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明末疯狂 > 第724章 对友军的最后通牒

明末疯狂 第724章 对友军的最后通牒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6 21:36:39 来源:9书院

一开始,洪承畴是以调集的军队不足为理由;接着以粮饷未到位为理由;再接着以冬季辽东寒冷、不宜作战为理由。其实洪承畴之所以拖延着出兵,就是想要通过冬季的寒冷,逼迫着清军不能在野外围困锦州,就想要不战而解了锦州之围。

这个想法应该说很有道理,但也反映出洪承畴极其没有进取心。他向朝廷要兵、要粮饷,索要一切,却把希望寄托在天公作美。可是皇太极却没有让洪承畴如愿,他让洪承畴看到了什么叫做人定胜天。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皇太极一向是秉承着一次战役实现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动用足够的实力。因此,皇太极在战前早就考虑过在围困锦州城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了。

按照皇太极的部署,清军在锦州城外挖建了四条围困城池的壕沟,并且修建起了两道围困锦州的城墙,完全就是在锦州城外建了一座城外之城。

并且清军还在两道城墙之间修建了木屋,作为兵营驻扎军队,完全把攻城战变成了围困守城战,因为无论是明军从锦州城内突围,还是从外面救援,都不得不攻破这两道城墙,形成了一个转攻为守的局面。而且有了这些木屋,清军也肯定不怕辽东冬季的寒流了。

除此之外,清军还组织了大量的包衣、奴隶,在锦州城四周耕种,就是要减少军队粮食供应的不足和运输的损耗,一副和锦州城拼粮食消耗的样子。

说实话,为了攻下锦州,清军已经是全国总动员,几乎能够动用的男丁都动员到了锦州城,一副破釜沉舟的模样。如果明军可以打破清军在城外的封锁,只要有哪怕一次能够运粮入锦州,那么清军就将全军崩溃,国力也将受到极大的损耗。

因此,此次战役称之为决定两国国运的决定性战役也不为过,洪承畴的谨慎态度也可以理解。唯一值得商榷的是,洪承畴过于谨慎了,而且谨慎到了极点,甚至这谨慎的态度连大明朝廷也有些忍受不了了。

不过在这时候,洪承畴的这种谨慎还是得到了辽东各路明军的支持,就是连吴世恭也同样不例外。在连番的宴会中,吴世恭也深刻地与洪承畴和其他官员交换了意见,承认了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所以到了最后,吴世恭决定还是支持洪承畴的谨慎。

因为如果这次战役确实能打破清军的围困,那满清的国力将会在几年内恢复不过来,而趁着这宝贵的时间,汝宁军完全可以在中原开创一个新局面,而吴世恭也将在未来争得一个先手。

为此,吴世恭不惜花费了十多万两银子收购粮草支撑着汝宁军的补给,并且去函汝宁,要新造并调动三十辆装有一磅的火炮的战车至辽东,加强汝宁军的实力。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吴世恭不知中原农民军突然爆发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

“信送进去了吗?”薛永利问道。

“已经派人送至。陈游击说给他一些时间考虑。”薛志农答道。

“再给他去传个口讯,等他两个时辰。如果他不答应,那就兵戎相见吧!”薛志农命令道。

“诺!”

当中原农民军崛起并两破大城、两杀藩王的消息急报的辽东以后,因为要准备辽东的决战,吴世恭还是决定不把辽东的汝宁军带回汝宁,因为他觉得汝宁本部这么多的兵力应该已经是自保有余了。

因此,吴世恭就给了汝宁一个回信,信中说道:“安心自守,待机自决。”这么远的距离,吴世恭根本不可能遥控指挥,所以他除了定下了一个总原则以外,其他的就让汝宁主持的邓启帆、薛永利他们自由发挥了。

而军事行动,就主要是听取薛永利这些军官们的意见了。可军官们在一番商议以后,决定还是要主动出击,争取一个主动权。

当然,这一决定是源自于对汝宁军本身的绝对信心,更是汝宁军军官们富有攻击性的一贯体现。但更为主要的是,薛永利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表现出自己独立指挥大战役的能力。

其实不提薛永利这些汝宁军军官们的私心,光看看现在的农民军风生水起,而且都这么靠近汝宁军的控制区,那就要大力打击了,否则靠着汝宁军这么小的地盘,就很容易把战火引到自己的地盘上的。

因此,现在的问题就不是主动出击的问题了,而是该打哪一路的农民军的问题。经过商议,最后汝宁军就把目标对准了向东而去的革左五营。

之所以选择了革左五营,那是因为有着以下原因:

