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寻唐 > 第968章 后院起火(3)

寻唐 第968章 后院起火(3)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40:17 来源:9书院

威虎山的这支山匪,公开地打出了大唐的旗帜,这对于整个辽东来说,不亚于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地震。谁都知道,现在辽王正倾巢而出与唐军进行生死决战,不是一直传说前线进展顺利,唐军节节败退吗?怎么在辽东腹地,反而出现了唐人的军队?

正如范建所说的那样,他们的目的就是破坏。

所过之处,焚烧房屋,毁坏土地,挖断沟渠,截断道路,同时,他们还解放罪民。辽东各地官府开始对他们疯狂的围追堵截,但想要截住这样的一支全骑兵的队伍,在辽东如此广袤的土地之上何其难也?

抓不住他们的踪影,这支唐军的规模,反而是越来越大了。更多的处于最底层的辽东人,在选无可选的基础之上,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之中。

从出威虎山只不过三千骑,半个月之后,这支队伍扩充到了五千骑。

“瘟疫区?”刚刚拿下了一个辽军的哨所,歼灭了这里的两百辽军之后,审问俘虏的萧璟脸色便就有些变了。

瘟疫,对于他们这样的部落之民来说,那简直就是无法抵御的天灾,是天神给予的惩罚,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抵御的。

“刘将军,范将军,我们必须马上离开这个地方。”他匆匆地找到了刘岩与范建。

“瘟疫?”刘岩与范建两人也是面面相觑。

萧璟当下将审问出来的情况一一分说清楚。

“这么说来,在这片区域内,还有我们的军队了?”范建敏锐地抓住了里面的问题所在。

“只怕这些人都不在了。”刘岩摇头道:“连外围区域的这些辽人都病死了这么多,处于瘟疫中心区的这些抵抗者们,哪里能够躲得过?”

刘岩说得不无道理,但范建却不死心。“我们唐军有一整套对付疫病的制度,平时这样的药材也是有储备的,不见得就没有人活下来。我要去看看。”

听到范建如此说,刘岩与萧璟都是连连摇头。

“二位,瘟疫起时,正是炎热的时候,这样的季节,本来就并不适合瘟疫大规模地传播,要是春季,那我就要退避三舍了,不过现在经历了炎热的夏天,天气已经冷了下来,即便有瘟疫,致病性也应当很弱了,我不去看一看,心下不安,万一还有我们的人存活呢?见死不救,这可不是我们大唐军人该做的事情。”

见到范建坚持,刘岩也无法可施。

用军中携带的药材熬了一大锅药汤,百余名骑兵一个喝了一大碗,再用布巾在药汤里浸湿凉干,蒙在脸上,范建带着这百余名骑兵,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入疫区中心前进的路程。

这百余骑兵,尽数来自威武山,至余萧璟的部属和后来归顺的那些辽东人,是万万不敢随着范建前去的。

崔大郎带着三个同伴正在地里挖着萝卜菜,大黑快活地在草从里窜来窜去,过不多时,就不知从哪里捉来了一只肥硕的野兔,叼到了崔大郎的跟前,丢在他的脚边,然后昂起头,吐出舌头,等待着崔大郎的表扬。

摸了摸大黑的狗头,崔大郎嘿嘿笑着:“不错,回去之后,这只兔子奖励你一半,不过现在可不能吃,回堡之后,煮熟了再吃。”

辽军早就退走了,离他们这一带极远,安全之上,暂时是有了保障,但崔大郎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不管如何,这里现在仍然处在辽军的战领区内,稍有疏忽,很有可能便给堡里几十个剩余的伙伴带来灭顶之灾。而有瘟疫是不是已经过去了,崔大郎也搞不清楚。

到现在为止,堡寨的大门依然是堵死的,崔大郎等人的进出,依然是坠绳而出。

崔大郎不得不出来的原因,是因为他必须要寻找到新鲜的菜疏。堡内粮食还有,肉食也还有,但菜疏却没有了。

长时间没有新鲜疏菜的补给,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最初崔大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不少的同伴连续出现了在夜里完全看不清东西的状况之后,他才有所明悟。

