己的个人武力,亦展示了他统筹军队作战的能力,李安国自己就是靠着打仗起家的,对于儿子的斤两,自然还是掂量得出来的.便是挑剔的公孙长明,在这种演武之上,他也是找不出李澈的毛病来的.

李安国开心,面对着众将的殷勤劝酒,杯来酒干,还没有散席,便已经酩酊大醉,提前退席,将主持酒宴的工作,交给了李澈.

李安国一走,众人更是放浪形骸起来,大厅里,顿时乌烟彰气起来,而李澈不但不以为忤,反而兴高采烈的加入其中,与一众军将们划拳喝酒讲荤段子,把一众将领哄得眉开眼笑,一个个的喝得被横着抬了出去.

便是梁晗,此刻也被灌得五迷三道了,也就保持着最后一点清醒没有倒下去而已,只是痴痴呆呆地坐着.

席间唯有一人,保持着清醒,那就是公孙长明了.

说句老实话,李澈的确是很不错的.如果没有看过李泽,公孙长明一定会认为李澈是后起一代之中的翘楚,但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看过了李泽的为人处事,回过头来再看李澈,公孙长明不免就觉得处处不顺眼了.

不说别的,单是对天下大势的认识,李澈与李泽就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差得太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想到这里,公孙长明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举起手里的酒杯,缓缓地饮了一口.他是一个文人,又为节度使李安国敬重,席间那些将领都没有人敢来骚扰他,反正读书人到了公孙长明这个档次,这些五大本粗的将领们,反而都是有些敬畏了.

没有对天下大势的清醒认识,就不会有未雨绸缪的先期安排,就会落了后手,而布局天下,一步落后,便是步步落后了.军事,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而已,到了镇州之后,公孙长明与李澈也有过多次的长谈,最终却是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这让公孙长明很是疑惑,都是一个爹生的,李澈自小不管文治武功,都有明师教授,而李泽,却是结结实实的自学成才,可怎么一个自学的,就能有这样的认知呢?

喝一口酒,看一看热情招待属下的李澈,便叹一口气.在在他眼中,李澈活脱脱脱就是二十年前的李安国,不但模样肖似,便连说话,一举一动,也像极了年轻时候的李安国,反观李泽,却是削瘦文弱了许多,像王夫人要更多一些.

或者李泽的智商,继承王氏更多一些,王氏过去毕竟也是书香之家,而李安国的夫人苏氏一族,却是地方大豪出身,书没读多少,但有钱有人.

看着最后几位客人也被李澈送出了门,公孙长明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站了起来,一把拖起明明醉得已经够呛,但却仍然端端正正的坐在哪里,眼睛盯着某一个地方动也不动的梁晗.

“先生请留步.”返身而回的李澈出声道.刚刚还东倒西歪看起来醉得有些迷糊的李澈,此刻却是步伐稳重,眼神清澈.哪里看得出半分醉意?

公孙长明一呆,”倒是想不到少将军如此好的酒量?你可没比那些人少喝啊!”

李澈郎声笑道:”先生,一点小伎俩而已,这里是节度使府,我想要别人醉而自己不醉,那有的是办法是不是?”

公孙长明闻言却是一怔,看着李澈,眼中不由露出一丝一闪而过的讥诮之色.

“我看先生今日并不快活,酒也没怎么喝,我来陪先生再饮几杯吧?”李澈挥手让仆从收拾桌上残局,同时再上一些新鲜的酒菜.

“今日已经够了,留有余味不是更好吗?”公孙长明微笑着道.

“先生不要推辞,我还有事要请教先生呢?”

“改日吧,今天不早了.”

“我要请教的是我那位弟弟的事情,先生!”李澈微笑地看着公孙长明.

如闻惊雷,公孙长明的眼瞳猛然收缩.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