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明末疯狂 > 第292章 朝堂滑稽戏

明末疯狂 第292章 朝堂滑稽戏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6 21:36:39 来源:9书院

这个朝廷风向的神转折,竟然和我们的主角吴世恭有些关系。

当时为了确定莱州会战的战果,朝廷派了一队官员到刘宇烈这里来点验首级。而点验的结果,首级的数量确实没有问题,可点验的过程却出了一个意外。

一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把总在点验的时候,突然窜到那些点验的官员面前,揭发有几个首级并不是叛军的,而是那名把总手下的兵丁。

但是点验的官员是以兵部官员为主的,而刘宇烈正是兵部的侍郎。再加上周延儒对于这次点验是相当的重视,因此,这队官员也大多数都是周延儒和刘宇烈这一派的人。所以,最后还是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

但是等到这队官员回京以后,其中一位比较有正义感的官员却立刻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温体仁。那温体仁是如获至宝,立刻指使了自己这派的御史,风闻奏事地把这件事提交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前。

而这个消息一公开,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如果这些首级是作假的话,那就证明了莱州会战并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完完全全的大败。再加上有以前的锦衣卫和地方官府的奏章来验证,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所有的人,对于莱州大败都是确信不疑。

其实这件事对于主抚派倒也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更证明了叛军实力的强大。但是问题不是这么看的。

首辅周延儒之所以成为了主抚派的首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还是以他为主治理着国家的。但鉴于明朝朝廷的财政紧张,所以周延儒就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够走上最节省银子的招抚这一条路。

而温体仁可不一样。对于是剿是抚,其实他根本就无所谓。当然为了站在首辅周延儒的对立面,温体仁也就选择了主战。

而现在由于刘宇烈的弄虚作假,温体仁只要让崇祯皇帝感觉到,周延儒在一直蒙骗着崇祯皇帝就足够了。当然也因为温体仁已经成为了主战派的首领,他当然不能够在崇祯皇帝面前流露出出尔反尔的形象。所以,温体仁还是坚持着主战的主张。

不过刘宇烈确实手脚很干净。当他看到了有漏洞,一等点验的官员离开,他就以防止疫病传播的理由,立刻焚毁了所有的首级,做到了死无对证。

但是崇祯皇帝是一位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人。他已经准备着替换刘宇烈,并且要派出锦衣卫缇骑去抓捕以吴世恭为首的,那五位弄虚作假,残害友军残躯的武官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发现了一件很滑稽的事。这件有利于主抚派的事件,却能够帮助主战派的上台。

而见到了形势不妙,周延儒这些主抚派官员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依旧进行着垂死挣扎。而就在这时候,又来了一个神转折,主抚派官员回光返照啦!从辽东传来了最新战报:在吃完了所有的民夫以后,祖大寿带着一万多名明军向后金投降。大凌河城陷落了。

其实这件事对于主战派倒也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说明明军终于可以从辽东战场抽出兵力,来围剿孔有德的叛军了。但是问题也不是这么看的。

辽东的这次大败,使得明朝朝廷迫不及待地需要一块遮羞布。而“莱州大捷”,也被朝廷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因此,刘宇烈的总督职位就暂时保住了。而抓捕吴世恭等五位武官的圣旨,也被紧急叫停。可这时候,在明军前军中悠哉优哉的吴世恭,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诏狱的边缘转了一个圈呢。但是,这次吴世恭这个大名,又被崇祯皇帝牢牢地记住啦!当然,是最恶劣的简在帝心。

而更为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在宫中对周延儒的抱怨和更换首辅的想法,已经通过曹化淳的嘴传递到了温体仁的耳中。

于是温体仁就决定不再节外生枝了。所以他放缓了对周延儒的攻击。再说,登莱叛乱这个烂摊子,还是由周延儒自己去擦屁股吧。温体仁并没有义务为周延儒扫清首尾,温体仁也不是一定要剿灭孔有德的叛军。

而周延儒却抱着一种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百分之一的希望的想法,要尽量漂亮地完成对孔有德叛军的招抚,还是在幻想着要保住自己的首辅地位。

这些原因一结合,主抚派又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

看到这里,我们又发现了一件很滑稽的事。这件有利于主战派的事件,却能够帮助主抚派的苟延残喘。

这真是令我们感叹啊!政治这玩意,还真的不是我们正常人该玩的啊!

而这时候,主导大凌河城战役的孙承宗,向崇祯皇帝提交了辞呈。晚节不保的他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高阳再也没有复出。

应该说,这次大凌河城的战败,作为辽东总督的孙承宗是要付主要责任的。而战败的主要原因,除了后金军在皇太极的领导下,极大地增强了攻城能力和攻城方法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孙承宗错误地估计了明军野战的能力。

要知道,堡垒战术的精髓就是:要拥有一支有着很强机动性和战斗力的野战军团。而这支野战军团需要和坚固的堡垒里的军队相互支援和相互照应。如若不然,就想想现代人都知道的马其诺防线吧。

而孙承宗却还是用着老眼光看待关宁铁骑的野战能力,他不知道,关宁铁骑其实已经在己巳之变中实力大损,已经没有足够的野战能力啦。

孙承宗几次因为朝廷的政局动荡离开朝堂,以致于他掌握不了最及时的信息。但不可否认的是,孙承宗还是一位很优秀的军事家。在明朝原来的历史中,他主持的宁锦防线,直到吴三桂主动放后金军入关之前,都没有被打破。而孙承宗的悲剧就是他的生不逢时。

不过失去了孙承宗,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却并不悲观。因为大明帝国确实是人才荟萃。一批新生代的军事统帅已经成长了起来。他们就是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