好在这堡寨周围他是极熟悉的,虽然秋收过后,并没有再及时地种上新的庄稼,但在那些荒芜的土地之上,说不定还会零星地长出一些他们需要的菜疏。

在他出堡寻找之后,果不其然,在一片枯败发黄的野草之中,打到了一些零零星星顽强生长的像萝卜菜这样的东西。

只不过量太少,有时候找上半天,也不够大家一顿吃的。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

从最开始只敢在堡寨周围找,现在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往外的范围愈来愈广。

看了看背篓之中的野菜,再看看天色,崔大郎决定结束今天的寻找工作,正要招呼同伴们回去,身边的大黑却突然弓起了脊背,向着东方,露出了森森的獠牙,低低地呜咽着。

崔大郎立时便警觉起来。

大黑的感觉可比人类要强得太多。

视野之中陡然出现了一大队骑兵,来不及回堡寨了,崔大郎嘴里有些发苦,一声招呼,大家立刻便伏倒在草从之中,尽量地将自己掩藏好。将大黑按倒在自己身边,崔大郎轻轻地抚着大黑的脊背,安抚着它的情绪。同时心里也不禁自责起来,是自己太过于大意了,不该离堡寨如此之远,在这样的地形之下,要是被敌人发现,他们几个人断无生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现在只能指望这支骑兵,只不过是一支巡逻的或者是意外路过的骑兵而已。

可是已经有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任何辽军抵达这个区域了。

骑兵愈奔愈近,草丛之中的崔大郎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大唐的旗帜?自己没有看花眼吧?揉得太用力了,再抬眼时,眼前反而更模糊了一些。

骑兵来得极快,转眼之间,耳边已经响起了雷鸣般的蹄声。

“大唐骑兵,咱们的人打回来了!”身后传来了惊喜的呼叫之声,崔大郎没有来得及阻止,一个同伴已是从草丛里窜了出来,大声地吆喝着挥舞着双臂。崔大郎一惊,一边做了几个手势让剩下的兄弟做好战斗的准备,他自己也是站了起来,走到了那名同伴的身边,大黑紧紧地挨着他的大腿,睁着大眼,炯炯地瞪视着奔驰到近前的骑兵。

百余骑兵戛然停了下来。

真还有活着的人!看他们身上的服装,随身依带着的装备,范建大喜过望。一跃下马,大步向着崔大郎走来。

大黑向前窜出一步,前足蹬地,头伏低,眼睛死死地盯着范建,嘴里发出低低的威胁的呜咽之声。

范建停下了脚步,笑着从怀里掏出一面腰牌,扔给了崔大郎:“兄弟,认得这个吗?”

范建给崔大郎的并不是他的内卫腰牌,而是义兴社的牌子。看着那面铜牌之上刻着的号码,崔大郎心中顿时释然。他自己也是义兴社成员,而眼前的这个人,在义兴社中的级别比他可要高多了。

“崔大郎,平州五道河人,现为平州五道河预备役振威校尉!”

“范建,辽州威武山,宁远将军。”

“原来是威虎山的兄弟!”崔大郎顿时释然,威武山在辽东一带威名赫赫,他可也是听说过的。

“我们的军队打回来了?”崔大郎兴奋之极地问道。

“不是,现在前线鏖战之烈,我们这支队伍不过是一支偏师而已。”范建笑着,简单地将自己现在的情况向崔大郎介绍了一下:“你们现在还怎么样?瘟疫是怎么一回事?”

“瘟疫应当已经过去了!”崔大郎笑道:“你们来了,我们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走,去我们堡寨看一看,那里还有三十几个兄弟呢!”

众人缓缓前行,眼前出现了堡寨的影子,同时却也听到了堡塞之上传来了示警的铜锣之声。“你们的警觉性很高嘛!”范建笑道。

“都是百死余生的人,既然活下来了,当然还想活得更长一点!”崔大郎一拍大黑的后背,大黑立刻箭一般的窜了出去,向着堡寨方向急奔而去。

距离堡塞愈近,地上的累累白骨便愈多,待整个堡寨清晰的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的时候,众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地上的骨头架子,一层叠着一层,让人触目惊心。

“太多了,没法子,只能寻了些野菜大略地烧了烧,也没心思和力气挖坑埋了他们,就这样吧!”崔大郎自嘲地道:“以前大家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太多,自然也就懒得处理这些。”

“我们自己的弟兄呢?”范建心情有些沉重。

“死了一百多。”崔大郎道:“他们的遗体,我都封存在堡内呢!等到战事完全结束了,再给他们隆重下葬吧!”

踏进堡内,看到那一个个密封得死死的房间,看到墙上刻着的这些死难者的名字,所有的骑兵们都沉默了。

他们右手抚左胸,深深地弯下腰去。

“跟我们一起走吧!”范建看着崔大郎:“我们现在需要你们,我们的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了,我需要更多的对大唐忠心耿耿的人,我需要更多的义兴社员来帮助我控制这支队伍。崔大郎,胜利离我们已经不远了,我们需要再往这堆烈火之添上几把干柴。”

喜欢寻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寻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