首先当然是柿子拣软的捏,革左五营的实力在三路农民军中是最小的一个,而且这路的农民军的前方也有着南京京营来阻挡。

在这次出现了农民军突然崛起的局面以后,汝宁军高层立刻进行了检讨。他们认为:以前所制定的养寇自重的计划没错,错的就是放过了那些号召力极强的寇首。只要看看那些闻名天下的寇首吧!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等,还是革左五营的那五位首领,凭着他们的名声,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号召起大批的流民投靠。这种蟑螂般的表现也简直太恐怖了一点。

为此,汝宁军此次出击就一定是把消灭寇首作为主要目标的。就是流民依旧在,天下依旧是匪盗横行,只要没有那些号召力极强的寇首,那些流民、匪盗照样是一盘散沙,对汝宁军构成不了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此,处在前有南京京营,后有汝宁军包夹的革左五营就成为了最好的一个目标。因为汝宁军可以借用南京京营对革左五营形成一个有效的包围圈,争取不让这五位首领逃脱。甚至汝宁军的出兵还可以得到在长江上的汝宁军水师和在黄冈的汝宁军水师陆战队的支援,把这包围圈的口子扎得更紧。

其次就是对这三支农民军动向的分析。薛永利他们认为:在没有攻下开封城的情况下,李自成的闯营不会南下或者东向威胁到汝宁、归德,因为这样很容易受到开封城出击的明军的背后攻击。

李自成的闯营也与汝宁军交过手,他们知道汝宁军的战斗力,不会先抛弃已经到嘴边富裕的开封城,来和汝宁军进行一番苦战的。

而吃过汝宁军几次亏的张献忠部更不可能来惹汝宁军了。并且作为驻扎在湖广的左良玉部也会与张献忠的农民军进行缠斗,不会让张献忠的农民军自由运动的。

因此,汝宁军只要留下必要的兵力驻守,就可以抽出三万左右的主力出击作战。唯一要预防的就是李自成闯营和张献忠部同时夹攻汝宁、归德。可这种情况也在郑凌的情报分析以后给否定了。

因为郑凌通过大量的情报分析出: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不甘居下的性格,如果他们两军汇合,那么这支联军该听李自成呢?还是该听张献忠?所以一山是绝对容不下二虎的。

最后,南下出击的计划也是与汝宁军原定的计划是一致的。汝宁军原先所制定的养寇自重、驱虎吞狼的计划就是面向着南线的。如果北上,因为太靠近洛阳、开封等大城,很容易引起朝廷的敏感,不利于汝宁军占有大量的土地。

如果南下的话,这个影响就小多了,而且湖广的土地也比河南的富饶。因此,这次汝宁军出击革左五营,正是符合原先制定的计划的。

可是在汝宁军出动之前,也肯定要对威胁最大的李自成闯营做些动作。因此,汝宁军就准备动用归德书墨的独立协,以及汝宁军本部的一个镇加上骑兵协,对闯营进行佯动。并顺便把一个带有三十辆一磅火炮战车的步兵加强团送过黄河,去支援在辽东的吴世恭。

这么一来,闯营就不能放开手脚进攻开封,也使得开封城得到了喘息之机。只要保证了开封城的完好,即对朝廷有了交待,又表现出服从河南巡抚李仙凤的态度,这对汝宁军将来与朝廷打交道,也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

可这么一来,汝宁军就要首先解决在汝宁、开封交界处驻扎的游击陈中之部了。陈中之在勤王归来以后,依然驻扎在原先陈、江联军的驻扎地,兵力也达到了四千多人。对于这支吃里扒外的部队,一开始汝宁军也并没有采取什么手段。毕竟他们是朝廷的军队,吴世恭的吃相也不能够太难看。

可到了现在,薛永利他们就不能够容忍这支军队无所事事地这么靠近汝宁了。趁着要去救援开封城,薛永利就想要驱赶这支部队进入开封,帮助开封城的防御。这同样也是对朝廷的一个交待,顺便的,更把这支部队赶离了汝宁军的控制区。

还有一点,薛永利还看上了陈中之部所拥有的一千多匹战马了。反正他们是要去守城,战马也派不上用处,还不如先便宜了汝宁军呢。所以在薛永利的命令下,汝宁军立刻调动部队包围了这支友军,并向陈中之下达了最后通牒。

喜欢明末疯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疯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