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一贴辩驳的文章,还有一些学子时常给不认字的百姓们诵读上面的内容,久而久之,百姓们便知道了春试的重要性与公正性,对于先前四处散播的谣言也起了疑心。
至于平日里巡逻的士兵为何不管,自然是因为这些写满字的薄薄的纸有用,对于普及春试有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孙策特意下令在城中建了一堵墙,有些类似于布告栏,长度却远远超出普通的布告栏,上面贴满了特意誊抄的这次上榜考生的文章,供百姓们阅读,彰显春试的公平公开原则,加上有人义务在一旁为他人诵读,更加起到了人们对于这些学子才识的认知。
诸葛亮成了才识出众的天纵英才,加上有人传言他相貌出众,完全不逊于「美周郎」,一时间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即将与诸葛亮成婚的周皎,颇有点男频中的大男主彻底逆袭的味道。
这场轰轰烈烈的舆论战的结果无疑是促进了人们对于孙策这个吴侯手下设置的奇奇怪怪的官署与春试,不由纷纷敬佩他的开明与睿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多的人开始热衷于这样的讨论,勉强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启民智」吧。
与此同时,周皎也开始给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写下尾声——正式开办学堂。
庞德公出任名誉校长,水镜先生司马徽传授课业,飞白书大家蔡邕之女誊抄的蔡氏藏书随时阅读,还有四世三公、声名赫赫的袁氏家学,更重要的是收费便宜,还有一日三餐供应,家中偏远的还可以住在学堂内的住处,虽然是另外缴钱,可比起往来的辛苦不值一提,让那些终于知晓春试重要性的父母们蠢蠢欲动。
同时,百姓们也得知周皎才是开设学堂的主导人,她捧出了全明星阵容,赔本赚吆喝,自然也少不了她的好处。
于是周皎就从以权谋私、厚颜无耻、不守妇道的妖女变成了貌若天仙、和蔼慈善、贤妻良母的仙女,与诸葛亮更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目睹了风向转变的练师诧异万分,周皎却只是笑而不语,装出诸葛亮有时会露出的俗称高深莫测的表情。
周皎自然知道这属于后世的公关手段,靠得就是让情况不断发酵,最后达到强烈反转完成逆风翻盘,毕竟当人们否定一件事之后就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它的对立面,人的本性罢了。
虽说古代也有利用舆论造势的情况,但像她这样用的彻底的还是少见。
不过她也只是换回自己的名声,或许这些讚誉有夸大的嫌疑,但周皎倒也并不觉得愧不敢当,毕竟这些事本来就是她真心要做,并非只是做做表面功夫,事后撒手不管。
至于原本想要借春试反击、暗中给孙策背后捅刀的世族纷纷傻了眼,奈何所有人已经彻底倒向了孙策那边,想要再借这件事来暗中绊倒孙策是绝无可能了。
除去这样的事情,如今诸葛亮功成名就,与周皎的婚期也早就定好,当然要如期举行。
前段时间春试的事情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件事的主人公们如今又要举行婚事,像是故事里的情节一般,更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
周皎的声望一下子被抬得极高,加上她与江东的这一众青年英才关係甚好,被视作如今女子一生最重要的婚事更是完美至极,不知道成了多少女子羡慕的对象,更是有人编出了诸如「娶女如周娘,只嫁诸葛郎」的俚语在大街小巷流传。
周皎诡异地产生了一种自己成了汉末网红的感觉。
她可不想走到哪里都被人围观,否则也太过怪异,等过段时间也要想办法推个人出来顶顶,至于人选,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不过这些暂时都不需要周皎操心,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自己风风光光地嫁出周家,和她的夫君准备外任他处。
「还是这对红玉耳珰配得上小娘子,显得小娘子端庄明艷,和他们口中所说的仙子一模一样呢。」
周皎已经挽好髮髻,戴好簪钗,笑嘻嘻地开口道:「那自然,你家小娘子今日嫁人,自然是貌若天仙了。」
周瑜等人在前厅招待客人,周夫人则亲自在后面管事,免得院内乱了,等到周皎的婚服穿戴整齐了,这才让仆从们各自散去,只留下他们母女二人叙话。
周皎今日盛装打扮,远比在荆州出嫁时更加雍容华贵,但也只是略施粉黛、瞧着唇红齿白。
周夫人坐在她面前,细细打量着她,眼中却不由涌现了泪花,她注视周皎许久,这才轻声道:「不愧是母亲的阿皎,连婚服也比别人穿着更加好看,也比她们更加从容……若是可以,母亲真想看看你当初在荆州出嫁时的样子……」
周皎知道当初的事情是周夫人的心病,没能见到她初嫁的样子更是周夫人的遗憾,于是拉着她的的手道:「母亲,你放心,如今你的女儿也算功成名就,不再是那个身不由己的小丫头了,只要您想我了、我想您了,便能随时回来拜见你与阿兄,不是吗?」
「你这话说的……哪有嫁出去的女儿常回娘家的?」
周皎笑眯眯地开口道:「在女儿之前不也没有女子在朝为官的吗?」她伸手揽着周夫人的腰,靠在周夫人怀中,道:「母亲可不能因为阿皎嫁出去了,以后想回家的时候,就把阿皎拒之门外……」
周夫人也搂着她,闭上眼轻声道:「母亲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